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研究

2016-10-31徐晔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6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大数据

摘要:大数据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国目前已经开始注重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了,那么在我国从开始城镇化建设到现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我们利用大数据这个最新的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成为智慧城镇的建设,使得城镇化建设步入新的阶段。

关键词:大数据;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67-0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各种数据整合、计算和通信服务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体现了大数据的时代特征。通过大数据技术,依托信息网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以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1.大数据、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的概念出现已久,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词则使用得更为频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不仅有广泛的农村地区,而且城镇与城市并存,因此,城镇化对我国来说是更加合适的。就目前而言,有许多的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文献和论述,城镇化是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变。而广大的农民也会逐步从农村移居到城镇中居住,相应的,城市的文明也会辐射农村地区,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对城镇化的本质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是伴随着信息工业化的概念一同出现的,核心是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和互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多种问题,实现新形式下的新的城镇发展方式。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了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四化的道路,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其中信息化就是产生于计算机技术的,能够促进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多种新技术的综合。信息化能够十分有效地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作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大力发展信息化,能够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大数据这一概念在出现之初,主要用于描述在持续更新网络搜索内容的同时,对大量的数据集合运用数据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为规模大、种类多、处理快等,使用快速的运算和分析工具,对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有价值信息的提取,从而明确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或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等信息,使人类与数据有关的活动更有其针对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提升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也让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更加迅速。

2.以大数据为背景的城镇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数据分析和信息分享手段,以政府、市场为载体,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带动新型城镇化。城镇信息化建设方面,以大数据为背景,主要是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市场信息化建设和政府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

社会信息化建设当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快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推动三网间的通信数据、用户数据、系统资源的共享。在医疗信息建设方面,通过现代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部署,对现有的医疗数据进行综合,并建立完善的分析体系,建立数据库,服务于疾病防控和居民日常医疗行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要充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信息化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同时要培养相关的信息化人才。

市场信息化建设中,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消费层次,二是物流层次。消费层次的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从多方面满足居民的消费要求。物流层次,要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将物流的各个环节规范起来,通过统一的信息传递,避免物流配送出错,并提高物流的效率。

政府信息化建设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政府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另一个是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政府内部管理方面,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将全国的所有政府部门网络化管理,并在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形成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尤其在重大事件的部署和工作安排方面,通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做到第一时间反应,投入工作部署和安排。政务信息公开方面,除了利用政府部门的对外网站、电视广播等窗口,还要积极借助大数据集成的各种新媒体,进一步扩大政府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分析和总结并积极改进政府的工作状况。

二、大数据对城镇化的主要推动作用分析

1.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创新思维的推进。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领域的一种先进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数据对象进行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在当今,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产生多种附加值,一场关于数据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大数据的思维改变了人们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运用联系、综合与拓展的思维模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数据背后的价值,摒弃了线性的、纵向的因果关系链。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启发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是单一的、一元化的概念,而是一个联系面广、价值多元、级联丰富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系。在这种体系和大数据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开始之初,就注重整个工作的系统性,通过对各种数据的综合利用与科学分析,使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官网搭建、分区布局等方面更加合理,增强了城市的包容性和服务能力。

2.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创新建设方式的推进。在建设方式上,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数据对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产生了冲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并能够通过足够多的样本数据分析,对事物的整体变化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以数据为基础,引导人们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对土地、交通、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城镇化建设当中资源浪费、矛盾突出的情况。

三、大数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运用

1.大数据在城市居民综合信息服务中的运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居民综合信息服务内容繁多、复杂,居民综合信息服务包含了居民的户口转移、信息注册、保险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就业信息、住房信息等多个方面。该类信息与居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传统的信息服务跨立多部门,居民使用这些信息服务相当不方便,办一件事情往返奔波于多个政府信息部门之间的事情时有发生。

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将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窗口集合在一起,居民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访问到与自己相关的所有信息。同时,设立综合信息服务窗口,可以完成同多个部门的信息交互,能够极大地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大数据在城市市政建设中的运用。市政建设主要解决城市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市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从多个方面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和分析,最终确定市政工程建设方案。市政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工作,并有实时对外的信息发布窗口,告诉居民市政建设的方案和时间。因此,无论是从市政建设的方案分析和求证阶段,还是市政建设过程当中,借助信息网络,利用大数据技术都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优势。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拆迁问题,拆迁所牵扯的利益关系众多,往往也是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环节,一旦拆迁出现问题,后续的建设工作便无法继续开展,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于现有的信息网络,在拆迁工作的方案拟定阶段,充分综合各方因素,如拆迁所涉及的居民的心理、期望的变化等,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对拆迁工作的整体过程进行预审,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调整相关的政策和工作方案,减少问题的发生。拆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口信息的流动、注册等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向群众进行公示,方便开展群众工作。

3.大数据在城市基本服务和保障中的运用。在城市中得到城市基本服务和保障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基本服务和保障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卫生等,运用大数据技术都可以使服务更加到位。如交通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交通部门可以综合分析城市各个主要道路的车流量信息,实时指挥交通,同时,居民可以通过相应的信息渠道,获取城市的交通状况、公交线路等,方便出行。通过数据的综合和分析,城市的服务功能将体现得更加明显。

4.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其核心是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涵盖整个城市的管理、服务、文化、生活等多个层次。智慧城市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城市的数字化,利用射频识别、数字地图、楼宇智能控制等技术,使城市管理具有智慧。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数据的及时获取和综合,处理和计算是实现智慧城市功能的基础。如城市的管网建设,涉及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各自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及时将信息汇总和处理,统一指挥和调度,才能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

四、结语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背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数据整合和计算,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以大数据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能够为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推进作用。新型城镇化也会体现出更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更高效的城市基本建设、更广泛而完善的城市基本保障服务,使城市更具有智慧。

参考文献:

[1]张文丽,黄桦,栗挺,等.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基于山西数据的分析与考量[J].经济问题,2014,(10):113-116.

[2]徐晔.利用“大数据”推进新型城镇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7):139.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大数据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