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不去的克拉科夫

2016-11-01邓小夏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犹太犹太人波兰

邓小夏

克拉科夫老城区古典风格的中央广场。

“哪有比克拉科夫更美的地方啊?!”

电影《盗走达·芬奇》里,男主角在阳台上俯瞰克拉科夫时如此感叹。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克拉科夫这个地方。

因此,最终还是放弃了北上首都华沙的计划,南下克拉科夫。

夏末的克拉科夫空气中带着凉气,站在瓦维尔河边,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远处山坡上的瓦维尔城堡。

城堡建在石灰岩山上,由大教堂和旧皇宫组成,当地人习惯称为城堡山,厚重的红色山门与捷克布拉格城堡山门有几分相像。

克拉科夫曾是波兰旧都,一个有1300年历史的城市。18世纪波兰迁都华沙,但瓦维尔城堡内的主教堂一直是波兰的国家圣殿,将近一千年里是波兰历代君主举行加冕仪式之所在,也是天主教克拉科夫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这里也是14世纪以后波兰历代君主首选的安息之所,大教堂里陈列着历代波兰国王、克拉科夫主教的古棺。波兰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46年11月2日在教堂的地下室主持了他担任神父后的第一场弥撒,后来依其愿望安葬于此。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奇、斯沃瓦茨基,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毕苏茨基等人也葬于此处。2010年坠机而亡的波兰前总统夫妇灵柩也安放在城堡的地下教堂,据说是唯一可以拍照的灵柩。

城堡山可以说是波兰历史的心脏,波兰民族的朝圣地。它对于波兰人的重要性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里的每件事物都代表着波兰,每块石头、每段墙垣都是波兰的一部分。

城堡山广场的咖啡亭是观赏大教堂全景最好的地方。从这里望去,大教堂整体非常独特,像是搭积木一样,分成好几个“版块”。这些“版块”建于不同时期,在颜色和建筑立面上风格迥异,最突出最华丽的是侧面小礼拜堂,其金色圆顶建筑被称为意大利之外最纯正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

从教堂前行,就到了瓦维尔皇宫的入口。王宫是一栋红顶三层楼房,细密的柱式排列朴素高贵,天花板上密布的人头雕塑装饰令人难忘。这里如今已经成为展示王室生活和军事生活的博物馆。孩子们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着四处参观,坐在地上侧着小脑袋专注地听讲解,还时不时举手提问,看得出十分感兴趣。

直到今天,瓦维尔城堡依然还是波兰人民的文化圣地。游客咨询处有各种活动的时间表,皇宫大厅每月一次会举行古典音乐会,内廷里也会上演各种戏剧。

14至16世纪是波兰文化和宗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克拉科夫曾与布拉格和维也纳鼎足而立,并称中欧三大文化中心。从单一城堡发展为充满活力的两个新兴城市,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发展特色。二战期间,波兰全境陷入战火,仅有克拉科夫幸免于难,得以完整保存了中世纪风采。1257年至今,大学、教堂、修道院、纺织会馆、钟楼、方塔和贵族府邸,格局始终未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把克拉科夫旧城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克拉科夫卡齐米日街区的一家犹太餐馆。

老城区的古典建筑群弥漫着中世纪风情,以号称中世纪世界最大广场(4万平方米)的中央广场为中心,无数街道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通往各古道和城堡。

中央广场东面高耸入云的圣玛利亚教堂是精华中的精华,始建于1355年,后经多次扩建,直到16世纪初才有今天的规模。教堂主要为砖石结构,哥特式风格,正面两座高低不同的钟楼是其独特的标志。钟楼逢整点报时,所不同的是,喇叭声中途会急速中断,为的是纪念几百年前发现外敌入侵、却不幸以身殉职的号手。

中央广场西侧是始建于1365年的雅盖隆大学老校区。这所大学的古老程度在欧洲排名第二。庭院里矗立着曾在此求学或任教的先贤像,从教皇到诺贝尔奖得主辛波斯卡,对世界产生划时代影响者足有几十位之多,领衔的当然是哥白尼。当时的波兰是欧陆最先进的国家,其时西欧还处于蒙昧时期。

克拉科夫流传着一句话:到克拉科夫一定要去卡齐米日。打车时跟司机说卡齐米日,无人不知。

卡齐米日是克拉科夫的一个街区,以波兰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君主命名。14世纪时,欧洲黑死病流行,犹太人被认为是病源,受到各国排挤。当时的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大帝为了发展克拉科夫经济,允许犹太人移居此地。犹太人开始举家迁来,在这里定居,凭借过人的天赋,在商业、科学、教育和艺术等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战爆发时,克拉科夫地区的25万人中大约有6.8万犹太人,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而大部分犹太人口居住在卡齐米日。1939年9月6日,德国军队占领克拉科夫,立刻开始迫害城内的犹太人,焚毁犹太会堂。1941年3月,约4万名犹太人被赶出家园,只有1.1万人留在克拉科夫。驱逐期间,纳粹剥夺了犹太人的全部财产。同月,德国当局在克拉科夫南部建造了由高墙和带刺的铁丝栅栏封锁起来的“隔都”,克拉科夫剩下的犹太人与附近社区的数千犹太人被迫迁入其中。与之相距几十公里,便是名为“劳动工厂”实为死亡魔窟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二战之后,这里的犹太人只剩下不到2000人。

我们随着人流参观了老犹太教堂和犹太墓地。老犹太教堂就是现在的加利西亚犹太博物馆,是为纪念死于第三帝国时期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史料极其丰富,现在是全世界犹太人的朝圣之地。整个博物馆建筑如一座介于建筑和雕塑间的艺术作品。

沿着旧街区溜达,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隔都”。据说这里曾是辛德勒的工厂所在地。辛德勒起初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但后来却利用这笔不义之财赎买了约1200名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一半左右。

我们不巧遇到工厂博物馆关门,无法进去参观,透过斑驳的铁门,隐约可以见到里面一排排屋顶尖耸的厂舍。这里的气氛跟老城区截然不同,没有生活气息,只觉得阴郁肃杀。

位于克拉科夫中央广场东面的圣玛利亚教堂内景。

这里的小巷与70年前并无太大区别,很多古老建筑都残留着战争破坏的痕迹,没有过多修饰。不同的是,如今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犹太人生活了。街区的英雄广场上有一片由68张铜椅子组成的雕塑群,代表着曾在这里生活过的6.8万犹太人。但空有椅子,人却不在。

1988年起,卡齐米日开始实行复兴计划,一年一度举办犹太文化盛会。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卡齐米日拍摄了《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大部分场景,使得卡齐米日声名大噪。现今人们忙于修复历史建筑,犹太主题的餐馆、酒吧、书店和纪念品商店迅速增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是的,你必须承认那句波兰老话——你可以不去华沙,但不能不去克拉科夫。

猜你喜欢

犹太犹太人波兰
波兰睡眠研究会
网络时代
自尊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波兰疑案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