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的应用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6-11-04龙宇

高教学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微课大学能力

龙宇

(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

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的应用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龙宇

(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

大学的英语教育应该将思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文章描述了将微课应用于我校大学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模式,总结出微课视频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微课;思辨能力;教学模式

一、思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培养的重要素养

进入21世纪后,很多国家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一个战略主题:“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基本目标,而思辨能力对创造性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方国家一直重视学生“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培养。国内普遍把这一术语翻译成“思辨能力”。美国哲学联合会于1990年对“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下的定义颇具影响力:

“我们认为思辨能力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和解释。思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探究工具……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理想的思考者习惯于勤学好问、博闻多识、相信理性、心胸开阔、灵活应变,在做评价时保持公正,在面对某些个人偏见时保持诚实,在做出判断时保持谨慎、愿意重新考虑、面对问题头脑清晰、有序处理复杂事务、勤于搜寻相关信息、选择标准时理由充分、探究问题时专注目标、能持久地追求所探究的问题与条件许可的最大可能精确的结果。所以,培养思辨能力意味着把思辨能力的开发和上述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不断产出有用的知识见解,一个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就在于此。”[1]

思辨能力的培养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普遍引入语言教学中。在国内,文秋芳等人进行了教学、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2];孙有中对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3]。

我国大学英语界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还远远不够。200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没有把培养思辨能力作为目标明确提出。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评估和教材编写方面,都很少体现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可喜的是,在目前新形势下,教育部门和学界对大学英语课程有了新的要求和论述。韩宝成提出:“把语言、文化和思维统一起来……通过语言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语言为载体,以人类文明、文化发展为主题,有内容、有深度,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2013年发布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明确将“批判性阅读技能”和“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标准写入“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5]。

二、微课的发展

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都是和“微课”相关的形式。1960年,minicourse的形式首先在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被提了出来。目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

号称国内微课创始人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在2011年提出了“微课”的概念: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6]这种组织方式可以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微课可以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代表了一种教学的新范式,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先进教育思想、技术、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性、合作探究的终身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视频的应用

目前,国内微课的开发应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尚不多见。对于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与具体的应用情境进行整合,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还没有很好的实证研究成果和应用模式可供借鉴,基本处于探索期。

我校自2015年启动了教学改革,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了《综合英语阅读》作为主干基础课程。由于学生数量庞大,班级规模较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各种困难。微课随时随地的灵活优势恰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拓展有限的课堂教学。我们申请了项目“微课在大学英语读译类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LSTM跌倒检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滑动时间窗截取时间序列传感器信息(包括加速度、角速度等信息),原始数据只需进行归一化等预处理便可作为模型的输入。神经网络通过训练自动学习并提取数据内部的特征,再利用分类器判断是否为跌倒数据。该方法省去了人工的特征提取,实现了从原始数据到判断结果的端到端处理。我们使用MobiAct和SisFall两个跌倒检测数据集测试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跌倒检测模型可以达到较高的精确度(99.58%~99.68%)和较低的时延(2.2 ms以内)。与其他类似模型相比,LSTM跌倒检测模型能够在两方面性能实现较好的平衡。

(一)利用现有外教资源,设计制作微课,开发建立资源库

基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目前课堂教学所需,确定微课内容。将微课定位为对现有课堂内容的有机补充,内容以课外扩展为核心。以学院众多外教为授课主体,拍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课程,单个视频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并完成后期制作。外教作为视频主讲保证了语言的规范纯正,独特的西方视角带来新鲜的观点,激起学生极大的观看热情。

(二)基于课程教学现状,先试点后铺开,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利用学校IPV6网络平台建立课程包,将微课资源库和课程相关材料展示给学生,供其课下学习,将微课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校园网,不需任何花费就能下载视频到自己的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观看方便。

(三)结合任课教师及学生反馈,确立微课视频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教师课堂上全面介绍课文语言,结构,写作特色和主题思想;2.学生课下利用IPV6网络平台自学微课,也可将微课视频下载到手机随时观看;3.助教组织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小组讨论;4.学生根据讨论撰写主题总结,上传至IPV6平台供教师评阅;5.教师评改并在课堂上对学生总结进行点评反馈。

图1 

四、微课视频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

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任课教师的反馈,我们对此微课应用模式的效果进行反思及评价,总结出其对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途径。

