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2016-10-31周莲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6期
关键词:开放价值问题

周莲英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进行探讨。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用问题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价值;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00-02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其实早在古希腊就有这种教学方式。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随着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问题教学”愈来愈成为当代教学的重要议题之一。那么怎样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进行对此与大家做粗浅的探讨与交流。

一、问题教学法的界定

关于问题教学法的界定,在查阅了大量的教材教法理论书籍及相关论文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把“问题教学法”界定为:问题教学法就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步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施问题教学法,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应该包括下面几个环节。

第一,提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提出问题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层面,建议教师首先从教材体系及理论结构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问题界定和分割。采取以问题为轴心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专题化为“人类如何认识宇宙?”“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如何认识人类自身?”“如何认识‘认识?”等问题;从世界观及方法论角度,可以提出“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人类如何改造世界?”“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二是学生层面,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与自身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重要品质就是其所具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建立其理论之初就指出,他们所建立的理论就是要使理论成为群众们的“思想武器”,从而实现“改变世界”的崇高目标。因此,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一定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社会现实、与学生自己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出问题。例如怎样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等等。例如学生学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后,要求学生用此原理去处理与自己相关的社会关系。具体到“换位思考”这一问题,启发学生设问并回答:(1)换位思考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有什么好处?不换位思考有什么害处?(3)如何进行换位思考?

第二,分析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点,可从三个层面实施。一是如何对理论问题展开分析?二是如何对现实问题展开分析?三是如何把理论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对理论问题的分析可以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理性思维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在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展开过程中,就非常适用于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对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的分析时,可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它是根本方法,例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等。越能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的问题也会越多。这种分析问题的教学法不是简单的原理加例子,而是问题中渗透理论,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内涵和层次;同时,理论中渗透问题,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提升理论,培养理论思维。

第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的目的和归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来进行。学生讨论的方法多种多样:一是学生直接回答;二是课堂交流分享,师生共同寻找最佳答案;三是课堂辩论。这些方法都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糊涂认识,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作为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解决问题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给出肯定性的结论。有人认为通过前面的分析探究,问题已经解决掉,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教师的点评就可有可无了。其实,这一环节不但必须有,而且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教师确定问题的答案,最终让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答案形成定解。二是在对问题给出肯定性的结论基础上,还要联系实际,发掘问题答案中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意蕴。以此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体会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使用问题教学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有价值。“问”可以说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提出、没有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淡不上“学”,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就无从淡起。因此,“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问题教学”的效果。对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想方设法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一点?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设问,或在核心处设问,或在热点处设问,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问: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问,还是变换角度、采用迂回策略提问。不同的提问方式,效果也就不同。前者的优点是设计简单,意图明确,缺点是往往显得单薄、呆板。而采用变换角度,曲问、倒问、探问的方式,可以使提问富于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善问”。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要告别传统教育模式之下的居高临下、不可冒犯、我讲你听的教师形象和观念,克服心理压力,营造出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一言堂,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问;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教会学生“会问”和“善问”。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我把“人生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即“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引进课堂,并形象化的把这三大问题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教会学生选择提问的思考点;同时引导学生遵循思维规律来提问,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大多能有针对性提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质量也比较高。

第二,分析问题时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分析问题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有: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恰当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注意分配讨论双方的时间和把握讨论过程的节奏、适时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在讨论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立场等。调动学生们的主体性,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思考,支持学生大胆发言,组织学生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解决过程及答案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提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解决会体现学生个体在知识、能力、性格及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问题答案及解决过程应该具有开放性,不能拘泥于一种答案和一种解决方式。

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种问题教学法,用问题来引领课堂,用问题来组织课堂内容,用问题来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用问题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值得每一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教师去研究、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杨雪峰.课堂提问艺术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汪钰明.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代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式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开放价值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