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新途径
2016-10-31李幸呈武若冰
李幸呈+武若冰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褚宏启教授在8月24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曾经指出:核心素养可以高度抽象概括为“创新”素养,并受其统领,而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
读到这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既感到一种释怀,又感到一份责任。
释怀在于,我们国家终于有了本土版本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指南。这个版本我们等了10年!10年前,我们在世界一流外资企业的校园招聘中第一次接触到Core Competence。除了惊叹于这些超越学科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评价体系,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及其牵引的上游素养发展体系引入到国内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一直在实践如何把这样的素养落实到国内中小学生的编程化学习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在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们在10年或者20年后,才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责任在于当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羁绊而难以推进时,我们要如何切实地、创新地把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中观层面的核心素养发展落实到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中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结合核心素养来回顾一下今年8月飞越太平洋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加2016全球少儿创新与编程教育者大会Scratch Conference@MIT所得到的收获吧。
这届会议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办,由英特尔、 乐高基金会、谷歌等7家机构赞助。与会人员注册数量超过400人,分别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终身学习实验室的张老师作为国内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多道,多彩”(Many Paths, Many Styles),历时两天半的会议中有3场Keynote(主旨分享)、29场Workshops(工作坊)、11场Panels(讨论组)、24场Ignite Talks(激情小演讲)和36家Poster(现场海报解说),五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共100多场分享组成。
2016全球少儿创新与编程教育者大会
(Scratch Conference@MIT)现场
会议期间,我们一直在思考对于由“创新”统领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这100多场丰富的内容中有哪些可借鉴之处。我们尝试着从工具载体化、教学生活化、学习社群化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
工具载体化
在国内,我们遇到很多中小学家长和教师认为Scratch/Scratch Junior太简单了。在他们眼里,积木式编程是小儿科,甚至有一种观点:学习这样的语言是对孩子智商的轻视。他们认为,Java、C/C++等编程语言才是高大上的内容,所以总是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去学Java、C/C++,却不曾想:孩子们学习那些程序语言的语法(如“:”和“;”的区别)在20年甚至10年后有多大意义?这种由字母代码组成的编程语言,在孩子们成年以后是否还依然流行?他们也不曾想:代码字符和程序语法背后,到底什么才是孩子们应该学习而且可以受益终身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Mitchel Resnick教授作为 Scratch 发明团队的领袖,一直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倡导“编程化学习”,即把程序创造性地作为学习工具去承载丰富多彩的内容。工具是“术”,内容是“道”,培养核心素养聚焦于“道”,才是根本,才是精髓!为了让与会者们有直观的感受,Mitchel 教授在本次大会的第一场主旨分享演讲中邀请到了一位名叫Taryn Bas的16岁南非女孩作主讲,自己心甘情愿地为她做起了陪衬。
16岁的南非女孩Taryn Base接受Mitchel 教授深度访谈
这个女孩在Scratch Community的昵称是Bubble103。她11岁开始学Scratch,在南非网络不发达的地区坚持学习、使用、传播Scratch已经5年了。当Mitchel 教授搜索她发布在Scratch 社区的项目程序时,足足有一满屏!其中的一个项目程序是The Colour Divide,获得的点击观看数量达到14900次,点赞数量2797次,收藏数量2578次,再创作数量42次。这个项目类似于一部自编自导、自己制作的电影,Taryn Base和她团队的小伙伴们首先把重心放在了剧本的编写上,这可是文学创作范畴,其次才是通过Scratch 来表达自己的剧本。
当我们的核心素养把文化基础、人文底蕴放在第一位时,我们如何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方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呢?麻省理工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积木式图像化程序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工具,编程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承载发展孩子们人文底蕴的重任。如果孩子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Java/C/C++等程序的语法,并去找这些程序的BUG,他们还会有多少时间去思考程序背后的用户需求、去设计程序的框架呢?我们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产品经理和架构师,还是培养从事重复性强、机械式编程的“码农”呢?
