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过程的内涵及研究方法
2016-11-01王晓晖
王晓晖
(贵州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劳动过程的内涵及研究方法
王晓晖
(贵州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贵州 贵阳550025)
劳动过程是劳动过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深入理解该概念对于开展劳动过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过程是运用生产工具把原料转换为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以及由此结成的社会关系,具体包括生产的技术性质、生产所用的人力性质、工作内容及任务的组织、管理控制系统、雇佣关系、主观性和工作场所文化、工作场所里工人之间的关系等维度。拓展个案方法、元人种志、定量研究都是适宜劳动过程分析的研究方法。
劳动过程;劳动分工;个案方法;元人种志
清晰、明确的基本概念,是发展理论的基础。该观点最切合劳动过程理论(Labor Process Theory,LPT)的现状。自1974年布雷弗曼出版《劳动与垄断资本》以来,劳动过程理论历经41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工作组织和劳资关系的最重要的理论视角之一。国外来自工作社会学、商业和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关系、组织研究等领域的大批专家,运用该视角解释工作组织和劳资关系现象。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也被该理论所吸引,运用该理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然而,劳动过程理论仍面临一些阻碍其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难题。首先,学术界至今“未清晰定义劳动过程这个概念,对它包含哪些基本要素也未有明确的认识”*LITTLER,CRAIG R.. The Labour Process Debate: a Theoretical Review 1974-1988,in DAVID KNIGHTS,HUGH WILLMOTT (ed.): Labour Process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P.77.。虽有少数学者对该概念做过界定,但他们未达成共识,并且他们的定义都很抽象,难于指导经验研究。其次,如何处理特定工作场所与更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是劳动过程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学者们常用的个案研究方法无力解决该问题。这两个难题直接制约着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本文的目标,就是要厘清劳动过程概念的内涵、明确劳动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选择适宜劳动过程研究的方法,破解阻碍我们发展劳动过程理论的难题。
一、劳动过程的抽象定义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马克思是最早定义劳动过程的学者,他在《资本论》中同时使用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创造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活动,后者则指特定社会制度下的劳动过程。他首先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考察劳动过程的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活动,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劳动”一般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201页。。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获取对自己有用之物,人就会发挥自己身上的自然力,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的成果,就是使用价值。在分析劳动过程的一般属性后,马克思转向了对在特定的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过程的分析,并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该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210页。。在此制度下,资本家所关心的,一是要生产出可以用于出售的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二是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的价值总和。所以,“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223页。。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是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从而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则是特定社会制度下的劳动过程,它可分解成两个过程,即一个物质过程和一个社会经济过程。
布雷弗曼(Braverman)开创了劳动过程理论,但却未明确界定过劳动过程,而且在《劳动与垄断资本》的不同部分对劳动过程的描述有所差异。布若威(Burawoy)、利特勒(Littler)等人认为,布雷弗曼所说的劳动过程包含构想与执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这两套基本活动。布雷弗曼确实认为,在有目的的人类劳动中,存在指挥机制即构想和执行两个方面,资本主义的关键特征是构想与执行分离,体力劳动者被从事管理活动的计划人员和设计人员支配。但就此断定他对劳动过程的看法有失偏颇,我们需细读散落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不同部分的表述,概括他对劳动过程的理解。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中,他表明自己讨论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各种形式的劳动。在他看来,劳动过程“一般说来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现在同时成了资本扩大、创造利润的特殊过程”*BRAVERMAN,HARRY.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onthly Review Press,1974,P.53.。劳动过程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材料和劳动产品几个方面。似乎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布雷弗曼所谓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就是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然而,在论述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时,他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就大相径庭了。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把所有劳动置于自己支配之下,所有劳动过程现在都要经过资本的细筛,留下对剩余的贡献”*BRAVERMAN,HARRY.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onthly Review Press, P.41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常规化,资本家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到价值实现问题上,这个问题的解决甚至变得比价值创造更重要。因此,“进入流通环节的大量的对社会无用的劳动即非生产劳动,在现代资本理论家(ideologist)的心目中,已融入总的劳动过程,就如它们已进入管理者的视野一样。所有劳动过程——包括那些生产、实现或转移剩余价值的过程——都被视为同等有用了”*BRAVERMAN,HARRY.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onthly Review Press,1974,P.416.。由此可见,布雷弗曼所谓的劳动过程有两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即劳动过程不仅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包括价值的实现过程,从资本运行的角度来看,劳动过程涉及资本运行的全过程;第二是劳动分工,即一项劳动包含构想和执行两个方面,但这两方面可由不同的人来承担,比如由脑力劳动者提出构想,由体力劳动者将构想付诸实施。布雷弗曼主要从劳动分工的视角考察劳动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构想与执行的分离如何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以及劳动的退化。
