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思考
2016-10-31刘文红徐倩
刘文红 徐倩
摘要:本文以北京某普通高校为例,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微博微信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媒介消费行为、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博微信;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18-04
一、引言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内涵及外延在扩展,媒介素养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桑普斯于1933年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目的是“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由此可以看出,源于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基于大众媒体,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教育保护措施”。媒介素养自提出,很快影响到整个欧洲,后逐渐扩大到北美洲以及亚洲与非洲等地区。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是基于媒介环境下的素养,一切脱离了媒介而谈的素养不是媒介素养。对于媒介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等专属名词,其之间可能有交叉或重叠,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范式各有不同。
关于媒介定义和内涵的认识,国外学者基本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基于媒介的运用,如一些学者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和应对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是“在印刷媒体或非印刷媒体等各种形式媒体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3]还有一类观点是关注媒介自身的运转,如英国电影研究院媒介素养教育家里·巴扎尔格特进一步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媒介的特性、媒介的运作,以及媒介传输信息、娱乐大众的功效。媒介素养旨在帮助人们学会和掌握有效使用媒介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4]
媒介素养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1997年中国社科院的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发表,徐徐拉开了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序幕。但这一时期主要是对西方媒介素养理论“镜像式”的述评与整理,本土化研究始终处于泛化阶段,从媒介素养的定义、内容到对象和功能,多种解读。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对象呈现了“从考察个体到考察共同体的进步和改变”,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端的面向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变成了面向全民和公众的与针对特定群体(如中小学生、大学生、媒介从业者、政府官员等)相结合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化媒体蓬勃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多是将其处于宽泛的媒介素养视野下,或是关于媒介素养的概述及国外的经验性介绍,呈现出同质化、空洞化的研究特点,或是针对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调查与研究,呈现出量化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特点。
国内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一种代表性的认识是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5]国内第一部系统解析媒介素养的专著《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的作者张艳秋教授认为媒介素养的内涵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构成:第一个层面是“个人能够简单地意识到媒介‘饮食平衡和管理的重要性”,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合理分配媒介的使用时间;第二个层面是掌握具体的、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能力,如能够理性分析和判断传媒信息;第三个层面是能够深入认识各种传媒的本质,如能透过媒介信息认识其被生产出来的目的。另外,陈力丹老师从不同群体的属性来界定媒介素养。他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6]但笔者认为,在不同媒介时代媒介素养内涵不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可看作是公众在接触、解读、使用媒介时表现出来的媒介知识、技术和能力,是其处理“人—媒”之间关系时变现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二)社会化媒体解读
尽管社会化媒体是一个热词,当究竟何为社会化媒体,业界和学界并无达成共识。彭兰老师认为,社会化媒介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其具有与大众传媒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二是该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7]
那么哪些应用称得上社会化媒体呢?研究机构CIC先后发布了六个版本。目前,能基本达成共识的包括: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问答、视频分享、SNS、微博、微信。这些社会化媒体称为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分享生活、学习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而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化媒体时代最活跃的一个群体,社会化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也让他们有了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既提供了话语权,又创造了青春飞扬的空间。但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由于把关人的缺失,信息在裂变式传播过程中,失实及未经核实的信息会被肆意放大,以讹传讹,而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程度有限,如缺乏正确引导,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影响。基于此认识,当前更多探讨的是社会化媒体时代或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二、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化媒体的认识是处于何境地?结合我们前期的一些调研,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成为第一媒介,机不离手是常态。应用最广泛的、在他们的社会交往占据最重要的工具是微博、微信,他们是微博、微信的忠实用户,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究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现状,我们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微信和微博的运用上,期冀通过对微博、微信的调查分析来关照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及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情况。
