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强至坚,以柔克之

2016-11-02赵河姗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胯下之辱以柔克刚阳刚之气

赵河姗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老子

老子言:“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舌为柔,刚尽失,柔犹在,此为以柔克刚也。

水为柔物,不显阳刚之气,尽流阴柔之媚。无秦始皇陵兵马俑之雄壮,却凝陶土于俑身也;无万里长城之伟岸,却铸万砖于一体也;无千古城楼之庄严,却护城池于无形也。无水便无雄壮,倾水便倾伟岸,失水便失庄严,水以自身之柔力克它物之刚劲。愈刚则愈柔之,愈坚则愈克之。

刚柔之道见于水,亦见于外交也。烛之武夜缒而出,远赴秦营,见秦君,陈厉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令秦军退矣。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金俊亦退之。无呵斥之声,无杀戮之色,凭几番论理,借口舌之言,保一方安宁,以谓柔之大力而刚远不能及也。以柔克刚,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尽显于此也。

再谈烛之武,能伸能屈,实为大丈夫也。年轻之时不被重用,暮年之际为国远出。“臣之壮也,有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讽刺之意溢于言表,然报国之志不减当年。此外,韩信忍胯下之辱,苏轼忍孤寂之苦,苏武忍牧羊之屈,所谓能伸能屈者,实以外柔内刚克内外皆刚,大丈夫皆此尔矣。

流水之至柔克静物之至刚,言语之至柔克强掳之至刚,内心之至柔克外物之至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世存强劲之音,柔弱游于强之间隙,凡存阳刚之气,阴柔之态却流入气息之中,刚无不存也,柔亦存于刚间,刚柔并存,柔以克刚,刚之所用,柔能克之。

刚柔之道,可简谓其以柔克刚。刚为物,柔以观;刚为动,柔以静;刚为强,柔以交;刚为伸,柔以屈。虽人皆谓:“物也,刚柔并济也”,实属观其表却步其深意,依吾之见,物存于道是以以柔克刚,生生相克,却生生不离息。

天下之至柔,克天下之至坚,此乃吾之薄见也。

猜你喜欢

胯下之辱以柔克刚阳刚之气
“以柔克刚”为民解难题
心存阳刚之气,书写青春华章
放不下的“胯下之辱”:高档婚房里求锤得锤
“阳刚之气”需要阳光和风雨来培育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锯木场
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教育需要“以柔克刚”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