(一)微课内容延续教材的思辨性培养

由于以往使用的阅读教材不能很好地契合我校学生的水平和要求,我们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学一线教师编写讲义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讲义把学业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特色,选材注重经典性、权威性,素质培养与应试技巧相结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与评价能力。

我们将微课定位为对现有课堂内容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堂对文章从语言应用、写作特色、及主题思想层面进行全面处理。然后结合教学重点,设计微课内容,注重扩展性、启发性、思考性,提供深层思考食量。课堂讲授和微课内容都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头脑,分析、辨别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体会到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做判断时要公正理性。

比如,一个单元的主题是男女在交流中的差异,课上已经对文章做了整体处理,学生达到了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层面的掌握,但对于这个主题还远未达到深入思考的层次。所以微课选取对Why Men and Women Can't Communicate进行深入探讨,并基于调查数据提出质疑,文章中给出的缘由分析是否站得住脚,提出的提高交流的建议是否有效,启发学生课下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还有一个单元选择了Kate Chopin的经典作品The Story of an Hour作为课文。因为有限的课堂时间远远不够学生充分理解挖掘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我们用微课选择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两性地位和关系的不平等,并提出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女主人公的死亡。学生课下思考积极,讨论热烈,总结出从个人到社会的若干项原因。这样的教学形式保证了学生能充分挖掘这个含义丰富的故事的深意,对其进行多种可能的解读,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微课应用方式符合思辨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教学使得学生形成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性,逐渐失去其自我管理能力。模式化的只注重知识输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辨性地分析问题。

我们在微课中提出对某个课内主题的启发性或扩展性问题,学生课下自主观看微课,进行深度思考。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保证了思考的持续性。学生自主掌控学习,其学习自主性和计划性得到提高。观看微课后,助教课下组织学生对课上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会有针锋相对的辩论,精彩观点时常迸发。讨论后再经过思考总结,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字,发给教师评阅。比如,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关于Monica Lewinsky的演讲The Price of Shame,课上对演讲文本进行了分析,但怎么看待Lewinsky,怎么面对cyberbullying,社会中哪些问题是道德上的恶,这些问题在微课中被提出来,激起学生极大的讨论热情。经过小组讨论后,从学生提交给教师的主题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多元看法:有的学生认为Lewinsky在TED演讲中的露面充满了正能量,从受害者的视角出发,充分表现出网络欺凌的极大危害;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民众首先对Lewinsky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不能因为这次演讲就无视她行为的负面社会效应;还有学生提出了各种应对网络欺凌的有效方法。

这样的教学安排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预留了发展空间,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考虑不同意见,面对复杂问题保持清晰的头脑,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

(三)多元的教学评价

课下让学生自学不等于放任型教学,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估方式。每周课下助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会对学生的出勤和表现打分,体现了对过程的评价。

然后,每个学生要在讨论基础上再思考,写一篇关于本单元主题的总结性的小作文。这作文反映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辨能力,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手段。这个过程真正使语言成为思想表达的工具,语言学习不再仅仅是枯燥的背单词。总结写作构成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占总成绩的20%。

此外,缩小期末考试所占比重,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除传统的选择题,还增加了相应的主观题,学生需要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所给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结束语

经过一年教学实践,我们对参加微课学习的200名学生分层抽样,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态度、兴趣及行为的变化等。

对于“你认为外教的微课视频是否有效促进了你的课程学习(1分代表无效,5分代表非常有效)”,学生98%打分在3以上。对于“你认为微课学习及总结写作使你的哪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多选题)”,学生选择了“获取信息能力”(占78%)、“英语理解能力”(占85%)、“用英语表达观点的能力”(占93%)、“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占97%)。

对于“观看微课视频你在什么方面有困难”,学生反馈有“语速有些快”“有不少生词”“有些内容不易理解”等。我们将仔细分析这些困难的缘由,按照此方向进一步提高微课的质量和适切度。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可这种微课应用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综合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了以思维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提升思维能力。希望本实践研究对相关英语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Delphi Project.Expert Consensus on Critical Thinking[DB/OL]. http://www.insightassessment.com/9dex.html,1990,检索日期:2011-02-08.

[2]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3]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4]韩宝成.重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1).

[5]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s one of its goal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model of using microlecture in the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urse of our university. And the means of using microlecture to develop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re put forward.

micro lesson;thinking ability;teaching mode

G642

A

2096-000X(2016)21-0098-03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编号:2014-08-03)。

龙宇(1975-),女,山西太原人,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微课大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