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欧随笔(一)

2016-11-02刘鸿模绣夫

科学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华沙肖邦雕像

刘鸿模++绣夫

绽放的黑玫瑰

亚当·密茨凯维奇是19世纪波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波兰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他为“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在波兰旅游期间,我们看到了这位诗人的两尊青铜雕像。一尊在华沙,另一尊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

华沙的那尊诗人铜像耸立在华沙大学附近的草坪上。诗人立在高高的基座上,身披大衣,正视前方,右手抚胸,神情严肃,若有所思。这一姿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基座下方饰有绿色的橄榄叶所编成的花篮,象征着波兰人民对诗人的尊敬和爱戴。在湛蓝天空的背景中,雕像显得格外崇高、庄重。

导游——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Lily—提示我们注意脚下的黑色栏杆,其花纹不是寻常的直线或曲线,而是一朵朵黑色的玫瑰。这一构思来自诗人的诗句: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我低头看脚下的铁制栏杆,果然与众不同。生铁制作的黑色玫瑰枝繁叶茂,花朵盛开绽放,花叶彼此缠绕。铁质的花瓣全无自然花瓣的娇嫩、柔弱,而是充满刚劲、韧性的气质。

“黑色的玫瑰”,一个多么富有质感和内涵的意象。

其实,在现实中,黑色会大量吸收阳光,黑色的花瓣易被阳光灼伤。所以,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纯然黑色的花朵。诗人将娇嫩的玫瑰想象成黑色,是要以此象征波兰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在色彩的世界里,黑色有着特殊寓意。黑色意味着刚硬、顽强与决绝,也意味着悲哀、痛苦与死亡。记得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曾记叙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埋葬了情人阿克西尼亚之后,抬头仰望,“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黑色的太阳”与“黑色的玫瑰”都采用不合情理的比拟,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肖洛霍夫试图以此揭示格里高利悲痛欲绝的心情,而密茨凯维奇要表现的是波兰人民追求自由、向死而生的巨大勇气。

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我们看到了另一尊诗人的铜像。灰黑色的大理石基座,层层叠叠,诗人耸立在最高一层。诗人脸部向左微微倾斜,神情略显忧郁,不知是在构思即将完成的诗作,还是在担忧祖国未来的命运。雕像基座下面四个方向,还塑有四个女性的形象,分别象征祖国、科学、勇气和诗歌,概括了诗人毕生所作出的贡献。

据说,这尊雕像落成于1898年6月16日,恰逢亚当·密茨凯维奇诞辰100周年。这尊雕像在1940年曾经毁于纳粹之手,战后才被修复如初。每当圣诞之夜,诗人铜像下会布满鲜花。

离开中央广场时,我再次打量诗人的铜像,一只小鸟恰好停在了诗人的头顶,这幅天人相谐的景象令人感动。我迅速将这一景象收入了镜头之中,并再次想起了诗人的诗句:

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波兰赤子

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16岁时,他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久就名闻遐迩。1830年以后,他携带了一抔祖国的泥土去国离乡,周游欧洲各地,而后客居于巴黎。1849年,37岁的肖邦死于巴黎。波兰习俗,人死后如果不能返回故乡,要让心脏回归故土。故音乐家临死前,特意嘱咐姐姐将自己的心脏送回

祖国。

在华沙,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教堂是始建于1294年圣十字教堂,肖邦的心脏就珍藏在这里。教堂中央有一根白色大理石立柱,上面刻有肖邦的浮雕头像。浮雕下方有一块矩形的石碑,镌刻着若干行波兰文字,大致能读出的是肖邦的全名。音乐家的心脏就安放在这根石柱之中。据说,纳粹德国空袭华沙时,一颗汽油弹落在了教堂内,12位僧侣奋不顾身冲向了存放心脏的盒子。其中7人为之献出了生命(另一说:起义者赶在德军轰炸前取出了存放肖邦的心脏的水晶盒,将其转移他处)。战后教堂重建,肖邦的心脏于1945年10月17日即音乐家忌日那天被重新安放至此。

教堂内庄严肃穆,一片寂静。但站在安放肖邦心脏的石柱前,心却无法平静。在离音乐家的心脏如此之近的地方,他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步出圣十字教堂,沿着比克拉夫大道北行,路过了修建于18世纪的拉齐维乌宫。这是华沙最大的宫殿,如今是波兰总统府。1818年,8岁的肖邦就是在这里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会。

那天下午,我们还游览了瓦津基公园。这座公园始建于18世纪,当时正值波兰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时期。公园有大面积的水面,是国王消暑的夏宫,历来也有“水上宫殿”的美誉。因公园内有肖邦的雕像,故人们又称之为“肖邦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不远,就能看见草坪之后面水而立的巨大的肖邦青铜雕像。

雕像整体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肖邦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双腿向左弯曲,双臂也伸向左方,但躯干与头部却转向右侧。这一坐姿既保持了平衡,又隐含着内在的动势。同时,大树树干也向左倾斜,呈现明显的斜柱线,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动感。然而,树枝却反向延伸而出,似表现狂风大作,而大树迎风而立,任凭狂风吹,宁折不弯。树干向左,人身向右,树与人彼此反向而塑,两者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使得整个雕塑浑然一体,有着很强的整体性。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雕塑家对树枝的艺术处理。虬曲延伸的树枝,骨结突出,既是树枝,又像人的一只大手。雕塑家如此处理,显然有着独特的寓意。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恩格斯曾说过,历经数十万年的劳作进化,“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而钢琴家的手更是完成作品必不可少的“工具”。钢琴家在演奏时,双手运指如飞,翩翩如蝶,恰似在键盘上表演的舞蹈。雕塑家将树枝与钢琴家的手合二为一,让无声的雕塑仿佛也能传递出美妙的琴声。

肖邦的创作多为钢琴曲,体裁多为叙事曲、夜曲或船歌之类。他注重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把钢琴当作了倾诉内心独白的途径,因此,人们把他称作“钢琴诗人”。

离开瓦津基公园,正值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肖邦铜像,在墨绿的松柏衬托下,更增添了几分苍凉与

悲壮。

猜你喜欢

华沙肖邦雕像
有奖问答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肖邦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世界最漂亮的鸡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波兰 华沙起义73周年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