笔者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通过网络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在网络上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93份,其中男生128人,占32.57%;女生265人,占67.43%。大一学生121人,占30.79%;大二学生100人,占25.44%;大三学生84人,占28.33%;大四学生88人,占22.39%。
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接触微博、微信的年限、时间空间、每天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时间、微博微信所传递信息的可信度、对媒介信息的认识、对媒介素养的认识及如何提高媒介素养等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接触年限。使用微博、微信时间5年以上的达到18.86%,3~5年的31.43%,3~5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6.86%。这也和微信、微博的发展趋势相关。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当问及选择微博、微信的时间节点时,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是因为身边人(同学或亲友)的使用,而开始对微博、微信有了解,并逐步进入到对微博、微信的依赖状态。
2.大学生接触时间。经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他们的微博、微信会一直处于在线状态,平均每天使用微博、微信的时间超过3小时占到64.57%(其中,3~5小时占到25.14%,5小时以上占到39.43%),1~3小时占到30.29%,而1小时之下只占到5.14%。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课余时间,学生接触媒介的时间偏多。而关于在何时间段运用微博、微信时,一直在线的占最高比例,达到74.86%,有14.86%学生和1.71%的学生选择在晚上睡觉前和午睡刷微博、微信,选择在课间看微博、微信的占到6.86%,甚至还有1.71%的学生在上课时间。不过根据教师上课时观察,学生在回答问卷时有所保留,该比例应该偏低。
3.大学生接触微博、微信动机。结识联系朋友、交流通讯需要的选择比例最高,占到79.43%,这也印证了社会化媒体的人际传播特性。看新闻、获取资讯的比例也较高,说明大学生将微博、微信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更新微博、微信记录成长点滴占到了34.86%。这也是社会化媒体的人际传播特性的一个体现。还有学生选择使用微博、微信的动机是买卖商品、做微商,这部分所占比例是8.57%,从中体现出新媒体营销的影响力。另外,选择微博、微信作为了解学校或学院信息动态的途径占到了23.43%。这说明在微博、微信已成为各高校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通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打发时间的竟然占到了63.43%,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在关注哪类新闻时,选择娱乐新闻的比例最高,占到了80%,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新闻,之后是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分别占69.71%和42.29%),而时政新闻所占比例只有29.14%,和体育新闻持平,略高于国际新闻(28.57%)和评论(23.43%),军事新闻所占比例最低,只有8%。从中可以折射出大学生对明星的关注远高于对现实生活和政治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关注身边的事情,对了解外面的世界兴趣不大。同时,也反映出当前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对学生选择信息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娱乐化时代媒介传播对年轻一代认知的潜移默化。
4.大学生对微博、微信信息的认识。在关于微博、微信息时效性方面,61.14%的学生认为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想要的资讯;37.71%的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时效性一般,偶尔还会滞后;甚至还有1.14%的学生认为微博、微信信息不及时,经常滞后。
5.微博、微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关于微博、微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74.29%的学生认为信息存在失实性,甚至有的内容低俗,所占比例最大;有50.86%的学生认为微博、微信信息量过大,有时候看不过来,在关于安全性方面,认为微博、微信安全性不好,容易被盗的比例也达到了36.57%;还有4%的学生认为其不够普及,用户太少。
6.微博、微信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当问到“以微信、微博为主的社会化媒体对你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哪些困扰?”时,77.71%的学生认为其变得依赖于它们,浪费了不少时间;60.57%的学生认为微博、微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注意力很难集中;41.14%的学生则认为因为聊天方便,和朋友见面少了;另外,认为微博、微信对视力、身体有伤害的学生的所占比例也很高,达到了68.57%。当问到“如何看待微博、微信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的总体影响”时,64%的学生认为利弊平衡,所占比例最大,认为利大于弊的比例(22.29%)高于认为弊大于利的比例(13.71%)。
7.媒介素养认知。关于对媒介素养是什么?我们在调查与访谈中,发现认识五花八门,但当问到“媒介素养是否缺失”时,9.71%的学生认为媒介素养缺失程度非常严重;76.57%的学生认为比较严重;13.14%的学生认为不严重;仅有0.57%的学生认为媒介素养不缺失。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媒介素养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媒介素养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
在具体问到媒介素养缺失在哪方面时,媒介批判意识的选择比例(69.14%)最高,其次是媒介道德伦理观(63.43%)和媒介法律意识(61.14%),居中的是媒介选择能力(46.86%)和媒介环境交往能力(43.43%),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媒介使用技术(28%),比此项略高的是媒介心理素质(32%)。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其应用媒介的技术能力要远高于其他群体,这也给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8.大学生对提高媒介素养途径的认识。在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认识方面,51.43%的学生建议开设相关选修课,并和学分挂钩,29.71%的学生同意开设相关选修课,但没有必要和学分挂钩,18.86%的学生建议开设必修课,且要进行正规的课程考试。这说明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希望通过正式的教学方式来学习媒介素养知识。
三、思考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与访谈的整理,在表面化的数据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笔者想从几个维度来谈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认识。
(一)媒介接触——沉溺于微博微信其中,现实空间让位于虚拟空间
在调查中发现,94.86%的学生微博、微信一直在线,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化媒介的依赖性增强,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即时、互动、开放、个性化、去中心化的特性,再加上校园中手机无线互联的便利性,使得大部分大学生的一天是从刷微博开始,再由微博结束。或者一天是以微信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活,通过点赞和评论完成自己的社会交往。媒体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使用媒体来满足需求,那么媒体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体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8]
