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探究
2016-10-31葛羽
葛羽
【摘 要】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具有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二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会直接关系到演奏质量,而气息运用得当也能够展现出二胡演奏者对二胡演奏作品的深刻领悟。二胡演奏者要充分认识到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并在演奏中积累和锻炼气息运用技巧,掌握科学的气息运用方法,从而提高气息控制水平,完整演奏出二胡作品。
【关键词】二胡演奏;气息;运用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00-01
在二胡演奏中有效地运用气息,能够有效把握二胡作品中的主旋律,在换气、衔接等方面加强控制,从而呈现出完美的二胡作品。二胡演奏者能否有效把握气息,会直接体现出其对作品的领悟程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演奏质量和音乐表现力。因此,二胡演奏者要充分意识到气息的运用是演奏成功的基础,不断提高自身演奏素养,将二胡作品和气息紧密结合起来。
一、二胡演奏中气息运用重要性
二胡演奏者在正式演奏之前,往往要先平静自己的内心,对二胡作品的精髓进行深刻领悟,让自己快速进入到演奏状态中。在演奏二胡这一传统民族乐器的过程中,演奏者往往追求宁静致远,但是宁静的演出场所往往会给演奏者带来紧张情绪,这就要求演奏者要用自己的意志和意念,对气息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运用,从而让自己的情绪快速稳定下来,并在演奏中完美呈现作品。二胡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状态的变化,进行气息的调整和控制,让自己渐入佳境,确保演奏效果。演奏结束时,演奏者也需要经历收弓呼气的过程,也就是气息的控制,从而保证演奏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由此可见,二胡演奏中气息应用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根据二胡作品的情绪波动进行气息的转变和调整,从而确保演出质量。
二、二胡演奏中气息运用相关部分
二胡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对气息进行有效运用和调整,从而完整地展现音乐作品,确保演奏质量。而影响演奏者气息运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对影响演奏者气息运用的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演奏者及时调整,达到对信息的灵活控制和高效运用。影响二胡演奏者气息运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呼吸。二胡演奏者主要有演奏前状态、演奏中状态以及自然状态这三种状态类型。在调整演奏前状态的过程中,要保障气息平稳,同时气要沉,从而让演奏者快速进入到演奏状态中。演奏中状态的把握需要建立在自然状态基础上,同时也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践和训练,从而形成能够和二胡演奏相协调的呼吸动力,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及演奏技巧、力度、节奏等进行相应调整。
第二,心态。良好的心态是进行气息运用的前提条件,要求演奏者能够在演奏过程中排除杂念、全神贯注,运用肢体以及面部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并通过气息的合理运用和变化展现心态,气息和心态是一致的。
第三,姿势。二胡演奏者的姿势与气息运用具有密切关联,可以通过姿势的调整进行气息控制。
三、二胡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
气息会对二胡演奏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做到和音乐作品同呼吸才能让气息在音乐中融会贯通,提高音乐作品表现力,也展现出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领悟。演奏者要在大量的演奏实践和训练当中积累气息运用技巧,并在舞台演奏中发挥出最佳水平。一方面,二胡演奏者要重视气息组合动作在演奏中的运用,也就是将不同的呼吸方法结合起来。在运功之前,需要对气息进行有效调整,先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并让气感先行。为了使二胡演奏出的声音更加饱满和优美,需要依照拉弓吸气、推弓呼气的原则。在演奏整个二胡作品的过程中,要以情绪为依据进行乐剧划分,合理进行气息组合动作。
另一方面,二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训练,可以借鉴气功练习中气息运用精神和方法。二胡演奏是一种将人体生理和心理规律结合起来的艺术实践形式,这一气功精神是共通的,都要求做到调整意、身、心。调意要求演奏者能够排除杂念,通过领悟音乐作品,快速的进入演奏境界。调身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自身的演奏姿势进行规范和调整,在坐稳之后腰要挺直,从而找到合适的演奏感觉。调息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自身意念进行控制,从而对呼吸进行调整,让自己的气息快速沉下来,并展开想象,进入演奏境界。常用的气息调整方法有腹式、胸式呼吸法和自然呼吸法。二胡演奏者可以根据作品以及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气息调整方法,并在演奏中进行信息的合理运用,提高演奏质量。
二胡演奏的过程是对二胡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也是将作品从乐谱变成直观音乐形象的过程,要求二胡演奏者能够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也要具备熟练的演奏技巧,并对气息进行有效控制和运用,从而提高演奏质量,完美呈现演奏作品以及音乐形象。二胡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倾情投入,根据作品的特征,灵活地控制和运用气息,提高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边亚娟.浅谈二胡演奏与气息的关系[J].群文天地,2015,(24):85-86.
[2]丁士琪.浅谈二胡演奏中气息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3,2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