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势上扬的重庆样本

2016-11-01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库存房价重庆

国庆期间,北京、深圳、成都等19个城市楼市新政落地,重启限购限贷,其中深圳出台“最狠”楼市限购令,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到七成,离婚也只能买一套。这意味着始于2015年“330”楼市新政以来全面宽松政策迎来拐点,也意味着房地产去库存已经告一段落,疯狂的房价或将降温。

这轮房价暴涨,一、二线城市的库存紧俏,而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依然,“330”楼市新政效果如何有待评估,但对各个地方政府不啻为一次执政考验:一方面是发展经济要兼顾民生,作为一方政府既要经济指标一时好看,又要为当地民生问题包括房价水平负责;二是土地财政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为一时地价收入、地产税收而饮鸩止渴,须知,高房价或高物业成本,迟早会重挫当地经济竞争力,迫使企业或者倒闭或者转移他地。

如何摆脱土地财政束缚,让经济保持持久增长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重庆或许给出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近三年来,重庆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2016年,重庆又将GDP增长目标定在10%左右,“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则是保持GDP年均增长9%左右。重庆哪来的底气?

具体讲,重庆实施了哪些重大发展战略?

第一,抓生产,别人产能过剩,重庆逆势扩张。重庆近年来大举招商引资,一些领域非但没因产能过剩而受冲击,反而逆势扩张。重庆的十大新兴产业快速起跑。2015年,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64亿元,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重庆就占了1台。而相反,钢铁产量仍旧是600多万吨,十年来未现盲目扩张。

重庆经济发展快就快在当全国都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时,重庆这三“去”相对平稳。反而是在降行政成本、降税费、降社保、降物流成本等“降”上,花大力气抓落实。以电力为例,重庆近年成为首批售电侧改革试点后,砍掉中间环节,电力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一。

第二,促流通,为产能找出口,为企业降成本。比如,市长带队一次次跑铁道部、商务部,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锱铢必较。

第三,不炒地,去杠杆,严控资产泡沫。工业产能过剩时,几乎所有城市都转向土地求效益,有些还爆炒“地王”获益。重庆十分警惕房地产的过剩以及泡沫虚热。涉及宾馆、商业物业、批发市场、写字楼、住宅五个领域,绝不能产能过剩,也不能虚高。

“别以为地价高了赚钱,政府收入高了就是好事。如果唯利是图,一根筋把地价推高,长远就使得房地产价格过高,工商企业房产资源成本过高,使得这个地方工商经济萧条,无法良性运作,最后使得这地方的人气都转到了泡沫房产,而不务实业,最后毁坏了整个城市发展的方向,后果就很严重。”针对这轮房价暴涨,重庆市领导层有着清醒的认识。

第四,不炒钱,严防高利贷。在监管缺位的金融创新之下,高利贷盛行。重庆在金融试水上则很谨慎,明令不允许搞监管之外的P2P。虽然重庆新兴产业中发展较快的就是金融,金融占GDP比重在8%以上,规模排到了除北京、上海外的第三位,但对互联网金融则是慎之又慎。

对“融资难”问题,重庆的做法是扩大直接融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去掉中间环节,与银行系统协商,能降一个点是一个点。目前重庆银行贷款的平均利率比全国低一点几个百分点。

第五,地方债不升反降,账单透明。对国家来说,更关键的在于,地方债各有一本账,统计口径混乱。重庆的账单是全国最透明的。透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监控和预警。不透明的结果是留下寻租空间,或给城市留下“历史遗留问题”。

平衡地方债不是偏重土地财政或超发债券,而是开源节流,以市场的手段从市场中寻找解决办法。仅2014年,重庆以引进资本的PPP方式就让地方债下降1100亿元,且利率进一步降低。

以上重庆近年来的发展思路或可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镜鉴,或是提醒。必须明白,炒地、炒钱堆起来的GDP,在中央眼里不再是政绩,而是风险。高价格下的高库存、高杠杆,再走下去,危如累卵,势必推高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

就整体而言,依重土地财政就势必有推高房价的倾向,将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钱财和精力消耗在房价上,这对于整个民族的奋斗精神无疑是一种挫伤。没有实业支撑,没有创新驱动,高房价也断难维持。

猜你喜欢

库存房价重庆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房价上涨抑制英国出生率:每年少生7000多名婴儿
2016房价“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