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2016-11-04何天元

化工矿产地质 2016年3期
关键词:纳雍含锰茅口

何天元 杨 捷 王 纯 杨 旭

贵州地矿局一○二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何天元*杨捷王纯杨旭

贵州地矿局一○二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提要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是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 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下,茅口组第二段锰矿层与硅质岩和含锰灰岩关系密切,通过对该区锰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控矿的主要因素为岩相古地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主要含锰岩系第二段为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第一段局部可见少量零星锰矿体,多无工业价值,根据锰矿富集成矿地质特征,该区找矿标志主要有岩相古地理、地层、岩石及露头。

锰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水城-纳雍地区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处于扬子准地台内,黔北台隆西部的六盘水断陷的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六盘水断陷与同级构造单元遵义断拱相邻,二者以垭都—关岭—紫云断裂带为界。志留纪末和泥盆纪初的广西运动阶段,遵义断拱继续上升,致使该区大部分地段缺失或很少有泥盆—石炭纪沉积;六盘水断陷内则连续下降,形成一个北西向的断陷地带—晚古生代裂谷带,沉积了较厚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分布在该裂谷带内及其两侧【1】。该区构造以NW向构造为主,呈NW带状分布,长约 250km,宽约 40km,北西延伸至云南境内,南东与黔南台陷相接。其中最主要的构造有北西向的堕却背斜、威宁至六盘水的威水背斜以及其南侧的北西向沟木底向斜,威水背斜为该区主体构造。锰矿层主要产出于前述各褶皱构造之翼部。区内锰矿主要产于堕却背斜北东翼,有沙沟矿区的营盘和陈家寨两个锰矿;南西翼有徐家寨和麻窝分布的徐家寨和麻窝两个锰矿;沟木底向斜南西翼有坛罐窑锰矿;在云南境内有宣威格学锰矿。区域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地层发育较齐全,区内出露地层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台地相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其中中二叠世茅口晚期为台沟相较深水沉积;晚二叠世,大约在六盘水市城区以西,为温湿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滨海河流沉积,其东为海陆交替的潮坪沉积,二者皆为最重要含煤岩系。晚三叠世主要为陆相滨岸沼泽和湖泊-沼泽沉积;侏罗纪、白垩纪为孤立分散的内陆河湖相沉积。中二叠世茅口晚期至晚二叠世龙潭早期,主要为两次大规模的喷溢活动,形成了大范围的峨眉山玄武岩组【2~3】。该区锰矿即产于两次玄武岩之间的茅口组一、二段。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石炭系、二叠系(中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峨眉山玄武岩组、上二叠统)、三叠系和侏罗系。现就各地层特征分述如下:

石炭系(C):灰、灰白色中厚层灰岩,具球状、豆状结构,局部含白云质。厚度大于50m。

二叠系(P):

梁山组(P2l):灰白色中厚层细-中粒石英砂岩和黄灰色页岩,夹黑色炭质页岩和劣质煤。层厚80~120m。

栖霞组(P2q):矿区出露上部灰、浅灰及深灰色厚层至块状石灰岩,厚100~150m。

茅口组(P2m):主要为灰、深灰色厚至中厚层隐晶—细晶灰岩,内夹黑、灰黑色燧石条带、团块,富含蜓科化石。总厚 318~452.4m。按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一、二、三段:

第一段(P2m1):灰—深灰色薄层夹中厚层状含锰灰岩、含锰硅质灰岩和含锰硅质岩互层,在地表层间常夹锰质粘土岩,上部局部地段有氧化锰矿层。下伏地层为茅口组第一段(P2m)纯灰岩或生物碎屑灰岩。厚16.67~80.12m。

第二段(P2m2):为区内主要含矿层。灰—灰黑色薄层至极薄层硅质岩、含锰硅质岩夹多层含锰灰岩和厚0.1~7.47m的黑、褐黑色氧化锰矿层或锰质粘土岩,氧化锰矿层中常夹硅质岩及其条带。该段中下部常夹灰岩透镜体,透镜体长0.1~15.6m,厚0.01~3m,灰岩透镜体中见大量生物碎屑,生物碎屑主要为棘皮、海藻、苔藓等。厚12.7~87.99m。

第三段(P2m3):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厚层,细—粗晶灰岩,常含大量方解石团块。厚0~44.04m,一般在10m以下,地表常被掩盖。