The Colour Divide项目截屏
Taryn Base不仅学习Scratch,还使用Scratch 进行教学,传播、讲解水循环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给低年级的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数学中的变量概念。把编程作为一种工具载体,来传授数学知识、讲解自然科学,Taryn Base的角色从学生转变为小老师。这种转变的背后,不仅是孩子对知识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对程序功能熟练的把握,更有对Scratch的创新型应用。在这个过程中,Taryn Base和小伙伴们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如果把程序比作笔,有的教师和家长会觉得教学生会用笔写字很简单,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殊不知,笔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媒介,还是思维呈现的工具、情感表达的载体。下笔如有神、妙笔生花等成语其实是对思维敏捷、思想感情丰富的赞美。由此可见,麻省理工对这个案例的选取可谓用心良苦。
教学生活化
我们3F Learning团队之所以受邀赴美参会,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在6~8岁年龄段积累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教学生活化”经验。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麻省理工联合Tufts 大学等合作单位专门开发了APP“Scratch Jr.”。它的上市时间是2014年,2015年开始在儿童教育领域逐渐获得应用。我们团队从去年开始,与美国同行同步展开了基于Scratch Jr.的课程开发和授课实践。我们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案例《红绿灯听谁的》。这个案例来自于我们在活力社区开设的《编程化学习》课程。针对1~3年级的小学生,该课程通过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把教学环节设计为“感知-想象-编程-分享”四步。学生首先观看了我们拍摄的北京地坛至安贞桥附近的四种交通路口的通行视频,然后走出教室来到露天小广场上就地取材,其中一组孩子的创意超级棒!他们把地上的石拱想象为城市高架桥,以此高架桥为背景设计出通行路口和红绿灯。结束室外感知与想象后,学生们重新回到教室用Scratch Jr. 进行积木式图像化编程,实现了红灯停、绿灯行,最后每位学生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我们之所以选择红绿灯这样的生活场景,而不是电子游戏等二次元场景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我们希望引导孩子们拿着iPad进行实地学习,放飞自己的想象,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表达自己对社区的责任,展现个人与团队的创意和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唤醒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提升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从而珍爱生命——这是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的基础。
学习社群化
大会第二天和第三天的主旨演讲分别是Pathways to Participation 和 Creative Computing for All,提炼出来的关键词着重在Pathways和All。综合起来看,大会是在引领倡导社群化学习。所谓社群化学习,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有着共同的强烈兴趣(interest-powered)和同伴支持(Peer support)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它不强调教师讲授和专家权威。
这其中有一个Family Creative Learning的模式。它强调社区内或学区内多个家庭组成创新学习小组,定期组织线下学习,并通过Scratch在线社区分享彼此的程序项目,相互借鉴复用源代码。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亲子之间形成了同学、战友、同伴的新式关系,并在多个家庭间形成了社群,把校内教育扩展到了校外。国内北京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提出的家庭创客教育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借助这样的模式,教师们不再孤军奋战,家校共育就有了全新的模式。当然,国内借鉴这样的模式有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父母们能不能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长”身段。
有一个群体在大会上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即步入金色年华的退休老人(Golden Ages)。Scratch Junior原本的目标对象是4~8岁的儿童,但是实践却显示,老人借助Scratch Junior不仅可以学习编程,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配合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编程背后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少皆宜的工具为老人和孩子们提供了共同的话语与兴趣点,老人所拥有的知识、阅历更有可能得到相应的传承,孩子们也更有可能去激发老人的生命活力。这种模式对于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因为我们的祖父辈还是非常多地参与到了孙儿辈的养育过程中。当我们不能像众多教育专家提醒的那样,由父母完全负责孩子的教育,那么如何帮助祖父辈与学校相呼应,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这两个社群化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绝不仅仅是教育部一纸公文,也不仅仅是学校与教师们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调动家庭力量和校外教育力量全面参与,包括父母、祖父辈和社会办学力量。
李幸呈老师向国际同行展示“老少编程一起玩”
推进教育公平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之前的多年时间里,社会各界就已经有专家学者纷纷担忧素质教育将拉大教育不公平,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之后,教育资源的贫富差距拉大更是令人忧心忡忡。但是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城中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便捷、更加便宜,教育公平更有可能达成。编程化学习则是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先天具有推进教育公平的优势。
学生到优酷创新与互动产品中心参加职业启蒙
3F Learning团队之所以受邀赴美参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中国摸索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四轮驱动”模式。编程化学习需要下载Scratch Jr.,由于目前在中国大陆只能通过苹果iPad下载Scratch Jr.,可是绝大部分中国家庭和学校是没有苹果iPad的,这些家庭和学校的孩子通过Scratch Jr. 学习创新与编程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于是,我们历经周折找到了中国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公司网秦,它旗下的公益项目NQ少年派为我们的编程化学习项目提供了13台苹果 iPad的设备资助。这也就为孩子们运用技术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这可是社会参与实践创新的基础。项目合作方活力社区则承担起招生与其他教学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我们还联合了中国视频网站优酷,邀请同学们前往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东侧的“优酷创新与互动产品中心”参加职业启蒙与用户行为调查,了解移动APP背后的产品设计与创新,学习优酷的叔叔阿姨们如何“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教学内容单位-生源单位-设备资助单位-创新示范单位”四只“轮子”共同驱动项目前进的创新模式,为编程化学习在更广大地区和学生群体中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性的借鉴,从而使教育不公平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综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在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指导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我们认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2016全球少儿创新与编程教育者大会,对于由“创新”统领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我们可以从“三化一推”四个方面加以借鉴。“三化”即工具载体化、教学生活化、学习社群化,“一推”即推进教育公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任重道远,我们希望与全国的中小学教师们一起努力,不断探索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期待着我们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全球”!
注:Scratch Jr. 是Scratch的低龄版本,具有移动端和图像化的特点,4~8岁的孩子不需要掌握任何文字即可进行编程化学习。
参考文献
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6年9月13日.
我们为什么要上编程课.“NQ少年派”微信公众号,2016年9月15日.
Scratch的鼻祖发布新产品,推出硬件套装.“芥末堆”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10日.
探访Scratch Day!麻省理工现场全球少儿创新编程日报道.“芥末堆”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