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薄弱”转化为“特色”
2016-11-01周杨
【摘 要】拓展性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开发校本与学校周边资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针对薄弱初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成因,抓住契机,申报《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回归语言学习本质,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语言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06-02
【作者简介】周杨,江苏省南通市越江中学(江苏南通,226005)校长,高级教师。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教育局把越江中学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初中学校。而省教育厅为提高城市吸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决定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这一喜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学校有幸成为港闸区教育局推荐的申报学校。
一、稳步实施,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
在《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成功之后,港闸区教育局专门成立了“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英语教研员担任副组长,委派帮扶学校语文特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为支教教师。学校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外协调和整体建设工作;学校还专门召开语文、英语学科组全体教师动员会,语文、英语学科组教师全体参与,积极作为,共同献计献策。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紧密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启动。2012年12月20日,学校举行工程推进会,会议得到南通市、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由港闸区教育局主办,越江中学承办,北城中学协办,到会的有南通市教育局、市教科研中心、区教育局的领导,帮扶学校的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等。
(二)硬件到位
学校新教学大楼和实验楼建成投入使用,20个教室全部开通网络,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一个录播教室。多功能室正在建设当中,兼有青春剧场、辩论厅、演讲厅、社团活动室等功能。所有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学校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重新规划校园网络布线,实现千兆宽带进校园,无线全覆盖,为学生语言学习活动开展与教师语言教学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社会支持
越江中学陆续与南通市濠河周边的五大博物馆群、学校临近的城市绿谷公园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合作项目。2013年9月,邀请儿童教育专家杨曙明教授为学生家长作了“培养好孩子是家庭最大财富”的专题辅导报告,增强学生以及家长学好语文等各个学科的信心。2013年10月,以“英语点燃希望,自信成就梦想”为主题的上海摩英公益讲座在学校举行,学生从中获得了学习英语的激情和自信。2013年12月,学校被南通市教育局批准为李庚南实验学校,为后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14年,与南通市启秀中学组建教育共同体,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四)有序推进
一是实施语言类活动课程。语言类活动课程借助社区课程资源、文化课程资源以及校际间学生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针对质量提升总体规划,学校构建了一个能够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空间、增加语言理解的情境展示平台。众多的研究成果表明,14周岁是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的窗口期。为此,学校设计了详细具体的读说课程,且读说课程是呈阶梯式的。以英语学科为例,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初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图片和关键字,条理清晰地表达出图画内容,举行看图说话比赛;初三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本内容改编成情景剧,拍摄微电影等。组长负责组织,全员参与。此外,学校英语组还举行了“腾越杯”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到城市绿谷和博物馆对外国友人进行义务讲解,学以致用。教唱英语歌曲,让学生领略音乐语言的魅力。
语文学科先后组织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秋”诗歌诵读活动,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举办了“家乡颂”、“家乡美”、“我爱第二故乡——南通”、“祖国在我心中”和“中国梦”等主题演讲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口才。各班教室均设立英语角、文学角。学校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中英文读物,电子阅览则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读”。学校语文、英语老师与帮扶学校的骨干教师每两周一次,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中英文写作的点评互动。2012年10月开始,初二、初三语文老师进行了《写作》、《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专题训练。初二、初三外语老师进行了《阅读》、《话题与写作》、《基础知识》、《听力》等专题训练。学校先后开展了第十届“韬奋读书节”征文比赛、“中国合伙人”影评征文比赛、学生手抄报评比、“啄木鸟”找错别字活动等,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校校园双语广播电台每天都为学生播报,要求能把听力材料转变成小文章,提高了学生学习语言类课程的兴趣。
二是创新语言类校本课程。结合学生文学素养、地区文化特色和地区人员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出版校本教材——《眷恋·热土》。这本教材展示的是学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让全体师生了解了各地文化特色,文化差异,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了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此外,学校在拓展性活动中进行研究,借助学校女足和合唱社团,把语言课程建设向足球语言、音乐语言拓展,开发了足球和合唱的校本教材。
三是开设精品课堂,引领教师博采众长,举行教研活动。推进会之后,学校教师参加了南通市启秀中学、北城中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了疑惑,交流了思想,听取了建议。英语学科还参加了小海中学关于英语学科组建设的经验交流会。学校举行了第十届教学研讨活动,由帮扶学校特级教师上了示范课,学校另有语数外理政体六位优秀老师同时上了精彩的展示课。2013年3月,学校开展“基于文体的初中语文课例群设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葛平主持,区局安排了葛平主任上了《周总理,你在哪里》,陈桥中学卫锋老师上了精彩的示范课《再别康桥》,学校两位语文老师也积极参与活动。最后,特级教师罗俊等对四位老师的课作精彩的点评。此外,学校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要上一堂校内公开课,精心准备,及时评课,人人发言,年轻教师写听课心得,进行“教学比武”。
二、注重实效,提升质量
《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对学生个性发展、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这三个方面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在长期课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和融、精进、卓越”的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英语学科由薄弱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佳绩,语文学科也有所提升。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地发展。
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给教师的转型带来了契机,教师的职业不再是原来的“教书匠”,而是研究型的、专家型的、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的事业了。今年学校教师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篇数递增趋势明显,多名年轻老师在市区优课比赛和基本功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名次。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证明,特色拓展性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项目是越江中学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这个课程的拓展性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有待我们继续研究,还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