新时期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的发展
2016-11-07魏丽萍
魏丽萍
摘要:苏联的解体,给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带来极大影响,甚至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俄语教学也形成冲击。20世纪最后10年是俄语教育教学发展的最低谷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俄语教学迎来复苏和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
对外俄语教学(PKH)在俄罗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教育领域。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的俄语在世界的普及率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学好、说好俄语。
俄罗斯的对外俄语教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彼得一世时期就尝试过给来到俄国的德国人(即受沙皇之邀到俄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教授俄语。俄国第一所把对外俄语教学列入教学大纲的学校是创办于1701年的格留卡牧师学校。西欧国家于18世纪开始学习俄语。18世纪下半叶西方和俄国开始着手研究对外俄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苏联开启了对外俄语教学的新历史。1948年莫斯科大学迎来了首批145位外国学生,他们主要学习人文学科,其次学习自然科学。1951年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为外国人成立俄语教研室,对外俄语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新时期俄对外俄语教学状况
我们所说的“新时期”指的是苏联解体后的时期。1991年末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性巨变给俄罗斯的对外俄语教学以及其他国家的俄语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俄罗斯对外俄语教育呈现以下几方面变化:
(一)原苏联东欧国家领土上新独立国家对俄语政策的变化
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苏联领土上产生了15个独立的国家,每个国家都开始施行自己的内政外交政策,其中也包括关于俄语地位的政策。1989-1991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变革也影响到其对俄语的态度,学习俄语的人数急剧减少。如果说1991年之前俄语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东欧国家有2000万人学习俄语),那么1991年之后俄语的地位则被英语取代,俄语逐渐开始成为第二甚至是第三外语。原有的大量俄语教师被迫转为教授其他课程。学习俄语学生的减少,导致高校俄语系规模缩小甚至停办。
俄罗斯曾试图在原苏联领土上保持俄语方面统一的信息和教育空间,但是并未得到其他新独立国家的支持。有的国家甚至把俄语排挤出教育体系。随着俄语地位的下降,独联体各国俄语教育体系都发生变化。总的来说,过去二十多年中,在原苏联领土上出现的新兴国家懂俄语和学习俄语的人数大大减少。
(二)其他国家对俄语的兴趣减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一些国家对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的兴趣减弱,如在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国中小学和高校学习俄语的人数急剧减少,在美国俄语成为小语种,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俄语教学事实上也有相当大的缩减。这种情况直到21世纪初才有所改善,在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奥地利、波罗的海国家等,逐渐恢复了学习俄语的兴趣。
21世纪初,俄罗斯一些俄语学者通过巨大努力,促进了国外对俄语和俄罗斯文化兴趣的复苏。他们在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组织的俄罗斯诗歌朗读比赛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参加。很多国家在中小学开设俄语课,但是学习俄语的人数在逐渐减少。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在俄留学生身上。20世纪90年代在俄高校留学生数量急剧减少。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人数仅为1990年的一半。2000年之后这一数据开始增长,留学生主要来自邻国。2009年在俄留学生有11万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独联体国家,其余的来自其他邻国。俄语在高校的工科、军事和商业类院校仍保留其稳固的地位。
对于当时俄语的地位,学者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著作,如1997年出版的《语言、文化和教育:俄语在世界地位》,2005年出版的《对外俄语教学历史简述》等,它们阐述了世纪之交对外俄语教学在世界各国的状况。
(三)俄教育体系变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俄罗斯政府于1992年通过了《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文件,其中关于高校对外俄语教学的规定发生很大变化。苏联时期高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是重要的国家行为,自90年代起,对留学生进行的专业培养,包括俄语教育则由高校自行负责。在非语文院校中,对外俄语课程与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等同。其结果是对外俄语教学学制在非语文院校中降至2~3年,而且学时数减少了1/3。这体现了对对外俄语教育特点认知的不足。俄语对留学生而言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用其掌握其他各门课程的语言和工具。因此,相对于本国学生学习外语而言,它需要更多的学时。
