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探究

2016-11-01黄伟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高中信息技术

黄伟

【摘 要】问题导向学习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形态,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本文在阐释问题导向论及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导向 高中 信息技术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90-02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优化应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学生学习活动针对性与目的性,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实效性。

一、问题导向论及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一)问题导向论概述

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方向,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知识载体,以“问题探究”为主要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为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与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1.学为中心

一切教学设计必须要坚持“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学受众,离开学生主体的一切教学活动设计都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中心,学习是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提升的手段,只有紧扣学习展开教学设计,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体验为主

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的知识更扎实。因此,问题导向活动设计要坚持“体验为主”原则。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项目等,激发学生体验愿望,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频率。

3.目标导向

学习活动要有效、有序,必须要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这就要求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无论是“问题”设计,还是师生的教与学活动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学习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

二、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

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包括活动前期设计、活动实施设计与活动评价设计,下面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为例,简述问题导向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

(一)活动前期设计

活动前期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设计、课堂预设等。

1.目标设计

目标设计既要深入解读信息技术大纲目标要求,又要解读教材,准确把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 第一节内容,是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起着奠基作用。综合上述因素,本课三维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等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等,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灵活掌握信息获取各个环节并熟练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用问题探究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使问题成为知识的有效载体,有助于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为: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中。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功能操作基础。加上本书第一章已经做了知识铺垫,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综合上述因素,本课问题的主题预设为:以日常生活中某一信息获取需求,演示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注意点。问题设计紧扣教学重点,将信息获取环节放在日常生活学习情境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3.课堂预设

为了确保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与有序性,教师还要进行课堂预设。主要包括程序预设、自然生成预设等。

程序预设是指教师对课堂结构形成一个大致构想,包括课前预学,课堂活动环节、次序、自然生成等。预学环节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学,养成预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预学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教材或者互联网,获取信息,为课堂“问题”解决奠定基础;课堂活动环节与次序设计关系到课堂的有序进行,主要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学习、小结反思等;自然生成预设,主要是教师要在课前对课堂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设与假想,不至于面对课堂的自然生成束手无策。

(二)活动实施设计

活动实施是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活动设计主要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学习、总结拓展等。

1.问题提出

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问题是支点,问题提出是前奏。教师如果能够优化问题导入设计,抓住问题提出的时机,往往能够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问题的提出,主要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方式,吸引学生问题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时,先播放一段信息在生活中大量运用以及产生强大作用力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获取信息为我所用的兴趣。

在学生兴趣浓厚之际,教师提出问题: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宝贵的财富。相信学生都有挖掘信息财富的愿望,那么各学习小组,能不能以日常生活中某一信息获取需求实际,演示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注意点?学生在问题情境作用下,各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2.问题学习

问题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关键,问题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加强课堂巡视,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问题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先选取生活或学习中信息需求情境,并根据情境探索信息获取环节。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解说,一边展示,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代表展示过程中,允许小组其他成员提示与补充,提升学生参与度。有疑惑的,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释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3.总结与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信息获取的具体环节: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评价信息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例如提出这样的实践学习: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请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一个5到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设计,做出详尽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通过具体的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灵活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设计

活动总结评价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既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应该是多元的,重点应检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互动是否充分,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评价重点在于检视学生参与问题学习的自觉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发挥学习主动性,在小组学习能不能主动与人合作,信息技术素质有没有得到有效发展等,突出“问题导向”课堂模式下评价特色。

总之,坚持“问题导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索,不断优化问题设计,充分发挥问题载体作用,使学生通过问题学习,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甲浩,叶文.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2]陈治,吴作样.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3)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高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