峨眉山玄武岩组(P2-3β):地表风化呈黄色、褐黄色,松散砂砾状,新鲜者呈灰、绿灰、黑灰色块状拉斑玄武岩,底部和中、上部常夹凝灰岩。厚184~260.6m。

上二叠统(P3):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含煤砂页岩。主要由灰、黄褐色粘土岩、页岩、砂质页岩,灰至绿灰色凝灰质岩屑砂岩、钙质细砂岩、粉砂岩、黄铁矿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含可采煤8~21层。主要可采煤层多集中在中上部。此层厚360~560m。锰矿区周围只出露此层下部,与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

三叠系(T):灰、浅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夹页岩、泥灰岩。厚511~547m。

侏罗系(J):紫红、砖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夹浅灰、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局部夹泥灰岩。厚度大于100m。

2.2构造

2.2.1褶皱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中段,褶皱构造发育。自东向西主要褶皱有沟木底向斜、威水背斜、堕却背斜和百兴向斜等,褶皱轴向大致呈北西至北北西向排列,其中,威水背斜为该区主体构造(图1)。锰矿层产出于褶皱构造之翼部。现将区内与锰矿产出有关的主要褶皱构造特征简述如下。

图1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地质略图Fig.1 Geological simple map of Shuicheng-Narong manganese deposit

威水背斜:走向北西,核部地层为大塘组(C1d),背斜轴在白马洞附近倾没,在穿岩洞一带褶皱轴面倒转向北东。黄家山北西段被威水断裂破坏,褶皱轴不明显,艾家坪一带地层出现倒转。北东翼地层倾角20°~80°,南西翼地层倾角40°~80°,具南西翼陡、北东翼缓的特点。

沟木底向斜:位于矿区南西部响水至木房一带,呈北西向展布。核部出露最新地层为 J,翼部由C-T构成。枢纽起伏,在平寨及法旗等地形成内倾转折,响水以北由于受断层破坏,地表不见轴线。南西翼倾角18°~50°,北东翼倾角30°~80°,近两端岩层倾角变缓(20°~30°),北西段靠近轴部地层倒转。

百兴向斜:位于评价区北东部阳长一带,呈北西向展布。核部出露最新地层为T1yn,翼部由P-T组成。南西翼倾角 18°~35°,北东翼倾角10°~25°。沙沟矿区位于该向斜南西翼。

2.2.2断裂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威水断裂(F1)为矿区主体断裂构造。威水断裂是由若干大致平行的断层组成的断裂带,纵贯工作区,总体走向北西,与威水背斜轴向大致一致,倾角60°~80°。两盘地层强烈挤压、破碎,岩石普遍具重结晶特点,部分地段有水平擦痕,其相应的下盘可见派生次级的羽状分支裂隙,为一压性为主兼扭性的断裂带。断裂带北东部变形区,以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和北西向逆断层、褶皱为主;断裂带南西部变形区,发育的断裂、褶皱构造则主要呈北西向。

3 含矿岩系

含矿岩系为一套灰岩、硅质岩、含锰硅质岩、含锰灰岩及锰矿层为主的岩石组合。矿区含矿岩系典型剖面如下【4】:

上覆地层:二叠系中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3β),岩性为褐黄色风化玄武岩,底部见30cm厚的玄武质凝灰岩。 厚度大于100 m

下伏地层: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浅灰色、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夹燧石团块。厚度大于100m。

4 矿床地质特征

4.1锰矿赋存部位

在扬子准地台西部的茅口晚期,由于地壳不均衡裂陷(拉张和同沉积断裂的影响),在碳酸盐台地的基础上发生了分异,形成了一条自云南宣威,经贵州水城、纳雍、黔西到遵义的北东向黔中台沟【5】,黔中台沟东部遵义一带为我国著名锰矿床,具大型矿床规模,矿床类型主要为碳酸锰矿;台沟西部的水城—纳雍及云南格学锰矿,主要为锰帽型次生氧化锰矿床。区内自东向西有沙沟(含营盘、陈家寨矿段)、滥坝(含徐家寨、麻窝两矿段)和坛罐窑3个矿区5个矿段,除营盘辖属纳雍县外,其余均属水城县管辖,在坛罐窑矿区南西部,尚有云南宣威的格学锰矿。锰矿体均产于茅口组一、二段含锰矿地层中,矿床类型皆为锰帽型次生氧化锰矿床。

4.2矿体特征

矿体产状:矿体呈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矿体产状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矿区内为多层矿体,其间为夹层所隔,产出层位大致稳定,每个矿体内均有不稳定夹石。

矿体形态: 区内锰矿较稳定矿体,在平面上多呈北西—南东向的长条状;在剖面上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顺层分布,矿体厚度为 1.56~2.75m。