布若威对劳动过程的定义是建立在对布雷弗曼的观点的批判之上。他认为布雷弗曼关于劳动过程是构想与执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的观点,无助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应予以扬弃;用他的定义替代布雷弗曼的定义,可以将研究视角从支配问题转向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发展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布若威也同时使用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两个概念来指称人们借助生产工具将原材料转变成使用价值的过程以及由此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且在他研究的不同阶段,劳动过程的涵义有所变化。在《制造甘愿》里,所谓劳动过程“是在男人与女人面对自然之时,依据他们的想象,把原料转变成物品时所进入的关系”,它由关系的面向和实践的面向组成。关系面向是“生产中的关系”(relations in production)或“生产时的关系”(production relations),即工厂里工人之间及工人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实践面向是运用生产工具把原料转换为成品或半成品的一组行为。关系面向展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结合,组成了伦理社群的潜力,实践面向是劳动的耗费,是把劳动力转化为劳动。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研究转向生产政治,重点放在了生产过程,对劳动过程的定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写道:“生产过程包含政治的和观念的因素和纯经济的因素。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不限于劳动过程——男人和女人凭借生产工具把原料转变成有用产品时进入的关系。生产过程也包括政治机制,政治机制通过调节斗争而再生产那些劳动过程的关系”*BURAWOY,MICHAEL. Between the Labor Process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Face of Factory Regimes Under Advanced Capit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Vol. 48,No. 5.。这里,劳动过程似乎只包含了关系的面向。在《生产政治》的导论里,劳动过程就只表示“生产中的关系”了,具体指“工作的组织”或“任务的组织”*BURAWOY,MICHAEL.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 The Thetford Press Ltd,1985, P.8 &P.13.。到此,我们是否得出结论,布若威所说的劳动过程,就是指“工作组织”或“生产中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单纯依据布若威对劳动过程的定义来理解他的观点,似乎不妥。作为最重要的劳动过程理论家,布若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生产中的关系”的意识形态机制和政治机制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他对工人认同(consent)的研究,后者表现为他对生产政治即针对“生产中的关系”的斗争的研究。他的核心问题是,生产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机制和政治机制如何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工人的认同和围绕“生产中的关系”的斗争是布若威关于劳动过程研究的两个核心内容,因而把这两个内容排除在他的劳动过程概念之外,明显不妥。结合布若威关于劳动过程包括实践面向和关系面向、生产过程包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维度这两个基本观点以及布若威的研究实践,笔者认为,他关于生产过程的基本观点无非是对他关于劳动过程的基本观点的拓展,更具体地说是对“关系面向”认识的深化:他在劳动过程的“关系面向”的基础上,增加了调节该“关系面向”的意识形态机制和政治机制。因此,我们应该依据“生产过程”这个概念来理解布若威对所谓“劳动过程”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布若威看来,劳动过程包括“实践面向”(也即经济维度)和“关系面向”,“关系面向”不仅包括“生产中的关系”本身,还包括调节“生产中的关系”的意识形态机制和政治机制。
从前述三位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概括出共通之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以及由此而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他们研究的重点就是其中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和布若威使用“生产过程”这个概念,就是要赋予劳动过程以特定社会关系的意义。马克思所赋予的意义是,特定社会制度下物的生产过程将体现出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布若威则赋予它“意识形态机制和政治机制”的意义,并认为这些机制能生产和再生产某种社会关系。布雷弗曼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考察了个别分工的深化、现代管理技术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技术的采用如何导致工人技艺遭到破坏和工人被资本家和管理者所支配。马克思等人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劳动过程及相关的现象无疑是有益的。但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和布若威的观点比较抽象,不足以指导具体的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LITTLER,CRAIG R.. The Labour Process Debate: a Theoretical Review 1974-1988,in DAVID KNIGHTS,HUGH WILLMOTT (ed.): Labor Process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P.79.比如布若威提出要关注生产政治,但根据他的劳动过程概念,我们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斗争以及如何来分析斗争。布雷弗曼的观点又被认为过于狭隘,同样无助于指导后续研究。因此一些学者着手探讨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以期在更具体的层面理解劳动过程。
二、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
深入考察劳动过程构成要素的学者主要有利特勒(Littler)、库蒙斯(Coombs)、苟弗(Gough)等人,他们各自开列了劳动过程构成要素的清单。弗雷德曼(Friedman)对劳动过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探讨,对于概括劳动过程基本要素也颇有启发意义。
利特勒将劳动过程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是劳动的技术分工和工作设计,它主要涉及技术与工作设计之间的关系。利特勒认为,可以从任务范围和任务的复杂性等维度来考察该关系;第二是控制结构。利特勒指出,组织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作的指导和指挥程序及责任系统、人员及工作流的监控、绩效评价和奖赏程序。利特勒还指出,对直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对资本投资及积累决策的控制之间应有所区分,只有前者才包括在劳动过程之内;第三是雇佣关系。利特勒认为,雇佣关系一方面涉及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工人的司法地位。考察雇佣关系的关键维度,是雇主对工人技能和能力的依赖程度以及工人对雇主的依赖程度。针对劳动过程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利特勒认为,劳动过程的三个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可独自发生变化,比如,泰勒制控制结构未必导致员工去技艺化。*LITTLER,CRAIG R.. The Labour Process Debate: a Theoretical Review 1974-1988,in DAVID KNIGHTS,HUGH WILLMOTT (ed.): Labour Process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P.80-81.
