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常态下高校就业指导水平提升途径

2016-11-03刘东亮刘金泉

关键词:指导者就业指导常态

刘东亮,刘金泉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大同大学招生就业处,山西 大同 037009)

论新常态下高校就业指导水平提升途径

刘东亮1,刘金泉2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大同大学招生就业处,山西 大同 037009)

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经济形势步入去高速增长时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者探讨就业指导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新常态;就业指导;职业规划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常态指的是国家经济换档减速,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在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呈现出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定制化、资源集约化的发展态势,在研究就业服务对象新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就业领域的新问题,探讨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和体系,作用于高校就业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领域新常态的表现

经济领域出现新常态,随之而来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领域,称之为大学生就业新常态,主要表现在:

(一)结构性失业成为一个新常态 用人单位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出现了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传统就业岗位发生了萎缩,一些传统制造行业如煤炭、钢铁等行业由于产能过剩,投资热情的减退,长时间内难以改变对人才需求的现状。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毕业生素质结构单一、应聘大学生人数增多、企业招聘条件抬高、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区域差距和城乡差异的存在,[1]使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成为一个新常态。

(二)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由生存型创业向技术型创业转变将成为一个新常态 由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共识,但生存型创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质量受限。技术型创业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利用专门的高新技术,通过技术革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创业具备了良好的土壤。

(三)就业指导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成为新时期就业指导的一个新常态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作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也赋予了新的工作内容,需要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就业指导发展方向来看,就业指导服务需要朝着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定制化、资源集约化方向发展。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困境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真正理解好和应用好政策扶持体系,打造具有院校特色的高校就业创业文化,以此促进就业。

(四)高校就业指导者具备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能力成为一个新常态 作为从事大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经济领域和大学生就业领域出现的新常态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分析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大学生的就业特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者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需要摒弃过去就业指导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引入职业指导思维、掌握多学科知识,利用专业工具等方式弥补高校就业指导的不足。

二、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准确分析国家相关政策,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正确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要学会分析这一政治信息,并改进工作方法,扎实落实。要对时代发展的脉络把握十分准确,对全球、全国新增职业和就业趋势,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政策研究十分透彻,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对一些新兴职业和就业形势,作出客观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正确的指导。“就业政策就是产业政策”。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张轩抓住国家关注民生热点和信息工业领域提出的“追溯”概念,苦心研发了出口蔬菜的追溯软件,并延申到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和“透明产品”线下社区两大增值业务,并获得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提到创业,高校就业教育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可以胆子再大些、思路再宽些、步子再快些,营造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氛围,重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要善于搜集相关材料来启发、教育、引导每一个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增强就业和成才的信心。比如有的专家在分析《从成功者的人格要素谈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这个主题时,是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成功者的人格要素、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关键问题等四个方面来剖析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利用技术差距的后发优势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这样的背景材料可以教育学生重视道德观建设,真正于细微之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作为就业工作者要学会用相关材料使学生能够接受并愿意接受相关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的占有量,找准结合点,尽心做好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在就业上得实惠、收实效。

(三)正确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前瞻性和滞后性的矛盾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超前性表现在专业学科的设置以及前沿理论的学习,同时,高等教育的滞后性表现在学生所学专业的技能无法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这就要求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需要深入基层,走进企业,了解用人需求,作用于高校就业指导改革,使之更加契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三、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就业指导水平的落脚点

高校就业指导者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做优秀的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者要具备旁征博引,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很强的总结能力,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愿意按照执行。眼界决定境界,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者,自己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历练眼界、修炼境界,才能当好一名新时期的优秀职业规划师。

(一)高校就业指导者首先要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 每一位就业指导者都具备成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潜质,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者的个人目标与事业目标相一致时,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要利用专业知识能力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历练,挖掘自身潜质,不断契合职业发展方向和内涵要求。年轻的高校就业指导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就是出现职业倦怠期,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2]这时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者有意识地训练,在理性思考和不断实践训练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出发点,利用专业的工具,确立合理目标,科学掌握生涯设计的方法,达到个人与职业发展相匹配。

(二)高校就业指导者必须做好学生职业咨询工作 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在有一种新兴的职业叫职业咨询师。职业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助人活动,对于咨询师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职业咨询并不是单一学科背景知识可以解决的,职业咨询是各个学科知识的一个交叉领域,掌握单方面的知识领域是无法开展职业咨询的。职业咨询需要开展职业测评、职业规划、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以职业测评系统、就业模拟训练系统、就业实践系统等就业领域的工具为支撑。在利用先进测评系统的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资深生涯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职业发展导师”,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规划训练营”活动,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制定专门的训练拓展计划,通过准职业环境的模拟,来开展职业咨询的全过程。

(三)高校就业指导者要正确认识与先进就业工作体系之间的差距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部分高校开设了公共必修课程和实践教育体系,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就业管理、就业服务、职业指导、生涯教育、理论研究“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虽然国内的教育理论大部分来源于西方,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霍兰德理论、MBTI测验,但和欧美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和服务体系来比较还是有差距的。例如就业数据调查,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统计结果由各高校和教育主管职能部门统计,没有公认的第三方统计数据,不仅缺乏权威性,同时容易引发不良竞争,就业统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估机制,使就业率、签约率、学生发展成才率、就业工作满意度等指标得到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透明地体现。同时这些数据和指标可更好地为教育部门招生和培养环节提供参考,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政策依据。

图1 高校就业指导“五位一体”工作模式

四、结束语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性以及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3]。新常态不仅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形态,也延伸到高等教育等在内社会教育、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进行全方位转型升级。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建立拓宽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需要我们不断改变就业指导观念,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就业率转变为多维度的人才培养量化指标,随着教育部要求高校发布就业质量报告,高校的就业质量成为高校声誉和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者,经济新常态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需要在充分理解就业工作内涵,深入分析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策略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和就业文化,从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就业改革。

[1]项光勤.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13-116.

[2]丁 皓.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3(07):167-168.

[3]杨胜利.转型期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OntheWaysofImprovingCareerGuidanceinUniversities undertheNewNormalConditions

LIU Dong-Liang1,LIU Jing-quan2
(Liu Dongliang 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The new nomal is put forwar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n Jinping when China's economy has gone with a high speed. The state economy has entered the new normal situation,factor-driven,investment-driven turned into innovation-driven,economic growth becomes slower,economic structure is optimized and upgraded.Universities are facing great pressure and challenge in employment management,which requires mentors to explore the new new areas and methods of career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new normal;career guidance;career planning

G647

A

2016-04-25

刘东亮(1984-),男,山西乡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刘金泉(1972-),男,山西大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大学生就业等。

1674-0882(2016)04-0089-03

〔责任编辑 冯喜梅〕

猜你喜欢

指导者就业指导常态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善倾听会提问
善倾听 会提问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