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语言学与心智哲学的委婉语新解

2016-11-01王秋香

关键词:模糊化模糊性心智

王秋香



【语言学】

基于模糊语言学与心智哲学的委婉语新解

王秋香

(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8)

结合模糊语言学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可以深入探究委婉语的生成和解读机制。对中英委婉语语料的分析表明委婉语生成的实质是基于语境需求,发话人刻意用隶属度不同的模糊语言代替直言表达;而对经模糊性策略处理后的“委婉语”的释读,则是受话人对“委婉语”所激活的自身认知域意象的系列“感受意”心智活动进行提炼推理的过程。模糊语言学揭开了委婉语的生成思维,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诠释了其解读的认知心理,二者互为补偿,为会话含义的分析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委婉语;模糊性;感受意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和言语艺术,汉语委婉语的构成实质是以模棱两可、温和中听、迂回曲折的话语替代生硬粗鲁、难听刺耳、不雅不悦的表达方式。[1]73而英文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前缀eu意为“好”,phemism指“话语”,组合在一起为“吉利好听的话”。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对euphemism作的解释为: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即“用让人听起来舒适的和缓间接言语代换概念准确的直接表达词”。汉英委婉语虽从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但殊途同归,其思维认知的共性都是掩盖词语的真实面目,以模糊朦胧的言辞形象表征直接言语。模糊语言学虽深刻揭示出委婉语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但对委婉语所要传达的本义在语境中是如何被受话人正确释读的思维机制未能作出充分解释,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正好弥补完善了这一不足。本文结合模糊语言学和心智哲学的跨界研究,阐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和解读机制,进一步论证委婉语构成的模糊本质和释读过程中的感受意。

一、模糊语言学

模糊理论源于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Zadeh[2]338-353教授提出的模糊集合论。其核心观点是运用模糊集来分析概念不确定的现象,颠覆传统集合论认为命题的真值在真(“1”)和假(“0”)之间必居其一,提出用隶属度表示介于“0”和“1”之间的程度,所有成员的隶属度构成的连续集即为模糊集。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表征成员从属于某集合的程度高低,使得模糊现象得到合理的释解,为处理不确定性对象提供了有效的推理模式。

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结合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孕育出模糊语言学这一边缘学科。美国认知语言学创始人Lakoff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引入模糊理论来研究语言。其后,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便如火如荼,国外研究主要是探究模糊集合论在自然语言中的实际应用,阐述语用学视域下模糊语言的形式及功能,分析造成模糊性的根源。国内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学初探》,该文在引入扎德“模糊集”概念的同时,通过举例论述了语言的模糊性质及其发展。[3]39-44此后,以伍教授为领军人,在我国掀起了模糊语言学研究热潮,研究内容多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探究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及应用性。[4]9

模糊语言学以语言中的模糊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根源及影响因素,量化语义的模糊度,解释语言的认知思维机制。因此,模糊语言学对委婉语这一普遍的言语现象有极强的阐释力,有助于深入分析委婉语的生成动因。然而,对于“直言语”认知域在经过模糊化处理之后的“婉言”认知域,受话人是如何正确领悟和释读其会话含义的?显然,模糊语言学无法提供有力的释解理据。

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

心智哲学的感受质为会话含义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源泉,感受质是一种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呈现独特主观感受的意识活动,有助于解释语言背后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感受质在语言学中的运用体现为“感受意”,一种同“感受质”相类似的微妙的心智思维。[5]333感受意的认知对象为语言,表征为认知主体对语言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通过语境过滤筛选推导出话语的真实语义。

语句要表达的含意在语言符号的刺激下会在受话者的意识域中产生意识活动,形成一种基于语义又难以用语义锁定的主观感受[6]33,即感受意。如委婉语“going belly up”,这一动词短语激发起受话人认识域中“肚皮朝天、腹部肿胀、器官病变、平躺睡觉、永久安息”等系列意识活动,并引发悲伤、难过等心理感受,在一定的语境下不难推导出其本义是指“垂死的人”。又如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明世宗年间假道学家的嘲讽抨击之语:“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7]22。直言语“穿窬”指“穿过墙洞”,该词引发受话人仿佛摸黑弯腰过山洞的某种画面,并触发对认知域“漆黑一团、暗中摸索、偷鸡摸狗”的胆战心惊、鬼鬼祟祟等连锁情绪反应,模糊化后的委婉语义“盗贼”形象被受话人在语境中合理释读,给会话留下了缓和及想象的空间,在感受神乎其神的言语美时尽享事半功倍的语用效果。

可见,认知主体通过内省去感受“感受意”,辨识并提取认知域中与“直言语”相关的系列情感,以解读婉言用语的本义。

三、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伍铁平教授认为委婉语的生成方式有四种[8]:用模糊词指代精确词;用精确词指代另一精确词;用同一集合内的模糊性较强的词指代模糊性较弱的词;从属于两个不同集合的模糊词之间的指代。无论是哪种生成机制,其实质都是取代原先界限明确、真值固定的词语,用隶属度不同的模糊语言代替。委婉语的模糊性是出于语境和交际的需求,话语主体有意识地将直说的内容(直言语)通过模糊化处理方式进行诠释,并表征为概念含蓄隐晦的语言(委婉语),见图1。

