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铸造苏州
2016-11-03一涵
一涵
阳澄湖畔的太平镇,是风景清嘉、环境幽雅、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1996年,孙根元厂长在这里创办了苏州市江南园林古建砖瓦厂。这里生产的砖瓦并非凡品,而是御用“金砖”。
金砖,是古时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因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又专送北京“京沧”,供皇室御用,所以称之为“京砖”,后逐步演化成为“金砖”。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现在大众看到的太和殿金砖是清康熙年间铺设的,至今依然光亮如新。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称,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园林内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疏落花格窗”,奠定了苏州真正的人文基础。这里所用的青砖便是本地所产,按尺寸也可称为小金砖和大金砖,统称金砖。
苏州的砖瓦制造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战国时代。这里能成为金砖产地,是依靠其独有的天然优势。此地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乃世上独一无二,而且“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金砖的制作需要经过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打磨和浸泡等几十道工序。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因工序神秘、配方独特,以及制砖大师的逐渐减少,金砖的制作工艺曾一度失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根元厂长花费心血,带领苏州市江南园林古建砖瓦厂的制砖大师翻阅大量古金砖的资料,经过研究,终于使这古代的制砖工艺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并让金砖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之更加耐磨、耐用、平滑,让这神秘的金砖重放异彩。
这里生产的青砖青瓦,是使用传统的烧制方法,利用阳澄湖畔优质的铁屑黄泥,手工制作泥坯,在窑炉纯砻糠焙烧而成,继承筛选、沥浆、做坯、保养、修补、装窑、焙烧、窨水、出窑、打磨十道传统工艺。成品制作精良,质密无裂,形呈青色,光滑平整,健康环保,无污染,抗冻性好,吸水性好,不变形,不褪色,是房屋墙体,路面装饰的理想材料。
现在,苏州市江南园林古建砖瓦厂专业生产优质黏土方砖、筒瓦等60多种古建产品和大金砖,产品拥有100多种规格,仿古砖瓦产品已达百年生产历史。小青瓦、花边滴水、筒瓦、方砖畅销全国,并漂洋出海,为各地古典园林建筑单位、古塔寺庙的修复和仿古建筑提供了大量的墙体、屋面、地坪等结构的建筑材料。可以说,仿古砖瓦是构筑江南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它们和苏州园林一样也是江南水乡的特色。
如今的金砖,不但有镇宅、辟邪、装饰之用,更为收藏家及书法家们所喜爱,配上红木框架,精致的毛笔,既是一款完美的工艺品,又可书写练字,因他具有实用、环保、经久、耐用等诸多的功能,是一款集艺术性、收藏性、实用性、地域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
青出于蓝,孙根元的女儿创办了孙氏砖雕工艺品厂。所谓砖雕,是指在金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也指用金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它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熙、乾隆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 有平雕,透雕,浮雕,线刻等手法,在细腻的金砖上雕刻出各种人物、花草、山水、鸟兽、书法等吉祥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作风秀丽清新,细致生动,彰显千年底蕴。砖雕的原料泥,也都是从阳澄湖湖底挖上来并千挑万选所得。
苏州砖雕,过去多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外观或内部,在厅堂前的门楼、照壁,以及墙的“墀头”与“裙肩”等部位,吸引着来人的视线。现在,作为工艺品,孙氏砖雕不但将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下去,而且还有所发展,让昔日的金砖重新焕发生命力,将一座座精致的苏州园林浓缩在太平青砖之上,传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