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2016-11-05徐永寿王铭辰
徐永寿 王铭辰
相较于很多建校史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小学,创办于1999年的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显得非常年轻。但就是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17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荣获了“全国特色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教育部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首批“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使学校成为名实相副的“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更是在校基建设、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跻身云南省“名校”之列。
是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使他们矢志不渝,引领金康园小学走上名校之路?是什么样的处事方法让他们底气十足地突破一个个发展瓶颈,获得独属于教师的掌声和赞誉?作为一校之长,在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时,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和“快乐”?日前,记者走进金康园小学聆听了李雪菲校长和她教师团队的奋斗秘诀。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我1992年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盘龙区和平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2002年调入教师进修学校,2006年通过校长公开招考,到金实小学任副校长,一年后,也就是2007年调入金康园小学任校长,一直到现在。”
李雪菲对自己的从教经历介绍的非常简捷。实际上她在和平小学任教的9年半里,在教学上已频频崭露头角:参加区、市、省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时,总能拔得头筹,并代表云南省参加1997年在南宁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通过4年在教师进修学校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让她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厚,专业技能更加熟练,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教学理论的倾心研究,使李雪菲在教学上显得信心十足、游刃有余。然而对年轻且只有一年副校长经历的她来说,要挑起省级示范学校金康园小学校长的担子,压力可一点也不轻。
在担任金康园小学校长的第一年,李雪菲就遇上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2007年9月,学校一名保安在修缮一个漏水的小平台时,不慎从梯子上摔落,造成重伤事故。一边关切这名保安的安危,一边安抚其家属激动的情绪,还要保障学校的教学有序进行……处理这样的事情,对管理经验欠缺的李雪菲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她甚至焦虑得一度难以入睡。在她感到最困难的时候,金康园小学的教师们纷纷伸出援手,陪她一起渡过难关。
“对于到学校仅半年的我来说,实际上与老师们并没有感情基础,甚至没有进一步的熟悉,但就在这时,他们给我打电话、发短信,鼓励我,明确告诉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这使我心里感到踏实,办法也多起来。整整四个月,等这件事彻底解决后,我和整个金康园小学的教师们融为了一体。也是从这件事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在之后每每遇到工作中的难题时,总会和老师们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雪菲深情地说,走进金康园小学的近10年间,让她感受最深的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近些年学校发展迅速,办学效益大幅提升,社会评价越来越高,除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外,完全得益于金康园小学的整个优秀教师团队、学生团队以及学生后面的家长团队,至于她自己,不过是因为职务关系,经常“代表”团队而已。
“科技创特色,习惯增内涵”
金康园小学在创办伊始便确立了“科技创特色”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的实践,科技特色已体现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省内外科技专家的科普讲座不定期进行着,与省科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的知识竞赛、创新大赛、科技节等活动不时举办着,各类科学秀、科学剧正在紧锣密鼓地排演着,师生们的创意设计不断获得各级科技部门的奖励,甚至已经获得三项国家专利,放学时学生手举的向日葵形班牌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各班存放卫生工具的多功能工具箱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李雪菲担任金康园小学校长2年后,恰逢2009年学校十周年校庆,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广泛征集了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意见,在继承“科技创特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习惯增内涵”,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要培养新时代的“三好”学生(好身体、好心态和好成绩),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具备好习惯。因此,在落实“习惯增内涵”的办学理念上,我们提倡老师先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包括教学习惯、教育习惯和行为习惯)等,进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在培养教师习惯上,我们更注重从关心教师个人身体健康、专业成长和职业成就感上引导,而不是单纯地用“规章”命令、要求老师该如何如何做。”
学校由过去的隔年一次、改为现在每年为教师安排体检,学校的运动场地休息时间对外半开放,便于师生约友邻单位的朋友一起运动,在全校所有卫生间配备香皂、洗手液,150个蹲坑均安放手纸,创建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等都是为了师生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密度地送教师外出培训(每人每两年必须参加一次出省培训),回校后将学习所得以讲座或移植课的形式,向全校教师汇报分享,同时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教研活动等,都是为了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校园操场边为孩子们安置休息木凳,在教师办公室门口为家长设置待候座椅,一再提倡“表扬的话要大声说,批评的话要躲着说”“批评教育一定要把话说正面、说积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等,则是培养良好教育习惯的一些表现。