矿体空间分布:沙沟矿区陈家寨矿段、营盘矿段均为缓倾斜矿体,矿体走向9°~18°,倾向98°~108°,倾角31°~34°;滥坝矿区徐家寨矿段为中等倾斜矿体,麻窝矿段为陡倾斜矿体,走向北北西—南南东,倾向南西,矿体倾角49°~70°;坛罐窑矿区坛罐窑矿段为缓倾斜矿体,走向 265°~305°,倾向320°~355°,倾角34°~35°。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分布,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区内矿体地表延长数百至数千米(最大6633m),沿倾斜方向变化较大(延伸最大100m,一般小于50m)矿体与含锰硅质岩、含锰硅质灰岩、含锰生物碎屑灰岩及硅质岩等紧密互层,矿体内常夹有多层薄层至极薄层的含锰硅质岩和硅质岩。

4.3矿石特征

4.3.1矿石结构、构造 镜下鉴定矿石为微-隐晶(或它形粒状)结构:矿石矿物中软锰矿(<0.015mm),呈微晶至隐晶级它形粒状晶体较为均匀分布于围岩中;该区氧化矿石中普遍存在蚀变后的褐铁矿假象结构【6】。

矿石多呈黑、灰黑、咖啡色,矿石疏松呈土状、半土状、条带状、层纹状(图2)、变胶状(图3)和渣状构造。微-隐晶它形粒状软锰矿在围岩中呈星散状、网脉状分布,而形成星散状、网脉状构造。

4.3.2矿石矿物成分 主要为软锰矿,其次有含锰方解石、含锰白云石、粘土矿物、褐铁矿、粘土矿物、硅质—石英等。

软锰矿:为区内主要矿石矿物,主要见于土状矿石,在碴状矿石中也见其产出。结晶粒径<0.03mm,微—隐晶级。产出特征为:呈微—隐晶质它形粒状晶体断续纹层状、星散状分布于矿石之中,含量2%~20%。

含锰方解石:经X衍射分析结果得出,为矿石中生物屑之间填隙物次要矿物成分,Mn+2染色效应,属沉积成因。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部分含锰方解石经分解—化合反应形成软锰矿。含量0%~3%。

图2 纹层状氧化锰矿Fig.2 Lines of layered manganese oxide

图3 (XB2-1)变胶状构造(单偏光 目镜10× 物镜4×)Fig.3 (XB 2-1)gel structure

含锰白云石:经X衍射分析结果得出, Mn+2染色效应,属沉积成因。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部分含锰白云石经分解—化合反应形成软锰矿。含量0%~2%。

粘土矿物: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经X衍射分析成分为伊利石,呈不均匀顺层偏集纹层状分布。沉积—风化成因(以风化成因为主、沉积成因为辅)。含量6%~10%。

褐铁矿:由黄铁矿等含铁矿物次生风化淋滤富集而来。在样品中不均匀稀散状顺层偏集呈纹层状分布。风化成因。含量1%~2%。

硅质—石英:为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之一。在矿石中不均匀稀散状顺层偏集呈纹层状分布。沉积—风化成因(以风化成因为主、沉积成因为辅)。含量40%~50%。

三水铝石:在矿石中不均匀稀散状顺层偏集呈纹层状分布。沉积—风化成因(以风化成因为主、沉积成因为辅)。

4.3.3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矿区矿石基本分析结果,区内矿石Mn平均含量为23.88% ,Fe平均含量为10.04%,P平均含量为 0.15%,SiO2平均含量为31.56%,平均Mn/Fe为2.38,平均P/Mn为0.006。通过化学全分析和组合分析测得区内锰矿石Al2O3:0.45×10-2~8.22×10-2,Fe2O3:4.17×10-2~20.58×10-2,CaO:0.44×10-2~11.18×10-2,MgO:0.12×10-2~3.10×10-2,K2O:0.10×10-2~0.97×10-2,Na2O:0.015×10-2~0.081×10-2。

4.3.4矿石类型及品级 区内各矿段矿石自然类型皆为氧化矿石,尚未找到原生矿石。依据矿石结构构造特征,把锰矿石分为土状和碴(砂)状两种自然类型。

土状氧化锰矿石:褐-黑褐色,微-隐晶(或它形粒状)结构,半土-土状、层纹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软锰矿,并含大量粘土成分,常夹灰岩透镜体。镜下可见生物碎屑,Mn含量一般为10%~25%。

碴(砂)状氧化锰矿石:黑-黑褐色,微-隐晶(或它形粒状)结构,碴状、条带状和变胶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并含大量硅质成分,常夹不稳定硅质岩及其夹层。碴(砂)状氧化锰矿石Mn含量一般情况下高于土状氧化锰矿石,一般18%~35%。

