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2016-11-02韩会瞿志林
韩会+瞿志林
摘 要: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性善论的学说思想,对于后代的德育工作影响深远。从肯定人的道德属性、强调道德主体的平等性两方面思考孟子性善论的德育理论,从注重孟子义利观、培养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及能力、建构“人本”德育工作方法三方面探索孟子性善论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属性;平等性;自律意识
一、孟子性善论的德育理论阐述
1.肯定人的道德属性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之争源于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人具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而食、色等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都具有的自然属性,将这种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孟子则十分强调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认为自然属性不足以反映人的本质,人是否为人在于有无道德标准,有之,即是人;无之,则为禽兽。可见,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社会动物,性善论肯定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价值,并重视道德的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强调道德主体的平等性
孟子曾说:“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可以归结为孟子性善论中朴素的平等思想,强调道德主体在本性上无政治地位和身份的差别,有的是平等的善的潜质,此外,还表现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强调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来激发人内在的善性,实现自身的超越,达到至善的境界,进而实现人的本质。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本性都是一致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人的自我修养造成了人行为的善恶、道德高低的区别。而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说明只要有意识地挖掘人的良知,惩恶扬善、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反之,无论是何人,有怎样的社会地位,违反社会道德的规范,都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二、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注重孟子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主张重义轻利。在他看来,人的道德价值高于人的生命价值,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可舍弃后者。而且孟子认为,在生命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冲突中,一个人的选择是判定其人生价值高低的一个基本依据,那些舍己为公、舍生取义的人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彰显了理想的人生价值。孟子的义利观集中体现了其人生价值观,尽管孟子常把公利与私利对立起来,但并不完全反对私利,只是更注重强调见利思义。孟子的重义轻利原则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利益观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启示人们去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对学生在义利面前的偏失行为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孟子的仁爱思想,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2.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及能力
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实际上是说要注重自身自律意识的培养,将自律精神发扬光大。(1)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培养自律意识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内心认识不清,而不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是无法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的。因此,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古语有云:“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就是说,通过自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可见,自我反省对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和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3)教导学生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批评。孟子说过:“闻过则喜”,意在教育他们的弟子对待他人的批评要乐观接受。现在的学生往往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使他们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更别说他人德的批评。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是不利的。因此,在德育中,教导学生如何正视自身的缺点以及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是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建构“人本”德育工作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否定儒家的“性善论”也并不少见,与人性根本不相容的是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体罚屡屡发生。可以借鉴孟子性善的人性论思想,当然强调性善论并不是为了论证人是善的还是恶的,而是要强调人的价值,要尊重人。坚持性善论,即使再恶的学生,在教师看来也有善的特性,也是可以教育的,而实际上问题学生的出现,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表现的人性也只是他们某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折射,关注他们的需要,并积极加以解决,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孟子性善论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发掘性善论的现代价值及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期增强目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力求改变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贾艳霞.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3]王文慧.试论孟子“性善论”[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