“习惯培养说起来比较笼统概括,实际上做起来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小事。比如教师卫生间冲水按钮的位置有点低,结果很多外来的人就用脚去踩,甚至有教育部门的领导来校视察入厕时,也用脚去踩。为了改变这个“破窗效应”,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源于一个老师的提议,就像给家里的凳子脚装脚套一样给按钮装上了漂亮的小布套,并定期更换清洁,这个不良习惯立即得到了彻底杜绝。再比如,我们刚尝试往卫生间放手纸的时候,就有学生把纸一卷一卷地丢到水池里,发现这个情况后,我们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追查惩罚犯错的学生,而是点名表扬了几个爱护公共用品的具体行为,并让学生跟着保洁阿姨参与到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中,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维护环境卫生的必要性。此外,配合这次教育,学校还组织了一次“校园卫生间文化设计大赛”,在卫生间的各个位置用孩子们自己的画和“话”,告诉小伙伴注意防滑、节约用纸等等。孩子们参与完这些活动后,不但丢手纸的现象再没发生过,还意外地听到保洁阿姨说明显地感到孩子们比以前更加懂礼貌,更加尊敬她。总的来说,在习惯培养上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课题研究,但在实践上都是从具体的事,从细节上去影响师生往好的方面发展的。”
“科技创特色,习惯增内涵”的办学理念,像一对翅膀,主导着金康园小学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也将引领金康园小学在今后的办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我会如实地向老师们讲出自己的困惑”
在谈及学校管理经验时,李雪菲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每次遇到困难都会如实地向老师们讲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团队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无论是“习惯增内涵”的具体落实,还是学校团队建设、课程改革,“如实地向老师们讲出自己的困惑”总能帮助李雪菲解决一道道难题。
李雪菲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前几年的一次节日中,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台当时很流行的烤箱,并精心配置了各种制作面包的小工具和配料。烤箱发放后不久,李雪菲的办公室门下却出现了一封打印的教师信件,质疑烤箱的真实价格。
“我看完这封信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委屈,非常难过,因为我知道,学校工会为了既给老师们的寒假生活增加乐趣,又尽量解决首次使用的经验不足,前后忙碌了几个星期才最后确定了这一完整的采购方案。情绪激动中的我几乎无法做任何思考,于是我在跑步机上连续跑了一个多小时的步,才把情绪平复下来。冷静之后,我开始思考这个事情:我们发放的烤箱的确比网上普通的烤箱贵出将近两百元,这位老师有这种质疑很正常,而且有这种疑问的应该不止他一个人。此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质疑直接告诉我,而不是选择向上级部门反应、举报,说明他对我个人,对我们学校班子还是信任的。我和学校领导班子不但不应该生气,还应该感谢他,感谢老师们的这一份信任,并且提醒我们今后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李雪菲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向老师们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她的想法,包括看到这封信的第一真实反应是委屈和难过,然后去跑步平复情绪等细节,接下来真诚感谢老师们给予学校的这一份信任,最后工会公示了烤箱及其所有配件的详细价格,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可。
这件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紧接着,工会向全校老师征集今后集体采购的方案。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在各类采购中,各年级组推选代表,组队去完成采购。采用这个办法后,因为代表是老师自己推选的,避免了各种质疑,不仅让校长、工会的工作量减少了,轻松了,也让参与采购的老师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做这些事情的辛苦、不容易。这些年通过对类似问题的意见表达、商讨、协作、解决,让金康园小学不光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不断积淀着教师之间的信任。
在课程设置改革的过程中,李雪菲同样通过表达“困惑”,发动团队来解决问题:已有的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孩子们个性发展的需要,每堂课40分钟的时间设置使其他课程的开设没有空间,现实条件不可能解决想要设立新课程内容的师资问题……李雪菲把自己的困惑、思考一件件说给老师们听。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群策群力:把40分钟的课时压缩到35分钟,腾出时间增设新的课程内容!
“通过与校外相关机构展开广泛合作,既解决了师资不足、专业性不够强的问题,又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个性发展更为自由。例如:由足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包括外籍教练)、英语培训机构的外教、书法机构的书法家分别承担每班每周一节的足球课、英语口语课、书法课;还有,改变场地到博物馆的课堂、百花齐放的家长课堂、“开心农场”的种植课,有模有样的击剑课……这样的尝试,虽然只是课程设置改革的破冰之旅,但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说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我们学校里的孩子,就像苍穹中的星星,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但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他们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开阔视野,使其找到更加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方向,成为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独特魅力的星星。”
李雪菲这样阐述他们课程设置改革的初衷!
今天的金康园小学,教师们已经习惯了和李雪菲一样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习惯了一起商量,习惯了用“试一试”去面对困难和问题。昨天的努力,呈现出今天干净、阳光、自信的金康园小学,明天的“最好”正在她每一次的教学相长,每一次的探索实践,每一次的交流学习中慢慢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