对外俄语教学体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根据新的教育政策,外国人在预科系学习俄语不再属于大学阶段的初级教育,而被认作是大学入学前教育。这与俄罗斯本国中学毕业生的外语培养等同,于是它成为一种补充教育方式。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预科系成为单独的预科部门,设有专门的教研室。另一些保留原有教研室编制的也转型为研究所或类似机构。莫斯科大学的预科系成为国际教育中心(LIMO),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预科系成为国际教育学院(HMOH),沃罗涅日国立大学预科系成为国际教育学院(HMO)等。也有一些高校仍保留了原有的名称——预科系。简言之,外国留学生的大学入学前俄语教育接近于短期培训。
对外俄语教学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教学班额的增大。苏联时期俄语实践课班级平均6~8人(这是达到教学目的最理想的班额),苏联解体后,班额在很多学校增加到12人。
所有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引起对外俄语课程教学质量降低。
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向高校拨款缩减,导致普希金俄语学院科研分院消失,其结果是一系列教学科研计划被缩减。众多的教研学术机构和研究所成为专门培养对外俄语教师的高校。其中得以保留的一些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从事提高国内外教师技能的培训工作,成立了语文系,培养教师:教授非语文系大学生学习俄语:对学生进行短期语言培训。
二、新时期俄罗斯加强对外俄语教学的措施
上述教学科研活动的分化使各高校开始独立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它们各自独立地解决对外俄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国各地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积极起来,这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所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对外俄语教学领域科研活动的分化也使各高校教师间缺乏交流,导致他们研究活动的重复。因此需要将教师联合起来,解决相似的教学、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从前要通过各个级别的教学科研会议来解决。因此,90年代这样的组织和机构应运而生。
(一)组织和推广对外俄语认证测试工作组(1992年起)
这是第一个成员包括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国立友谊大学的工作组,它通过起草组织和教学草案建立了对外俄语国家考试体系。另一个工作组,成立于普希金俄语学院,它研究有别于上述体系的测试制度。该工作组制定出了第一批语言测试材料,包括1994年出版的《应届毕业生测试》。近年来,将两套系统结合的工作正在展开。
语言测试系统的建立,提高了俄语在世界上作为跨民族和跨文化交际手段的地位。
(二)高校外国公民入学前教育中心协调委员会(1997年起)
1997年,该委员会授权校际工作组(包括来自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沃罗涅日国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研究起草《外国公民预科系和预科机构教育内容水平最低要求(专业标准)》。协调委员会作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外国人预科学习的总体要求及其实现条件:编写了外国学生预科学习基本的和示范的教学计划:制定了留学生预科结业的最低标准。
(三)俄语语言文学教师协会(1992年起)
协会的成立旨在协调从事俄语语言文学学习、教学和普及专业人士的活动,提高其专业技能。1992-2012年,协会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地区和国际会议,举办了三次俄语语言文学教师协会代表大会,使俄罗斯的俄语学者联合起来共同努力研究、教授和普及俄语。
这一系列组织的发起者不是政府机关,而是新一代俄语人的代表,包括著名学者,高校以及俄语系、教研室负责人等。他们中很多人所从事的活动都与对外俄语教学相关,为保持俄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展俄罗斯学起到很大的作用。
1.在联邦政府机关下设专门机构,从事俄语领域内的国家政策问题研究。如俄总统俄语委员会(1995-1997)、俄联邦政府俄语委员会(1997-2004)和俄语联合委员会(2004年起)。
2.1993年俄罗斯联邦政府下设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2008年在其基础上成立俄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简称俄罗斯合作署。
3.实施俄罗斯联邦《俄语专项规划》,其主要任务是拨款用于支持基础性和实用性科研方案,俄语和俄罗斯文学教科书制定,举行会议、研讨、联欢节等。
4.成立“俄罗斯世界”基金会(2007年)。旨在普及俄语,以及支持俄联邦境内外的俄语学习。
在保持外国学生学习俄语兴趣的活动中,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起到了积极作用。1991-2011年,它举行了五届世界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代表大会,约200次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大量的教师培训进修班、比赛、奥林匹克竞赛、各国俄语节和俄语周等活动。
俄语界的有识之士做出巨大努力,成立一系列相关组织和机构,联合俄语人的教学研究活动,复苏和稳固了俄语在世界各国的地位。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俄语在全球的地位也得到稳固和加强,全世界的俄语人也一直致力于俄语教学研究,以现代技术手段推进俄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