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有度激励有方
2016-11-04杜荣华
杜荣华
一、注重过程评价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评价常常忽视学生作品形成的过程及对作品的理解,而把重点放在对学生作品结果的评价上。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往往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实质上,美术教学评价应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如,小学美术课堂上,儿童绘画过程往往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他们会详细描述一个小动物聚会的活动场景,当聚会结束,小动物散去以后,有的孩子便想当然将画面涂抹掉。教师看到的结果是一个涂抹掉的画面。如果教师盲目地从作品呈现的结果上进行评价,可能会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误会学生捣乱,或者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这时候,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创作的想法和作品表现内容,那么我们不但能理解孩子们的意图,还能客观评价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给其他孩子提供建议。
二、强调多维评价
在传统评价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但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整个社会,在对人做出评价的时候,要弱化甄别,强调多维评价,如此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我们强调多维评价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评价问题,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甄别性评价,而忽略多维评价。如,一次美术课堂上,一个小男孩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教师,等待教师评价他的人物写生画。教师看了看,给他打了个及格分,并写上评语:“整体上不太像,尤其是眼睛和鼻子。”小男孩低着头回到了座位,但他有些不服气,偷偷地把“及格分”给抹掉了。回家后,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给爸爸妈妈看,希望得到他们的称赞。“眼睛和鼻子是不太像,还有耳朵和头发……好好努力吧,孩子。”父母也这样告诫孩子。小男孩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房间。这种只以技能为单一的评价标准的方法,往往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美术作品,在美术教学评价中非常常见。它忽视学生作品形成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会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伤害,从而影响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创作方法手段、创作态度、创新意识等多维度地评价学生,挖掘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度放大,从而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适度用激励性评价
现如今,激励性评价几乎成为美术教学中评价的主流,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的指令:“这位小朋友画得棒极了!好,把掌声送给他!”于是,教室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掌声。这种评价已经失去了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此外,还有的教师对学生及学生的作品一味喝彩,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指出,评价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偏离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这样就失去了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学生随意画的作品,教师不了解情况就大加赞赏,让全班学生一起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说“棒!你真棒”。这完全成为一种形式,为评价而评价,忽视学生真实的感受及评价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这会让学生对评价失去兴趣。
(作者单位:宜都市枝城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