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孩子们的欢笑
2016-11-02李付春
李付春
记得我的少年时期,那是多彩灿烂的。尽管那时的农村还没有通电,也就没有电视和电玩,放了学把书包往炕上一扔,要是父母在田地里没回来,就干脆把书包从大门洞里扔进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得天昏地暗,有时忘了吃饭,也很少有家长去找我们的。那时的功课也不紧,那时的我们,把儿童爱玩的天性都尽情地发挥到了极致。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段时间。每个班里都会选送几个节目,先在学校汇报演出,然后再去中心小学进行文艺汇演,所得的奖项无非就是奖状、铅笔及文具盒之类的。虽然把那荣誉看得挺重的,但更多的是大家从中找到了乐子。快板是自己制作的,还有的就是笛子、口琴,再就是有脚踏风琴伴奏,算是最美的了。当然啦,大多是诗朗诵、大实话……两三个人拿着酒瓶子,瓶子上贴着提示词,瓶子里放进几个沙石子,一摇一晃当伴奏之类的节目。
要是到中心校去汇演的,那一般都是有着表演天赋的小伙伴,没有演出服装,用老师们批阅作业本的红墨水给染个红脸蛋就很美了。但是,他们在排练过程中,几乎我们都记住台词了,我们没有露脸的机会可以回家演给弟弟妹妹看。距离中心校七八里地,我们怀里揣着妈妈给烙的葱油饼,跑着上路了。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已经被时光引领着由少年步入了中年,童年时期的欢乐永远成了过去时。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适合孩子们玩耍的电子玩具应运而生。然而,他们快乐吗?答案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是不快乐的。
前段时间,新京报记者曾经做过一份“京报调查”: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因素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家里孩子太少,缺乏小伙伴”“父母工作太忙,顾不上陪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有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很显然这是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实现的目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一旦实现不了,就是失望越大。
目前,我正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我最了解孩子们不快乐的根源所在,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压力太大、父母要求太高。家长还说呢,自己早年读书的时候,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只顾得玩了。他们指望把自己玩的时间,从孩子们身上补回来,让孩子们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们喊累了,家长就说,把语文放下,换成数学或者英语,再不就是换成钢琴课或者舞蹈课,这样就不累了。
这让我联想到政治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两种手段并用,而家长就是通过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或者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强度。他们不是“榨取”,而是“填鸭”,这能让孩子们快乐的起来吗?有许多家长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资源,孩子们就已经很快乐了。
“京报调查”:有90%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孩子很“快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以为给孩子买了一大堆教辅资料、用上了学习机、请了家教、报了辅导班,甚至拿出时间陪读,孩子们没有理由不快乐。可是,孩子们是否快乐谁说了算?是家长吗?应该是孩子说了算,只有孩子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本质的。成人认为的孩子快乐,是成人对快乐定义的理解,而非孩子对快乐定义的理解。
那么,谁偷走了孩子们的欢乐?依我看,最直接的“窃贼”就是家长和老师,他们把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放在第一位,而这些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快乐。归根到底,那就是目前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一天不改,老师和家长就会让孩子拿高分上名校,他们就会学习得很累,他们就快乐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