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11-03郭喜青
郭喜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越来越庞大,据2016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目前我国约有1亿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约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数量的1/3。全国妇联《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的占47.14%,双亲外出的占52.86%。留守儿童中的25.56%由祖父母抚养,15.72%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值得注意的是,有11.58%的留守儿童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使之无法得到正常成长所需要的家庭教育,导致他们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变得坚强和勇敢,独立生活、为人处世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而更多的孩子却可能受到诸如生活问题、受教育问题、人身安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幸福成长。
在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多项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非留守儿童。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留守儿童4兄妹集体服药自杀的事件再次说明,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并非仅仅是生活困难,他们由于心理需求严重缺失导致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人格缺陷
儿童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中的消极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消极影响。
早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有的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形成内向、自卑、胆小、孤僻的性格,有部分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没有人关心自己”“别人看不起自己”。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胆小怕事、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同学交往、对学习失去信心、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孩子因缺少父母的监管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研究表明,孩子的人格发展变化会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分离时孩子年龄的大小而有所差异,一般显示为父母离开的时间越长、离开时孩子的年龄越小,孩子性格的变化愈加显著。
(二)情感问题
调查发现,有40%的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敏感、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中;有的孩子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心过”“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报告》显示,90%的留守儿童想念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大多数儿童希望父母能够“多回来看自己”“多打电话给自己”,1/3的孩子与父母通话时都要问父母“什么时候回家”,感觉自己和父母产生了陌生感。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情绪方面表现得偏激、易怒,有些孩子认为父母把自己丢在家里是不关爱自己,甚至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羡慕、嫉妒能经常得到父母宠爱的同学等。
(三)人际交往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本来性格内向、胆小,加上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及与监护人有情感隔膜,使这些孩子缺乏交流欲望,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口头表达能力减弱。在学校,他们大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老师和同学产生排斥心理。由于在现实中交往的需要不能得到正常满足,他们更容易迷恋网络,染上网瘾。
留守儿童大多缺乏安全感,与人稍有摩擦就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对外人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低年级留守儿童可能表现为小偷小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和行为,攻击意识很强,顶撞教师,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容易冲动、打架斗殴。
(四)学习问题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还需要家长的督促。而54%的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感到“辅导孩子学习”是他们监护过程中最大的困难。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鼓励和引导,留守儿童的成绩多不理想,有些孩子上课不敢发言,对学习失去兴趣,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学习心理。有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可能性不大,故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这也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报告》显示,有8%的留守儿童小学毕业就终止了学业,1/3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开始外出打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父母缺位、亲情缺失
正常、稳定的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根据地、精神的庇护所。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温暖,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证。成长中的儿童,尤其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督促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导。
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12岁之前,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正常的亲子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父母60%~70%在省外打工,30%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父母长期缺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当不利。
(二)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教育
《报告》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一半以上的儿童由祖父母抚养,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儿童之间的代沟明显,在教育方式上普遍存在放任、溺爱等现象。亲朋好友监护者,也存在不负责任、不敢严格管理,或教育能力低、与孩子感情交流少等问题,不能完全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职责。
(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到位
长期以来,不少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没有做过必要的研究,学校和教师缺乏留守儿童管理经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加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
(四)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不够
由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观念的影响,一般认为学校只负责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放学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应由家长负责。因此,学校教师很少主动与孩子的监护人联系,而监护人也很少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甚至从不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校之间没有形成应有的教育合力。
(五)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如网吧、赌场以及农村不良的习气等,都会不可避免地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三、维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2016年2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为了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5月11日下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要共同负起责任,保证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齐抓共管。
(一)教育家长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
1.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家里有人带孩子,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不懂得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关爱。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使之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挣钱再多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缺失;爱孩子、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比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
2.要求家长与孩子多加沟通
要求家长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求孩子的父母加强与孩子的老师、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多关心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尽可能为孩子的学习进步、个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以父母为自豪
建议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创造条件,带孩子去自己打工的城市度寒暑假,一方面开阔孩子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和努力,以及为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做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以父母为骄傲。
(二)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呵护。
1.为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资料的内容应包括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委托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提高其教育水平
学校要通过开办讲座、个别交谈等形式,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科学监护孩子的方法,提高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
3.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给留守儿童以心理上的体贴、抚慰与辅导,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4.建立家访制度
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家访制度,经常与监护人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5.组建留守儿童辅导小组
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小组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应通过对辅导小组有计划的指导,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指导他们分享彼此间的快乐,排解烦恼,交流并破除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树立留守儿童独立、自强的榜样,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自信、自立、自强,把“留守”看成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及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三)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
应努力促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比如创造条件让他们过集体生日、打亲情电话、通过网络和父母进行视频聊天等,保证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