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合作式数学课堂

2016-11-01陈隽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作中学数学新课程

陈隽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段话强调了“交往互动、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合作”成了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教学是个十分丰富的活动,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勾勒出它不同的形象,使其赋予不同的内涵,更体现着不同的理念.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一种广泛运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A.K.Eltis)和福茨(J.T.Fotus)在其《教育改革研究》中断言:“合作教学如果不是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1]

合作教学正以其独特的温度,孕育着改革中的数学课堂,优化着课堂中的师生.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合作学习、合作教学的相关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全面系统地阐述合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论著还不多.2015年1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特级教师孙晓俊老师的大作——《合作教学: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问世了.大作以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紧扣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合作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应用方法.论著涵盖了对新课程相关理念、教师专业化现状、合作教学现状等的内化解读和调查分析,并且根据其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教学的独特认识而形成的,一方面大作的完成倾注了孙老师对教学见解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另一方面大作对我们认识合作教学和重新确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观具有巨大的认识和实践价值.对教育教学方式的阐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逐步深入的.大作的问世正是适应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其不乏时代价值.

通过拜读大作使我从新的角度认识了新课程理念、教师专业发展与合作教学的关系,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应用方法.大作共分为九章,第一章论述了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方式提出的“合作”新要求,第二章论述了合作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途径,第三章论述了中学数学合作教学的相关概念,第四章论述了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五章论述了中学数学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第六章论述了中学数学合作教学的教学策略,第七、八章论述了中学数学合作教学的实践过程,第九章论述了合作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这九章并不是孤立地论述,而是紧密联系,在以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深入的.

1客观科学的界定了“合作教学”

大作从“合作”的概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其中包括《心理学大辞典》中提出的合作是一种“行为”,贝和彼特森认为合作是一种“结果”,戴维、波普渃认为合作是群体的一致“行动”,《辞海》里解释说合作是一种“互动方式”.这些权威专著和著名学者对“合作”都有各自不同的界定,孙老师从中仔细分析,提炼梳理出合作的四个内涵.一是思想观念,态度是开放、宽容的;二是出发点,必须有共同的目标;三是行为方式,是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四是最终利益,是个体与群体的兼顾.这四个内涵的总结和概括帮助我们加深了对“合作”在观念意识层面的理解,也规范了我们对“合作”在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使我们对“合作”的内涵把握得更准确.

在对“合作”的内涵准确把握之后,孙老师界定了“合作教学”的内涵.她从哈格里夫斯、肯特、李特、伊斯、肖沃斯等著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对教师合作的内涵和认识中,总结和梳理出“合作教学”的内涵.一是成员的行为,是互相模仿,共同进步的;二是生成的资源,是积累的智慧和文化;三是核心的价值,是问题的解决.孙老师从行为、方式、价值等多维度对“教师合作”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为下文阐述“合作教学”的相关理念、原则、策略、方法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范围和切入点.

孙老师对“合作教学”概念的界定至少考虑到了两方面的要素:第一,教师合作对合作教学的意义,第二,通过对教师合作的界定,把合作教学的外延加以丰富和补充,使我们认识到合作教学不仅包括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还包括了师生间、教师间的合作教学.这样帮助我们加深了理解的深度,拓宽了认识的广度.

2“合作教学”丰富了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2~3].自近代班级授课制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夸美纽斯的“观察—记忆—理解—练习”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论教学模式,其后又发展为五段论教学模式;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环节综合课”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突出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后来杜威从他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儿童中心主义的教学出发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和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后来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影响,也与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等理念是一致的[4].而“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也是从问题出发,运用多种合作形式,与多个人合作(包括生生间、师生间、师师间)探讨,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这个模式与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教学”采取的形式更多样、使用的方法更科学、达到的效果更明显.

大作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合作教学模式的论断,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合作教学模式,它们是“学习型教研组织合作模式”、“教师专业团队合作模式”和“基于虚拟网络的合作模式”.其中的网络合作模式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合作教学模式,它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网络零壁垒、无界限的平台,实现了超越传统时空局限的合作教学模式,凸显了时代特性.此外大作还以实际教学案例的形式诠释了情境创设下的数学合作教学和情感教学下的数学合作教学,这些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但具体展现了教学模式的理论,还为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案例.

3“合作教学”迎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各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诞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5].课程改革的真谛就在于对教学模式的改造和对新教学模式的寻求.因此,教学模式是课改的一个最活跃的综合性课题.新课程不仅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详细的目标要求,而且对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弊病,任何一个教师个体都是难以胜任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之间各种形式、各种途径的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7]

新课程标准对师生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合作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顺应着这些建议和要求.首先,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师生角色的定位决定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关系由传统的单向转为现在的双边,这时“合作”关系由此而诞生;其次,课堂教学目标由只重视知识的单一目标转变为重视知识、情感、体验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而人文情怀的具体表现就是关爱,而关爱的前期就是接近、“合作”;再次,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命令式的程式化教学转变为协商式的探究式教学,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合作”的行为;再有,学生的学习内容由答案唯一的抽象题转变为具有现实情境的形式多样的开放题,学生只有与其发生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解答,这时学生与周围事物的“合作”就产生了[8].由此看来,“合作”发生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仅与教师间存在合作,还与周围事物、甚至情境存在合作.

4“合作教学”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找到一条路径

佐藤学说:“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要因也在于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我们暂且不论证教师合作的范围,单就教师合作来说,佐先生要表达的观点就是教师合作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已全面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吸取新的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合作教学为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间可以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检验、合作授课、网络互助等形式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弥补不足,共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合作还可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即便短时间内不能成为全才,但是长此以往、假以时日,一定会与综合性教师的距离逐渐缩短,甚至超越.合作教学还有利于改变教师间的人际关系,让合作的教师身心得到愉悦的体验和感受,不但促进了教师间的和谐关爱,还间接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这个理论与植物界的“共生效应”极其相似,即在一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人才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往往会更大地促进个人及群体的提高[9].正如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学者马克尔·富兰克林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个别教师的孤立的激情,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包括但又超越个体的激情.”教师间的合作过程,是心灵碰撞、思想交流的过程.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相互激发灵感、相互理解宽容,共同提高了教学能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即新课程改革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景之日,就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再创新高之时.

孙晓俊老师的这本大作,是一部有思想、有理论、有实践、有创新,立足教师专业发展,探讨中学数学合作教学方面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大作各章内容层层递进、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且理论联系实际,处处彰显着作者细致的结构设计和安排.第七、八章的案例,更是结合新标准做出的大胆尝试,给出了教学设计在实践方面上的解读.大作是孙老师长期积累、瓜熟蒂落、自然育化、浑然天成的结果,字里行间记录着孙老师对教学问题的深思熟虑和独到见解.有效、有趣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成败的条件和保障,合作教学也只是实践探索的模式之一,它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创新.

参考文献

[1]A.K.Ellis,J.T.Fouts.Reasearch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M].1997

[2]毕渔民,王玉文.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形式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2):12-16

[3]俞宏毓.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数学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2):88-91

[4]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1-2):30-32

[5]胡晋宾,刘洪璐.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课程社会学考察[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5):55-58

[6]吕世虎,曹春艳,金晓青等.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3):6-12

[7]孙晓俊.合作教学: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8]韩云桥.论数学学习的经验性思维[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5):51-54

[9]郭新霞.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合作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5(5):23-24

猜你喜欢

大作中学数学新课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风雨大作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超市大作战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