库蒙斯建构的劳动过程模型包含四个要素:①技术和设备的技术效率;②劳动分工;③劳动的个人效率(它受雇佣关系性质的影响);④协作功能。库蒙斯还将管理层次(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公司战略与劳动管理策略)的思想引入劳动过程框架内。他认为,由于面临市场和竞争的压力,公司战略管理将要求劳动管理策略(即劳动关系管理策略)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因为劳动过程包含四个层次,所以劳动管理策略至少可沿四个路径转变,比如技术变迁层面的资本深化、劳动分工层面的工作碎片化等。*LITTLER,CRAIG R.. The Labour Process Debate: a Theoretical Review 1974-1988,in DAVID KNIGHTS,HUGH WILLMOTT (ed.): Labour Process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 P.82.
在《工作,地区和资本的节奏》中,苟弗阐述了自己关于劳动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观点。按照苟弗的观点,劳动过程是资本与劳动发生关系的直接场所,是他们相互依赖和对抗的场所;特定形式的劳动过程,会影响到管理者被迫采用或能够采取的劳动控制策略和技术变革策略;劳动过程形塑了工作场所的形式、管理者和工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切、身份和文化。关于劳动过程基本要素,苟弗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①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即生产技术的物质形式、原材料、原材料的转化和产品的最终形式;②实现原材料向产品转化所必需的工作任务、所用的人力的性质;③管理者对劳动的控制,包括工作任务的分配(即劳动的技术分工)、在工作速度和质量方面对工人作的纪律规定、工人对这些纪律的抵制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劳动任务协商的形式;④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力的分割、日雇佣或周雇佣的小时数、雇佣安全、向不同的工作分派不同类型工人等;⑤工作场所里工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推进工作所必需的沟通、工人为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沟通等*GOUGH,JAMIE. Work,Locality and the Rhythms of Capital: the Labour Process Reconsidered,Continuum,2003, P.31.。
弗雷德曼关于管理策略与劳动过程管理活动的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概括和提炼劳动过程基本要素具有借鉴意义。弗雷德曼指出,“责任自治”和“直接控制”代表了管理者管理劳动过程的策略连续谱的两个端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系列可能的策略位置,通过考察特定企业管理劳动过程的活动,可判定其管理策略的“策略位置”。弗雷德曼认为,不同的劳动过程涉及不同的管理活动,但可以在较一般的层面上归纳出任何劳动过程管理都包含的活动。他从工作组织和劳动关系的角度,区分出了四类活动:任务组织(Task Organisation)、控制结构(Control Structure)、横向关系(Lateral Relations)、劳动-市场关系(Labour-Market Relations),这些活动又分为几项子类型(见表1)*FRIEDMAN,ANDREW L.. Managerial Strategies,Activities,Techniques and Technology: Towards a Complex Theory of the Labour Process, in DAVID KNIGHTS,HUGH WILLMOTT (ed.):Labour Process Theo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P.186-189.。就如何完成每项活动,管理者有广泛的选择范围。观察管理者在各项管理活动上的选择并参照表1中的策略维度,就可以判断他们采取的策略在“直接控制”/“责任自治”连续谱上所处的具体位置。笔者认为,弗雷德曼列举的管理劳动过程的活动,其实也是他从工业组织和劳动关系的角度所看到的劳动过程构成要素,因为只有存在这些要素,才有针对它们的管理活动。另外,从表1可见,弗雷德曼开列的活动清单与利特勒、库蒙斯等人所开列的劳动过程基本要素基本重合。
表1 管理劳动过程的活动
有关劳动过程的具体要素的观点,无疑比马克思、布雷弗曼、布若威的观点更为具体。然而这些观点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它们都忽视了劳动过程的主观性和身份维度。苟弗虽然认识到劳动过程会形塑管理者和工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切、身份和文化,但他却将它们列为劳动过程基本要素。要知道,忽视劳动过程的主观性维度,正是布雷弗曼饱受批评的主要原因,而且主观性问题被看作是劳动过程理论发展史上一个“缺失的主题”,至今仍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因为把主观性排除在劳动过程基本要素之外,实在不妥。第二,不同学者开列的基本要素清单有一定出入。主要表现在苟弗将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所用的人力性质以及苟弗和弗雷德曼都将横向关系视为劳动过程基本要素。笔者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合理的。首先,重要作家如马克思等都将生产的技术性质和人力性质视为劳动过程重要构成部分加以讨论,分析它们对劳动关系产生的明显影响。比如马克思发现,在自有资本主义阶段,随着手工作坊被机器大生产取代,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相应地从形式隶属向实质隶属转变。又如弗雷德曼指出,管理者往往依据工人的技术水平、贡献大小或抗争力量的大小将他们分为核心工人和边缘工人,对前者采取“责任自治”策略,对后者则采取“直接控制”策略。其次,工人之间的横向关系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纵向关系往往相互影响。如“产量限制”现象中,工人们之所以将超过工作定额的产量藏起来,既是出于担心管理者会提高工作定额,也是出于担心可能会破坏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又如班组之间相互竞争可能会导致班组内工人之间相互监督,促使工人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这个现象我们可见,班组竞争这种工人之间的横向关系,无意识地达成了资本家和管理者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标,用布若威的话来说,就是生产和再生产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纵向关系。因此,应将技术性质、人力性质和横向关系列为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
