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2016-11-02范宗杰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解决对策现状

范宗杰

摘要: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从试点到全面推行已十多年,这期间该项改革在推动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监管财政资金各项支出、减少财政资金流动中不必要环节、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内容(如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制度、公务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等)的增加使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暴露,为此本文将就新时期如何有效推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政改革 国库集中支付 现状 解决对策

一、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现状

(一)公务卡推广的进展缓慢

公务卡在具备普通银行卡功能的同时便于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但现阶段推广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阻碍公务卡推广进程的原因主要包括: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公务人员更习惯于传统的货币消费和支付方式,嫌公务卡保障程序繁琐且透支卡存在使用风险;公务卡的推广必然会使某些单位的违规支出问题无所遁形,触动单位和负责人的切身利益,为此这些单位会无理由的拖延或找各种理由搪塞;现阶段不少小商户出于成本考虑并没有安装POS机,公务卡的刷卡环境有待完善。

(二)国库信息系统的建设滞后

国外不少发达国家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均以高效的银行结算体系为依托,各银行间构建实时高效的资金清算系统。但受到财力不足和配套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还难以全面完成国库信息系统的建设。以用友软件为例,无论是网上审批单位的用款计划还是汇总清算签章,在点击后软件都需要反应一段时间方能出现操作界面,软件运行速度较慢;软件的动态监控功能仅限于对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后反馈,无法实现事前智能预警和事中辨识阻断。

(三)部分操作环节的不够规范

不少地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例如集中支付系统中预算单位的年终剩余指标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需要列当年支出并转入单位的暂存款,部分地方在年终虽然这样处理了,但在下年初增加了一步暂存款明细的调整,将各预算单位上年剩余指标增加的暂存款转入市财政局,这样就造成各预算单位剩余指标支出都混在一起,无法提供各预算单位剩余指标的支出和结存情况。

二、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完善对策

(一)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

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可采取如下措施:公务卡从刷卡消费到报销还款涉及到发卡行、清算行、财政、预算单位等多个网络系统,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和速度直接影响到用卡人的积极性,为此要提高网络交换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公务卡推广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各银行机构应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媒体,对现金交易的弊端和使用公务卡交易的优点进行推介,使人们从观念上逐步接受公务卡;财政部门要做好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公务卡使用、报销、还款的一整套操作流程。

(二)加快国库信息系统的建设

如果不解决国库信息系统运行速度慢、查询功能不完善及数据传输不通畅等问题,那么各项改革的推进都将受阻,为此在现行管理模式下可以考虑如下两种建设方式:一是财政、银行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加快地方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实现数据一次录用、多次使用的目标,同时充分考虑不同预算单位对财政信息系统的现实需求,开发相关软件接口来解决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间系统数据实时高效交换的问题;二是由省级财政部门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来设计开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应用系统”,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公务卡应用和财务核算等功能都集成到该系统中,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加快清算电子化的建设。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金纳入到国库集中支付的范畴,纸质凭证传递量和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幅增加,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运行成本和出错几率。基于此,应重点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来加快清算电子化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清算电子化相关制度,明确岗位管理和安全机制;在人民银行和财政部标准化安全认证方式进行开发处理,使用加密的电子印鉴等强化安全功能,并且各级财政部门均可免费下载使用,使其成为保证财政资金支付体系安全运行的“天网”;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应与现有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财务处理系统等相互衔接,确保数据资源的相互共享。

(三)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全过程动态监控

建立完善财政部门内部监控制度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的外部监控制度,从制度层面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风险。为规避财政资金清算风险,可以通过印鉴分人管理、设置专职复核岗位、与代理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对账等手段实现。

量身定制适合地方的动态监控系统是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全过程动态监控的关键环节。动态监控系统按照财政部门预先设定的预警规则,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每笔财政资金支付业务进行筛查、甄别、判断,一旦发现任何可疑或涉嫌违规的支付问题,立即中断支付并报警。

(四)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支付效率

对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对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预算执行进度较快的单位,可以适当的建议增加下年度预算,反之则减少下年度预算;按照代理银行办理财政支付工作执行效果,对工作积极有效、服务创新的代理银行以奖励的形式发放零余额账户的手续费,反之则扣减其手续费。

三、结束语

作为财政支出领域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流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管钱的不拨钱、拨钱的不花钱、花钱的不见钱”的资金管理模式,从制度和资金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腐败行为),但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推动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志娟.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述[J].现代商业,2011(2)

[2]杨洪涛.推进和深化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5(33)

猜你喜欢

国库集中支付解决对策现状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