4.3.5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与含锰硅质岩、含锰硅质灰岩、含锰生物碎屑灰岩及硅质岩等紧密互层。矿体内常夹有多层薄层至极薄层状的含锰硅质岩及硅质岩和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等。

矿体的顶板和底板有含锰硅质岩、含锰硅质灰岩、硅质岩和锰质粘土岩,当矿体与含锰硅质岩、含锰硅质灰岩、硅质岩直接接触时其界线清楚平整,顶底板岩石Mn含量0.50%~8.32%。矿体如与锰质粘土岩接触,其界线不清楚,只能靠化验结果来区别,锰质粘土岩 Mn的含量在4.32%~9.88%之间。

矿体夹石主要为薄层至极薄层状的含锰硅质岩及硅质岩和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硅质岩夹层厚 0.003~0.3m,Mn含量0.62%~8.49%;灰岩透镜体长 0.1~15.6m,厚0.01~3m,其中见大量生物碎屑,生物碎屑主要为棘皮、海藻、苔藓等,Mn含量2.5%~2.9%。

5 控矿因素

5.1岩相古地理因素

据黔西北至黔北大区域范围内的宏观研究,在锰矿分布区及其四周,根据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及剖面结构等,将中二叠世茅口期沉积相划分为碳酸盐台地相,其中又可分为半局限海台地相带,开阔海台地相带及台沟(较深水)相带(图4)【7~8】。简述如下:

图4 贵州中西部茅口晚期岩相古地理图(图中相带划分据李沛刚,2006年,略有修改)Fig.4 Paleog cographic lithoface map of Late Maokou age of midwestern Guizhou

Ⅰ1半局限海台地相带: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较深水台沟相带四周,岩石类型以深灰色泥晶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为主,中厚层状构造。生物化石以粗枝藻组合、二叠钙藻组合为主。

Ⅰ2开阔海台地相带:平面上分布在半局限海台地相带以南地区(如安顺以南),岩石类型以浅灰色、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为主,次为亮晶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等。中厚层、厚层、块状构造。生物化石以翁格达藻组合、蜓-有孔虫组合为主。

Ⅰ3台沟(较深水)相带:平面上分布在云南宣威-纳雍-黔西-遵义一带,岩石类型以深灰色、灰黑色含硅质条带泥晶灰岩、生物屑硅质灰岩、硅质泥岩为主,具水平层理、薄层状构造。生物化石以放射虫-菊石组合为主,主要由游泳生活、漂浮生活的分子组成。

中二叠世茅口晚期的东吴运动,使地壳发生了不均衡裂陷,在强烈拉张作用和同生沉积断裂的影响下,在碳酸盐台地的基础上发生了分异,形成了一条自滇东北宣威,经纳雍、黔西到遵义的北东向长约350km的黔中台沟【9】。水城-纳雍锰矿及云南格学锰矿,全部分布在黔中台沟西部。由于台沟西端可能未完全封闭,锰质过于分散,难以浓缩集中,因而多形成一些锰矿胚层岩石(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等)以及在地表附近次生氧化形成的锰帽型锰矿床。在台沟东部的遵义一带,可能由于台沟东端已全封闭,外围P2β玄武岩较多、温度较高等原因,锰质较多且易于集中,故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碳酸锰矿床、锰铁矿床和含锰菱铁矿床。

中二叠世茅口晚期,形成了较深水的黔中台沟相带,该台沟内沉积了硅灰泥锰质组合,是西部格学、水城-纳雍以及东部遵义一带所有锰矿分布的唯一场所,并受其严格控制,离开此黔中台沟,锰矿即不复存在【8】。

5.2地层、岩性因素

区内所有锰矿均产于黔中台沟相带内的茅口组一、二段含锰地层中(含锰岩系)。含锰岩系是一套在较深水环境中沉积发育起来的,其中以硅质岩、锰质岩最具特色,这是栖霞组—茅口组 Ⅲ级层序凝缩层的典型标志。该层自下而上主要由深灰—灰黑色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为主的灰岩—泥灰岩—硅质岩—含锰硅质灰岩—锰质岩等组成,属台沟盆地相的硅灰泥质组合。离开此层位和岩石组合,锰矿即不存在【9】。

5.3表生氧化富集因素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以前震旦系为基底,震旦纪以来的地层为盖层,晚古生代至三叠纪属被动大陆边缘。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之间的东吴运动阶段的强烈拉张作用,形成了北东向的同沉积断裂,锰矿与此断裂密切相关。