美国芝加哥学派认为“人类关系的本质是传播”[9]。如果大众传播是最大限度地运用了人类关系中的集体因素,则社会化媒体则开发和利用了我们人际关系中的个人因子。社会化媒体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部分原因就在于其复制了人类的人际传播模式。人类传播已从早期的人际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步入了社会化媒体传播时代。早期,基于人的关系建构的人际传播时代的特征在大众传播时代被解构了,大部分人类关系的构建需要通过媒介作为桥梁。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却是在虚拟空间重建人类本来的关系,让线上关系与线下关系融合于一体。学生对于微博、微信职能的选择也佐证了该观点。
当前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存在扩展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使大学生超越了空间限制转而寻找相同兴趣的关系纽带。网络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使大学生将现实空间交流延续到虚拟空间。社会化媒介构建了他们生活的第二空间,大学生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场景中不断转换。但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空间,将自己的社会资本放置在虚拟空间中,以社会化媒介作为自己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或者说,大学生在“现实世界”及媒介建构下的“传媒世界”二元世界中寻找平衡。如借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的话,就是一方面,社会化媒体补充了个体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消耗时间过长,意味着其在现实世界中与亲人、同学、教师交流的减少,从而导致了孤独感的增强,社会化媒体削弱了社会资本。
(二)媒介认知——碎片、浅层、表象认知
在互联网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网络节点,既是传播主体,又是接收主体,所以每一个节点都有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的双重功能,从而使得人际关系网络称为一个双向的信息传播通道。这种双向的传播通道在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上带来了新媒体的开放性,也体现为内容生产的多元化和生产过程的开放性。但基于用户的多元和复杂以及大众,这种开放性同时会带来一个碎片化的传播过程。
碎片化的传播带来的是零散的、不完整的、片段的信息,从而带来的是浅阅读,消解了深度思考。如周淑娜对天津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微博、微信等信息内容,81.72%的大学生只是进行粗略浏览,只有18.28%的大学生会仔细阅读,没有人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三)媒介批判——有认识无行动
社会化媒体是以个人节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无边界的传播空间,社会化媒体有着不同的叙事逻辑和话语体系。在网络上,情感是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会化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人意识。同时,也为新闻的解读提供了多元视角,而且在各类社会化媒体上,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带有一定的人际传播特性,这种泛众传媒会使得事实真相更加扑朔迷离,真相的呈现更为复杂。
作为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事件发生之初新闻多元、真假混杂的状态,认识到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暂时的信息多元和表面混乱是可能的,不要以讹传讹,要进行甄别分析,尽可能地以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作为自己的信息来源,从而逐步培养自己迅速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四)媒介生产——处于无序无度状态
社会化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下,任何人无须经过政府机构的审批,可在其中发布或传播信息。因此,以往在信息传播中的“赤贫阶层”(受众)变为传播资源的拥有者。[10]社会化媒体的即使、互动、多向的传播特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参与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发布,从而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基于此,大学生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来发布信息、发表言论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新媒体技术的赋权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对公共话语及空间的正确构建。信息无序、言论无度成为大学生在社会化媒体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集中在消费和批判层面,而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作为大学生,心系天下,不仅需要培养起从各类媒体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注重信息生产素养的培养,大学生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对于其所在群体及公共信息的再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要培养其在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公共话语空间中理性表达、沟通交流以及引导的能力。
四、结语
传播学者(James D.Halloran)曾说过:“像任何其他种类的教育一样,或者像任何社会建制一样,媒介教育无法在孤立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研究,比如离开了更宽泛的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民族、政治及社会背景,它正是在这些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在起着作用。”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应处于显学状态,而面对公众的媒介素养缺失,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只是处于蹒跚学步状态。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提上日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大学生具备媒介认知能力、媒介批判能力、媒介自如运用能力,从而成为具有媒介信息主体意识、思维理性的社会公众。基于此目标,大学应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构建可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引领全民文化品质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
[2]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104-105.
[3]David Considine: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Literacy:The What,Why and How To's,The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Volume 41.
[4]周柳明.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胡莹,项国雄.传者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J].传媒观察,2005,(08):43-44.
[6]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7]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
[8]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93.
[9]张琪.关于芝加哥学派“人类关系的本质是传播”的研究[J].学理论,2013,(05):43-44.
[10]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