总之,结合马克思、布雷弗曼等经典作家对劳动过程的论述和后继者关于劳动过程基本要素的观点,可得出如下结论: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或半成品从而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以及由此结成的社会关系;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7个方面,即生产的技术性质、生产所用的人力性质、工作内容及任务的组织、管理控制系统、雇佣关系、主观性和工作场所文化、工作场所里工人之间的关系。
三、劳动过程的研究方法
选择研究方法的根本依据是研究问题,即应选择与研究问题匹配的研究方法。劳动过程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要通过深入的个案研究来回答。而且迄今为止,经典的劳动过程研究都采用了个案研究方式。雅罗斯(Jaros)对这种状况作了准确的评价。他指出,劳动过程研究最有价值的贡献,恐怕就是它们生产了丰富的、深入的、定性的经验研究成果*JAROS, STEPHEN J.. Marxian Critiques of Thompson’s (1990) ‘Core’ Labour Process Theory: An Evaluation and Extension, Ephemera, 2005,Vol.5, No.1.。所以,埃德沃滋(Edwards)认为,劳动过程分析在方法上适宜采用定性的个案研究和工作场所层次的民族志*EDWARDS,PAUL K.. The State of Labor Process Debate after 25 Years: Some Reflections from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Industrial Sociology,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 International Labor Process Conference,April 2-4,2007.。然而,如何处理特定工作场所与更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劳动过程理论面临的最大难题,但个案研究在应对该问题时显得无能。劳动过程研究的关注点是劳动过程,也就是生产场所。将劳动过程置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析的中心,往往导致我们忽视产品市场、国家、文化、全球化等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所以汤普森(Thompson)、纽瑟姆(Newsome)提出,要将工作场所与更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联接起来,否则“研究项目将沦落为微观层面的控制和技能策略的个案研究,而控制和技能策略的因果链条止于工厂大门之内”*THOMPSON,PAUL & NEWSOME,KIRSTY.. Labor Process Theory,Work,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in BRUCE E KAUFMAN (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k 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ociation,2004,P.7.。联接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也需要方法上的革新。笔者以为,劳动过程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保持劳动过程研究的传统,也就是要能深入、细致地描述工作场所里发生的事件;第二,要能将微观工作场所发生的事件与广阔的政治经济环境联接起来。比照这两个条件,笔者认为布若威的拓展个案方法和雅罗斯提倡的元人种志和定量方法都值得推荐。
拓展个案方法源自人类学曼彻斯特学派,布若威将其与反思性科学模式结合,为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与一般的专注于全面、深入、细致考察个案本身和提倡从资料中提炼理论的个案研究相比,拓展个案研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将微观过程外部社会力量联接起来;二是研究始于理论。之所以能将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是由于拓展个案研究具有四个维度:观察者向参与者的生活的拓展、观察活动随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从微观过程向宏观力量的拓展、理论的拓展*BURAWOY,MICHAEL.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Four Countries, Four Decades, Four Great Transformations, and One Theoretical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xv.。首先,利用拓展个案方法开展研究时,观察者要参与到被研究者的生活中,该参与是对被研究者生活的介入(intervention)。在赞同实证主义的学者看来,介入显然会改变研究对象,因而要限制研究本身对研究对象所造成的影响。而布若威认为,正是通过观察者的介入、观察者与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社会秩序展现了自己,我们才能发现社会秩序的特征。