黔中台沟东部遵义一带主要为碳酸锰矿床,西部主要是锰帽型次生氧化锰矿床。水城-纳雍一带形成锰帽型矿床的原始矿胚层岩石,主要是含锰的硅质灰岩、含锰硅质灰岩、生物屑灰岩及含钙质硅质岩。燕山及喜山运动之后,矿胚层岩石暴露地表,在氧化带范围内,经长期强烈氧化作用形成了锰帽型矿床【10】。

5.4岩浆岩因素

东吴运动阶段,从中二叠世的茅口晚期至晚三叠世龙潭早期,主要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基性火山喷溢活动:第一次为茅口晚期,呈NEE向裂隙式喷发活动,为台沟相带中的硅质岩和锰质岩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和热能;第二次为茅口末期至龙潭早期,发生了更大规模的喷溢活动,形成了峨眉山玄武岩的主体部分,为锰矿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热能【11】。

6 找矿标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地区锰矿已初步展示了较好的成矿条件及锰矿控矿因素,在该区寻找锰矿有以下标志:

(1)岩相古地理标志:茅口晚期的黔中台沟内是锰矿分布区域,在该区域具有找矿前景。

(2)地层、岩石标志:中二叠统茅口组一、二段含锰岩系的硅灰泥锰岩石组合,是找矿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标志。

(3)露头标志:锰矿露头及茅口组第二段含锰岩系含硅质岩石的露头,是最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

7 结论

(1)贵州水城-纳雍地区锰矿赋矿层位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二段,主要为第二段,但岩性条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较明显,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含硅质岩地层中。

(2)水城—纳雍地区锰矿的形成是多因素、多期次、多种成矿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受地层、岩性、沉积环境和火山活动控制。

(3)区内锰矿以含锰灰岩风化的锰帽型为主,矿体深度不大,但矿体分布范围广,因此黔中台沟是寻找次生氧化锰帽型锰矿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1 贵州省地矿局.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 贵州省地矿局. 贵州省区域矿产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3 朱炳泉.关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省资源勘查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2003,30(4):406~412

4 韩忠华,何亚兰.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初探[J]. 矿产与地质,2010,24(2):162~165

5 侯宗林,薛友智,黄金水,等.扬子地台周边锰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6 陈文一,王立亭,叶念曾,等.贵州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J].贵州地质,1984,1(1):9~64

7 许效松.锰矿成矿作用与盆地相关性探讨[J].西南冶金矿产地质,1991,(2)

8 刘平,廖友常,韩忠华,等.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锰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J].贵州地质,2005,22(1):31~38

9 陶平,杜昌乾,马荣,等.贵州及邻区二叠系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J].贵州地质,2005,22(2)103~108

10 刘帄,殷科华,杨光龙,等.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地质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1):21~27

11杨瑞东,程玛莉,魏怀瑞.贵州水城二叠系茅口组含锰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锰矿成因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4):613~619

Shuicheng -the harmony region manganese ore is native to the middle Permian mao group (P2m) above the mouth, on - in the Permian series emeishan basalt (P2-3β), manganese ore which are found in the middle Permian emeishan basalt group, mao mouth group at the top of the rock series, the manganese content in manganese and manganese content in the siliceous rocks and limestones, based on the manganese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alysis, think that the main factors of controlling for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fracture structure. Mainly containing manganese rock series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2m2), including manganese and manganese content in the micro of the siliceous limestone, siliceous limestone and calcareous siliceous rocks and limestone, etc., the first paragraph(P2m1) local visible a few sporadic manganese ore body, no commercial valu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ganese ore enrichment of ore-forming geological ore-prospecting criteria in the area are mainly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strata, rocks, and outcrop.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MARKS IN GUIZHOU SHUICHENG AREA OF NAYONG MANGANESE ORE

He TianyuanYang JieWang ChunYang Xu
102 GeologicalParty,Guizho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Exploration& Development,Zunyi 563000,Guizhou,China

Manganese ore,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controlling factors,Ore-prospecting criteria,Shuicheng - the harmony region

P618.32

A

1006-5296(2016)03-0144-07

* 第一作者简介:何天元(1978~),男,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工程师

2016-02-22;改回日期:2016-04-20

猜你喜欢

纳雍含锰茅口
“可溶肥料(植力源)”在棉花上的防病增产效果
含锰渣与含锌回转窑渣制备微量元素肥工艺研究
川北—川东地区中二叠世晚期地层划分新认识及地质意义
川南DTC地区茅口组地球物理特征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成因及气源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地区王家界锰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杜洛克与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选育效果观察
不仅人夸好颜色 更留香气满乾坤——黔茶香飘大湾区 纳雍茶企抱团抢占粤港澳市场
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在普光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化程度识别中的应用
冬小麦施用控释尿素、含锌尿素和含锰尿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