图1 委婉语生成机制

委婉表达通过模糊替换“直言语”和“婉言词”两个概念所指的范畴或模糊概念间的边界,以抽象化的含蓄高雅词代换粗俗不雅的禁忌表达,以拐弯抹角的方式模糊正面直言表达所触发的伤感不悦及无礼刺耳。以中国古代诗词中俯拾即是的委婉语为例。李涉《竹枝词》中“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以“细腰”婉指“楚灵王时代的楚宫美人”。“细腰”是个概念模糊的词,归属于体态类的集合。“细腰”同“美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美人”的标准可从面部比例、营养指标、学识智慧等进行多维划分,归属于女子的集合。用一个集合的模糊词指代另一集合的模糊词,既贴切又雅致。柳永《鹤冲天》中“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以“烟花巷陌”婉指“歌馆妓楼”,对精确词“烟花”的概念意义进行模糊延伸,隐指歌妓。“烟花巷陌”一词含蓄掩饰了文人墨客沉沦于“妓院”的不体面行为,隐约美化了才子志士的风流气息,维护了其社会形象和面子。

英语“She had an accident.”[9]10以外延意义较泛的“意外”婉指概念明确具体的“怀孕”(pregnancy)一词。西方传统文化中,对“生育”一事是尽量避不明言的,用模糊笼统词“an accident”含蓄避讳了直言未婚先孕或意外怀孕带给受话人的难堪羞耻,变俗为雅。“plant food”以精确词“植物养料即肥料”婉指另一精确词“粪便”,避免了直言语的不雅粗俗。又如,表示排泄的委婉语“to relieve oneself”以“让自己放松一下”模糊婉指概念精确的词“大小便”,淡化了直言语的粗鄙直露。

委婉语的模糊性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会话主体虽主观地违背了Grice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准则,但却维护了礼貌原则,间接婉转地表达了会话意义,模糊表达赋予委婉语更大的建构空间。

委婉语的婉转含蓄和模糊不确定性使语言意蕴无穷,悦耳雅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有利于减少人际间的误会摩擦,维系双方的情感和面子,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可见,模糊性是委婉语建构的基础和生成手段。委婉语的模糊性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抽象性和智慧性,话语主体要表达的真实意义经模糊化后的委婉表达表征出来。

四、委婉语的解读机制

经刻意模糊化处理后的模糊话语,即“委婉语”,在传达到受话人后,激活起受话人“感受意”的心智过程,受话人经过对认知域中相关概念信息的自由加工过滤,最终提取出系列“感受意”情感表征中的对应感受取向,借此识读出委婉语所蕴含的意义,见图2。

图2 委婉语解读机制

以《红楼梦》中的一例死亡委婉语为例:“嗜淫欲尚气逞凶无故自陨者,特设此地狱”[10]726。“陨”一词激发受话人认知域中“星体坠落”的思维感知,进而触发“惊心动魄、七零八落、魂飞魄散、无可奈何、悲天悯人”等系列情愫,识读出“死亡”的本义。

受话人对委婉语的解析依靠“感受意”得以完成,而“感受意”的强弱受到受话人认知基础与认知努力的制约,在对已有认知域意象的主观“感受意”下,委婉语要表征的原始意义得到映射性释解。如委婉语“have gone under”会启动受话人“认知域”中“沉入海底”的模糊联想意象,似感受到“丧失知觉、昏迷不醒”的残酷恐怖、痛不欲生,并进一步读出“死亡”的意涵。但受认知主体不同认知域的影响,该委婉语也可能引发认知意象“入土”带来的悲痛欲绝、哭声一片的心理感受,领悟出“下葬”的本义。

“感受意”是委婉语的内涵得以正确释读的心智媒介,对委婉语原始意义的释解依赖于“感受意”。委婉语的解读是基于“婉言用语”所引发的受话人已有认知域意象的“感受意”过程,受限于“感受意”的主观心理感受,阐释者挖掘解读出适宜的委婉表达使用初衷。

五、结语

模糊语言学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互为补充,恰如其分地阐释说明了委婉语生成和解读的认知心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是源于交际和语境需求,话语主体对直言表达进行模糊、不确定、泛化式处理;而委婉语的解读机制是受话人以自身认知域意象的“感受意”为载体,对“感受意”筛取提炼其内涵意义的心智思维活动。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委婉语建构的弹性和张力,而心智哲学的“感受意”则对其作出了映射性的认知释读,模糊语言学与心智哲学两者相得益彰,有助于揭开模糊性语言的心智面纱,进一步丰富语言结构,完善会话含义的解释理论。

[1]王秋香.心智视角下的汉英委婉语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

[2]Zadeh,L.A.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

[3]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1979(4).

[4]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5]徐盛桓,陈香兰.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2010(4).

[6]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外国语文,2010(5).

[7]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伍铁平.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论的解释能力[J].外国语,1989(3).

[9]刘瑞琴,韩淑芹,张红.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0.

[10]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张琴】

2016-05-07

王秋香(1982-),女,山西文水人,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工程项目:《任务—叙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5YJ27)

1672-2035(2016)05-0097-03

H03

A

猜你喜欢

模糊化模糊性心智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0,1],[0,1])-模糊拟阵的基和秩函数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餐饮娱乐空间的“边界模糊化”态势探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专辑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我国村级环境政策末端执行模糊化问题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