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文本细节 彰显文化气息

2016-11-05林风华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6年9期
关键词:放风筝风筝课文

林风华

一、品读文本,说教材

《风筝》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主要写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近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清新、自然,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又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的憧憬。文章字里行间自始至终充满童真童趣,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摸其物。叙述时,文章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其中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突出特色,文中孩子们的心情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着的。文章结尾是开放式的,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探究文本,说背景

风筝从春秋起始后,就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内容。它常常与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相融合。对儿童来说,风筝是奔跑,是欢笑,是自由,是惬意,是释放童真和梦想的象征物。作者写风筝,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失去风筝时的伤心。文章充满着童趣,表现了孩子们的灵性。风筝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因此,当一种物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时,那么,不同的人都会从其身上找到某种独特的精神寄托。孩子们用风筝书写游戏和快乐;成年人用风筝诠释岁月和生活意义。这些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提升课文的文化品位。

三、琢磨文本,说备课

本篇文章位于课本第三单元,其单元主题为“心中的秋天”。细察编者的意图,教学时要做到:1.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并引出秋天里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做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的情感发展和变化,以呈现文本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这样定位教学目标:认知上,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技能上,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反映秋天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情感上,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捕捉文章的文化意向,悟出作者以风筝抒发友情、亲情,寄托对往事的怀恋,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追寻。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体验童年生活欢乐,品出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巧。

四、贴近课改,说理念

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的情感栖息地。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风筝,在文本中是一种物化后的文化意象。教学中,因为作者、教师、学生的年龄、身份和心境不同,对这种物化后的文化意象的理解也不相同。教学时,教师要着力构建情趣的、梦幻的学习环境,努力使文本视野和学生视野在课堂多维度对话中交融,推动学生构建多重视野,唤醒他们的个体灵性。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洞察课文所创设的文化意境,吸收文本文化的气息,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情感的特殊性升华到更高层次的普遍性,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高层次的语文教学应该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教学情境中,学生在认知上常常会出现自己已有的风筝故事与文本中的风筝故事产生的认知上的差异,造成“陌生化”的思索链。这思索链恰好是思维的触发器,它会吸引学生多方位地对文本语言文字进行推敲、涵咏。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析文本,这样才会捕抓到文本内涵,明确风筝的文化意义,从而构建风筝蕴含着的“希望、幸福、理想和快乐”及蕴含着的“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这样,教学就达成了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标。

五、遵循规律,说程序

1.古诗引入,奠基课堂文化意蕴。(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我们一起齐读课题。《风筝》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2)出示古诗。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写过很多有关风筝的文章和诗篇,我们先来读读这两首古诗。(课件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急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谁来选读一首诗,并且试着说说古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是去干什么了?“忽听儿童急拍手”,他们因什么事着急了?(3)谈话导入。这两首古诗,描绘了一群孩子在一起放风筝的情境,他们是多么地快乐啊。课文第一段也体现了这一点,请大家齐读这句话。(4)思考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说做风筝、放风筝是我们最大的快乐?这群孩子是怎么做风筝、放风筝的?)请带着你们的好奇,带着你们的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至少读两遍,读完后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画出你要的答案,画出孩子们快乐的句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以儿童的眼光与灵性去追寻精神家园的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描述风筝的古诗,让他们从中汲取古文化的思想醇香,为感知文本文化意蕴奠定基础,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期待。

2.品词析句,凸显文本文化细节。(1)回答问题。请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作者在自己童年的所有回忆当中,他独独钟情于做风筝、放风筝,这是为什么呢?(2)批注体会。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情?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然后在旁边批注一下你的想法或体会。(3)品味词语。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读这一段话,想想,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呢?(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我们”为什么把什么都不像的风筝称作“幸福鸟”呢?在这句话里的“憧憬”是什么意思?(美好的想象)孩子们一边精心做风筝,一边在想些什么呢?(风筝放飞了,它将与小鸟嬉戏;它将与白云共舞;它将在蓝天里欢唱……)(4)说一说。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的?(惊奇地说,羡慕地说)(5)想一想。村里人只是羡慕“我们”风筝放得高吗?你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想想,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羡慕我们无忧无虑的,天真和快乐的生活。)

设计意图:文本字里行间不断地呈现给我们无数的文化细节。通过引导学生析词品句,引领他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进行深度解读,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化意蕴。并引导学生揣摩“村里人”的心理,去寻找作者的心跳,让他们闻到“风筝文化”带给人们自由、惬意的馨香,这样解读,一定会引导学生把书读得丰盈而厚实。

3.揣摩心理,显现人文文化意境。(1)课文中说我们拼命地奔跑着,快活地喊叫着,“我们”会喊叫些什么呢?整整玩了大半天,大家都不觉得累,这是为什么?(2)出示:“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倏地便没有了踪影。”这里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这两个成语,你是怎样理解的?你从这两个成语中读出了什么?(3)不过是一只风筝,却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这又是为什么?(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孩子们都哭,难道只是为了这只风筝吗?如果不是,那为了什么?(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希望、幸福、理想、快乐……)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要从文章的艺术留白处,启发学生想象人们的心理活动,让他们透过想象打开文本的内涵,也就是让学生尝试着用文化的眼光去读书,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精神追求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渐高远,这就为他们的思想奠定了初步的文化底蕴。

4.续写实践,厚重习得文化体验。(1)发挥想象。风筝找到了没有?贾平凹没有写下去,用了一个省略号,给了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如果他要继续往下写,会写些什么呢?假如找到了,孩子们有什么样的心情?(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假如没有找到,孩子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垂头丧气、愁眉不展、心急如焚、伤心不已……)(2)课文续写。出示:“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请同学们当一回作家,把文章继续写下去,写写他们会怎么找,有没有找到,在寻找过程中,他们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就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还要让他们凭借文本例子,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本环节的课文续写,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推动文本与学生的视野重建和提升,使得学生对风筝文化的理解,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精神走向现实,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放风筝风筝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放风筝
学做风筝
背课文
放风筝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