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议员团登独岛释放何种信号
2016-11-04马尧
马尧
自从宣布萨德部署韩国后,东北亚地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就在最近,这种关注又有了一个新的热点:日本共同社8月15日报道称,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的议员罗卿瑗等人组成的跨党派国会议员团在当天登上了日韩争议岛屿独岛(日称竹岛)。议员团的一名成员在“脸书”上透露了该消息。
独岛现由韩国实际控制,岛上拥有常驻居民,韩国还开辟了关于该岛的旅游线路,并在该岛上修筑灯塔。而日本则一直主张其对于该岛的主权,每年均会就“独岛”主权问题向韩国提出外交照会。而韩国议员团为何选择此时登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目的:
首先是对日本国内参拜靖国神社的不满。众所周知,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其殖民统治给半岛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与屈辱。而这种苦难的顶峰就是日本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2016年8月15日,在日本战败71周年的纪念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终战纪念日”的15日上午通过自民党总裁特别助理西村康稔向靖国神社献上了“玉串料”(祭祀费)。此外,还有日本议员去参拜靖国神社。对于韩国来说,这种行为是一种往伤口上撒盐的挑衅行为。本来韩国民众对于部署萨德系统对政府就怀有不满,如果不对日本的挑衅行为作出反应,将会面临更大压力。为平息民众对日本的怒火,也为了表达对日本行径的不满,韩国议员团登上了争议领土独岛。
其次是借机向美国表达对三边军事同盟的不同意见。在宣布萨德系统部署韩国后,日本也考虑引进萨德系统,美国在东亚的反导网络开始成型,这同时也在助推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的成型。然而这个三边军事同盟其实并不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从安全角度而言,该军事同盟将使韩国面临中俄的强大军事压力;从经济角度来说,韩国有可能会失去中国这个投资目的地、重要市场和贸易伙伴。而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韩国民众感情上难以接受,执政党将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通过登岛可以向美国传递一个信息:日韩之间并不和睦,两国关系并不足以结成军事同盟,从而成为与美国进行博弈的筹码。韩国地位不同于日本,并非二战的战败国,从法理角度来说,是与美国平等的盟国。美国如果需要组建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将不得不认真考虑韩国的想法。
最后是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冷战后,海洋这个地球表面最大的公共空间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在这个连续不断的、覆盖地球表面的水体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同时给全球化提供高效的物流通道,并具备越来越广泛的军事用途。可以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依然没有过时。作为当今海洋秩序基础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水域、低潮高地、岛屿等的法律地位,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争端有增无减。前不久菲律宾一手炮制的南海仲裁结果最后尽管无果而终,却在亚洲地区开启了海洋权益争端的新时期,各国围绕海洋权益争端的强度上升了。为了在未来的海洋权益争端中获胜,韩国不遗余力。作为一个仅有9.9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高达5000万的国家,韩国只能将其目光投向海洋。只要拥有一个岛屿,不管多么小,其领海将达452平方公里以上,专属经济区达到惊人的47万平方公里。当然,独岛距离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太近,没有那么大的专属经济区,但是其面积也相当可观。为了在海洋争端中抢得先手,韩国议员团选在此时登上独岛,其意义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韩国议员团登上日韩争议岛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举措。这种战略举措对中国来说影响比较复杂。在这个问题上如何趋利避害,将是值得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