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バ”条件句汉译倾向研究
2016-11-01时春慧邹善军
□时春慧 邹善军
日语“バ”条件句汉译倾向研究
□时春慧 邹善军
本文以日语“バ”条件句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假定条件和“一般·事实”条件两大类,并借助日本最新小说及《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其汉译倾向。研究发现,表示“一般·事实”条件的用法是“バ”条件句的主流用法。在翻译成中文时,无标形式居多;表示逻辑关系时,其汉译形式为“只要”“才”;表示假定关系时,汉译形式为“如果”“的话”“一旦”“时”;表示连贯关系时,汉译形式为“就”。
バ条件句 语料库 对译 中日对照 一般事实条件
一、引言
以往关于日语条件句的研究将“バ”条件句归类为“假定”条件句。翻译成汉语时一般译为“如果p,就q”,表示假设的“如果”一词几乎都会出现在句首。但是观察汉日对译例句可以发现,条件句翻译成汉语时,表示假定条件的连词“如果”未必一定出现在句首,有时会在句中用“的话”这一形式来表达。鉴于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从语言类型的视角,利用统计对译用例的方法来实证考察条件句与汉语的对应形式。
二、先行研究
三、表示假定条件关系的“バ”条件句
(一)预想表现
莲沼等(2001)把预想表现归纳为以下3个特征。
b.别人联系不会答应,我去一说马上就成。(林少华译《哥儿》)
b.只要他不糊涂,这种态度也是他坐在家里分析社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来的么?(周炎辉译《心》)
b.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战胜人生的危机,打开人生的通途呢?(潘金生译《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二)意志限制
b.不过最终,海豚宾馆提出一个奇妙的条件,并且说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它未尝不可让步。(林少华译《舞舞舞》)
(三)事实句
在从句中表示会话的时候业已成立的事物,在主句中表示基于从句而做出的判断。在这种句子的从句中经常使用等指示词。
b.瞧你,我一说,你就把话儿岔开了。(叶渭渠译《雪国》)
(四)反事实句
前件与现在的状况和过去的事实等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下,是反事实条件句。本文的反事实句主要分为3种形式。
1.有时把与现在的状况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作为P来表示。
b.如果我在此处死去,就会产生空白。(施小炜译《1Q84 BOOK2》)
2.有时表示P与过去的事实明显不一致。P为表示动作和变化的动词的时候,一般使用等表达方式。句末一般使用在很明确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下,也使用等表达方式。
b.要是更努力一些的话,就已经大学毕业了。(笔者译)
3.基于与过去的事实相反的假定P,把现在或者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物作为Q来表示。Q的部分使用基本形或者“タ”形,的形式居多。句末经常使用表示判断的表达方式和“ところだ(った)”等形式。
b.要是警察搜查得更彻底的话,这个时候犯人应该早就被抓到了。(笔者译)
四、一般·事实条件的“バ”条件句
所谓一般性条件,是指两件事物的条件关系是基于自然法则和社会习惯等广为人知的知识。在本文中,把这种条件句分为两种形式,即法则性、恒常性条件句和反复事态、个人习惯条件句。
(一)从句和主句是根据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等恒常性的、通常成立的因果关系而结成的情况下,用“バ”条件句来表示。这种情况一般难以用于“タラ”条件句。
b.只要一按开关就会全部消失。(林少华译《舞舞舞》)
b.若孩子考试落榜,家长则把责任推给学校或私塾。(潘金生译《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五、“バ”形式的意义用法分布与对译倾向
本文考察了1000例①条件句,其中无标形式占29.7%,有标形式为70.3%。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译1000例分布状况
本次对译实例考察中,无标形式为297例,有标形式共有703例。除去无标形式,有标形式中的用例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如果”“就”“只要”。
1.主要是无标形式。
2.表示逻辑关系时,其汉译形式主要为“只要”等。
3.表示假定关系时,其汉译形式为主要为“如果”(或“如果……的话”)“的话”“一旦”等。
4.表示连贯关系时,其汉译形式为“就”。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基于日语视频语料库的条件表现研究”,项目编号:[DUT15RW13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从40部日语作品和其对译本中各选出25例,共搜集到1000个对译用例。40部作品包括已出版的日本小说汉译本的最新作品17部(三毛系列10部、村上春树系列7部),以及中日对译语料库(中国日本学研究中心编)中的23部。
[1]邹善军,李光赫.日中対訳から見るタラ条件文の実証的研究[J].国際連語論学会 連語論研究(3).研究会報告/日本語文法研究会編,2014,(36):182-194.
[2]莲沼昭子,有田節子,前田直子.条件表现[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2001.
[3]前田直子.日本語の複文-条件文と原因・理由文の記述的研究[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2009.
[4]李光赫.『日中対照から見る条件表現の諸相』風詠社,(2011b)
[5]邹善军,李光赫.基于文字与视频语料库的日语连贯动作句对比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2015,(4):8-13.
[6]蒋庆荣.汉语和日语条件句的对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7]马一川.汉日条件句主要表达形式的对比——从分句表述内容的事实非事实性原则出发[J].大众文艺,2012,(3).
(时春慧 邹善军 辽宁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11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