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6-11-05沈红珠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

沈红珠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学观念。在小学数学教授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求知的特点,在帮助其建立基本的数理知识的前提下,提升思维发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能力;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56-02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数学教学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逻辑分析能力,无论是对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加上数学内容相对枯燥,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将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随后就如何掌握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育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数字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首先,在多数小学,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这也使得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以便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对小学生来说,自控能力较差,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生活化教学方式之间,教师更倾向于选择“省时省力”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强制性手段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其次,在家长看来,只有孩子考取高分,才能说明学校教学质量高。由于家长不能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只能采取措施迎合家长的需求。

(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教学理论指导

近年来,部分小学开始试点生活化教学,取得了较好成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接受这一教学模式。但是部分学校在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时,没有考虑到教学条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缺乏理论指导,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制约了生活化教学的推广。事实上,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学生、社会都提出了要求,学校只有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极度匮乏。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理解不足,导致教学活动难以高效开展。

(三)忽视学生学习特点,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

之所以在小学数字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才能发挥“寓教于乐”的效果,提高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改之后,小学数学在内容设置上删减了一些晦涩难懂的纯理论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获取更大的学习动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没有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就很难制定生活化教学对策,最终使生活化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二、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教学氛围,感受数学文化魅力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外界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小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反之,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就会出现“走神”现象。因此,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例如,小学生经常接触的超市收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随后,教师结合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以高涨的热情学习本节课知识。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最终目标应当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以数学内容为工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应用的学习态度。通过对比应试教育模式可以看出,如果只注重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训练,学生固然能够做到熟练记忆公式、考取较高成绩,但是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与新课程改革后“学有所用”的教学理念违背。因此,只有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才能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这既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未来成长成才必需的现实技能。

例如,教师在讲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后,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商店买一件物品,并独立完成付款和找零。通过亲自参与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学生不仅能利用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得具体,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后续数学教学活动更高质量开展。

(三)综合利用数学教材,布置开放性作业

在新课标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材已经做了调整,内容安排更加合理,知识点的密度相对宽松,知识难易程度符合循序渐进的设置原则,同时,教材中新增了许多生活情境,更具趣味性和生活性。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生活情境与自身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缩小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传统的作业训练片面重视对演算的巩固,缺乏生活气息,枯燥、无味的数学演算挫伤了小学生的积极性。生活性、开放性的数学作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做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工作。

总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和事物认知的特点,在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但部分家长仍然没有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生活化教学的推广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教师要主动承担起生活化教学的推广责任,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以熟练的教学手法、出色教学成绩彰显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武庆,张建强.注重实效,专注于教学本色——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7).

[2]董德潜,曾志毅.让数学与“生活”牵手——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界,2013,(27).

[3]张怡,张圣友.源头活水来教学更精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时代:教师,2012,(11).

[4]陈昌礼.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6).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