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特的人

2016-11-02吕月琴

少儿美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泥板奇特神态

奇特的人

制作步骤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相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面孔。外貌有特征的人,往往引人注意,容易被人记住。今天就让我们巧用手中的黏土,夸张人脸、体态的特征,捏塑一名奇特的人。

感知与体验

怎样让你制作的人奇特有趣呢?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概括脸型

“相随心改”“相由心生”。面部是人心的表征。人的脸型通常有甲、由、申、国、目等字形,我们在用黏土捏塑时,要简化、概括这些脸型,让圆的更圆、长的更长、方的更方。

2.变换发型

飘逸清纯的披肩长发,天真活泼的齐眉短发,有点野性的满头卷发……发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我们在捏塑泥人时要用合适的发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3.巧配服饰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用一定的方法,巧配帽饰与服饰也是捏塑外形奇特的人的关键所在。

辛勤的工人 查天明 十岁

4.改变比例

人脸五官的呈现,身体各部分的组合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人脸上的三亭五眼、身高与头长也有一定的比例。捏塑奇特的人像时可以打破常规比例,如手更长,腿更粗,肚更圆等。改变比例后的体态本身就有一种幽默感。

5.强化动作

肢体动作是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与精神风貌所在,适当地巧移人体重心,强化肢体动作可以捏塑有个性的人。

6.夸张神态

眉开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圆睁、气势汹汹……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神态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神态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反映。

制作步骤:

1.拍一块泥板,并用织物压印。

2.将泥板卷起,并切割粘贴成上衣与两个衣袖。上衣中放些团皱的报纸,使用泥板包裹的衣服能竖立起来。

3.用一泥块捏歪戴帽子的人头,中间挖空,嘴部作出气孔。

4.用泥浆将人头粘贴在上衣上,并划出门襟,用泥球捏出纽扣等。

5.捏出人物粗壮的下肢,在脚底打好出气孔,并用泥浆与身体粘接。

6.阴干后入窑烧制。

创造与表现

1.作业要求:巧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用拍泥板、搓泥条以及徒手捏制挖空法制作一个奇特的人。

2.作业提示:用旧毛衣、旧手套拍打泥板可以制成厚实的衣服、漂亮的披肩。在纱布上抹泥浆,裹在人体上,烧制后就成了飘逸的长衫、时髦的围脖。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有一定肌理美感的服饰特别重要。

交流与评价

举行“奇特的人”作品展。

1.介绍自己捏塑的人奇在哪儿?怪在哪儿?

2.选选最吸引自己的作品是哪一件?

延伸与拓展

人生多姿多彩,生命值得珍惜与热爱,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人生充满慈爱!

想飞翔的人 张隐嘉 10岁

喝酒的和尚 邵珂 12岁

抽烟的人 陈博文 10岁

跳草裙舞的人 龚柔嘉 12岁

背包的人 查天明 10岁

吃面条的人 龚柔嘉 12岁

躺着的和尚 王秋远 12岁

淑女 薛涵予 12岁

挠头的人 冯轶辰 11岁

跳草裙舞的人 龚柔嘉 12岁

戴围巾的女子 冯佳盈 10岁

跳时尚舞的人 吕云 9岁

转呼啦圈的人 孙吴怡 9岁

酷哥 张朝予 9岁

敬礼的人 薛靓靓 9岁

穿立领衣的男子 端木雅铭 10岁

猜你喜欢

泥板奇特神态
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阿马尔那泥板的涅槃重生之旅
拍块泥板做浮雕
泥板的叠加、拼合、包裹与刻线
奇特的蘑菇
奇特的“飘带”
一张奇特的脸
浅谈泥板成型工艺在陶艺创作实践中的思考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写给一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