其次,观察者通过在较长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之中介入到参与者的生活中,将不断检验基于之前的观察所建构的假设,直至他的理论与他所研究的世界相符。而观察者建立理论假设,是要将“情境知识”(situational knowledge)描绘成微观社会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情境本身包含了各种共同在场的关系,提供了再生产那些关系的实践环境。因此,观察者可以将情境知识描绘成某些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再次,编织出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过程并不是研究的完结。布若威认为,反思性科学是从结构化的立场来研究日常世界的,也就是认为日常世界既被外部环境所塑造同时也塑造外部环境。因此,观察者还需采取布若威所说的“整合或纵向比较方法”,探寻微观的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与外部力量的因果联系。最后,前面的三项拓展即介入、过程、结构化都需要现有的理论。布若威认为,没有理论,我们是不可能观察社会事实的。因此,理论对于前三项拓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介入,依据理论将情境知识编织成社会过程,依据理论来阐释微观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机制。拓展个案方法对理论的运用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理论没有被束之高阁,相反,理论介入了它想去理解的社会世界;第二,研究始于理论,但不是要去寻找证据来支撑理论,而是反驳理论,从而修正和重建理论,此即为理论的拓展。上述每项拓展都涉及复杂的对话:参与者与观察者的对话、实地中前后相继的事件之间的对话、微观与宏观的对话、前后相继的理论重建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之间又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通过多重拓展和多重对话,我们能够理解某种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能够将微观社会过程与外部环境联接起来,能够修正、完善和重建理论。
拓展个案方法联接微观与宏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用宏观环境因素来解释微观过程,而要揭示普遍趋势,则可采用雅罗斯提倡的元人种志和定量研究。前面说过,劳动过程研究已经产出了丰富的、深入的个案研究成果,产出了大量的“深层知识”(deep knowledge)。同时,劳动过程研究还需揭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趋势性特征,需要产出那些能外推到其他组织、产业和国家的“宽阔知识”(broad knowledge)*JAROS, STEPHEN J.. Marxian Critiques of Thompson’s (1990) ‘Core’ Labor Process Theory: An Evaluation and Extension, Ephemera, 2005,Vol.5, No.1.。采用元人种志来生产“宽阔知识”,是指研究者整合多项个案研究的资料和发现,采用元分析方法概括这些研究所发现的资本主义在控制机制、工作场所冲突、工人的主观性等等方面的相同的模式或趋势。定量研究的显著特点是能从大量对象那里收集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来处理资料。若采用调查问卷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调查数百、数千甚至上万雇主和雇员,就能超越单个企业的围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揭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政治经济的特征。
四、结束语
劳动过程无疑是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深入理解该概念,是开展劳动过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过程就是运用生产工具把原料转换为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社会学关注的是该过程中体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本文的任务是要回答如何来研究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该问题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哪些维度来考察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考察这些关系。探讨劳动过程构成要素,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探讨劳动过程研究方法,是回答第二个问题。劳动过程理论创始人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并赋予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的预测虽尚未成真,但他通过分析微观的生产过程来揭示宏观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的方法却深深地影响着劳动过程理论。当今劳动过程理论一直试图将劳动过程与广阔的政治经济联系起来,试图从微观劳动过程研究入手去揭示更宏观的政治经济特征和趋势。所以,研究劳动过程,却需超越劳动过程。
(责任编辑:陆影)
2016-07-09
王晓晖,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劳动过程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XJC840001)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C31
A
1003-4145[2016]10-01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