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累积

2016-10-31张爱群李艳玲李志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辅导中学生

张爱群,李艳玲,李志勇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累积

张爱群,李艳玲,李志勇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首先,使用《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筛选出80名学习疲劳被试;然后,将两组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人),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组接受为期两周共10次的疲劳缓解训练(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控制组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经过疲劳缓解训练的被试在所有因子得分上均显著低于前测;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中,学习疲劳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自适应训练;心理辅导;学习疲劳

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学习,加快追赶的步伐,长时间地持续进行学习,就会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疲劳,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到了不能继续学习的状况。学习疲劳因人而异,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学习疲劳的出现不仅取决于所从事的学习性质和数量,也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个人的特点以及环境的条件有关。关于学习疲劳概念的界定,已有学者做了一系列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杨清(1985)认为,在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之后,人的能力就会显著降低,许多通常(不疲劳时)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解决不了了,即出现了所谓的“学习疲劳”①杨清:《简明心理学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3页。。张志园(2013)认为,学习疲劳是指学生在经过持续长时间的学习活动后引起的相应躯体症状、学习能力下降,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的现象②张志园:《中学生学习疲劳的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本研究更倾向于张志园(2013)关于学习疲劳的定义。

前人关于学习疲劳缓解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丁世勇(1999)的研究发现,热水浴能缓解学习疲劳,热水浴可以使机体得到调整,消除机体紧张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糖浓度、恢复自主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消除学习疲劳③丁世勇:《试论热水浴消除疲劳》,《江西省抚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第70-72页。;Kim(2004)的研究发现,芳香疗法可以显著提高高三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并有效缓解考试综合症症状④Kim S J,"Effects of Aroma Therapy on Exam Syndromes and Fatigue in Grade 12 Students Preparing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s",J Korean Acad Fundam Nurs,No.3,2004,pp.344-352.;Kim等人(2006)研究还发现,伸展练习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改善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伸展练习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对环境和身体调节要求低等特点,非常适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⑤Kim J S,Lee S A,Kim M S,"Effects of stretching on fatigue and concentration in high school students",Korean J Child Health Nurs,No.2,2006,pp.196-203.;Torabi Farnaz(2007)等研究发现,音乐疗法可以缓解疲劳,如慢或快节奏的古典音乐可以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能明显延缓学生产生疲劳感①Torabi Farnaz,Soori Rahman,"The effects of slow and fast classical music on the amou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in nonathlete girl students",12th Annual Congress of the ECSS,No.6,2007,pp.11-14.。Jacobson创立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证实了其对紧张的治疗效果②Carlson C R,Hoyle R H,"Efficacy of abbreviated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behavioral medicine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Vol.61,No.6,1993,pp.1059-1067.。张志园(2013)基于Jacobson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简化压缩成简易肌肉放松技术对中学生的学习疲劳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发现,简易肌肉放松技术对学习疲劳及各个维度(躯体症状、情绪失调、认知障碍)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③安保彻:《不疲劳的活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缓解学习疲劳的方法很多,例如:气功、瑜伽、按摩疗法、生物反馈、催眠以及自适应训练等,但由于学生处在学校大环境中,因此,在选择方法上要考虑到学校学习环境的影响。一些消耗时间较长、技术要求较高,对空间环境也有一定要求的方法在学校环境中就难以进行。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学习环境角度出发,选择并创造一种方便易学、简单有效的缓解学习疲劳的方法尤为重要。日本免疫学家安保彻(2010)通过整合自主神经、能量代谢和免疫三大系统,对疲劳的机制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解释④同③。。他认为,学习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而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于人在持续学习时长期处于交感神经兴奋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而此时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不能灵活转换,因此出现疲劳现象。但是,当人的自主神经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能够自如地转换,人就能在工作学习时精力充沛,休息时放松自在。他还认为,缓解学习疲劳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调整身体状态来恢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缓解学习疲劳;另一类则是通过调节心理状态来消除学习疲劳⑤同③。。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兹在指导病人进行自我催眠时发现,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训练,都能学会控制自己,消除心理压力,保持情绪健康。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安保彻与舒尔兹的理论观点,开发了一套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方法(简称疲劳缓解训练),试图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疲劳缓解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缓解的适用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安徽省某中学52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526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为95.06%。首先,从500名被试中筛选出具有学习疲劳的被试共80人;然后,将8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人;最后,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参加研究。其中,实验组男生21人,平均年龄15.19岁,女生19人,平均年龄15.37岁;对照组男生18人,平均年龄15.17岁,女生22人,平均年龄15.82岁。所有被试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二)工具

1.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⑥张志园:《中学生学习疲劳的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采用张志园编制(2013)的《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筛选具有学习疲劳的被试,该量表包括躯体症状,情绪失调,认知障碍3个因子,24个项目。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00、0.900、0.882,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标良好,作为学习疲劳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靠的。

2.自编《疲劳缓解训练》

本研究基于自主神经平衡理论以及自适应训练法,将心理辅导与自适应训练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学习疲劳缓解训练方法,简称疲劳缓解训练。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步:先取坐姿,将背部轻轻倚靠在椅子上;头挺直,身体稍稍前倾,两脚的摆放与肩同宽,脚底紧贴地面,然后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三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都排导在手心。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会慢慢产生温觉,然后会渐渐扩散到手心部位。这时心里可以反复地默念:“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第二步:按照第一步的要领将注意力放在脚上,最后脚也会感到温暖;一旦两只手、两只脚都真的产生温暖感觉后,身心便会感到轻松,头部会感到清爽。第三步:音乐冥想放松训练,主要以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为主。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首先,采用《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学习疲劳程度前测。然后,实验组的学生在每天下午大课间(大约20分钟)由经过培训的领操员带领进行疲劳缓解训练,共进行2周为期10次的疲劳缓解训练,此外,每周进行训练后都要布置家庭作业,并在组内进行分享讨论,以增加团体辅导的效果;对照组的学生课间正常活动。最后,采用《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学习疲劳程度后测。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描述统计分析和差异检验。

二、结果

(一)两组被试前测结果分析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学习疲劳问卷前测,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两组被试选择较好,满足实验要求(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成绩比较

(二)两组被试前后测比较结果分析

为检验疲劳缓解训练是否起到作用,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自的前后测成绩降低幅度(后测成绩-前测成绩)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经过疲劳缓解训练的被试在所有因子得分上均为后测小于前测,而且,前后测降低幅度比较中,情绪失调、认知障碍与学习疲劳总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而躯体症状达到边缘显著。这表明,疲劳缓解训练对学习疲劳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成绩降低幅度差异比较

三、讨论

研究发现,被试在接受缓解疲劳训练之后,学习疲劳总分及各因子均得到缓解,效果显著,说明疲劳缓解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起到了缓解作用。在本研究中,学习疲劳被试首先通过自适应训练使得各部位肌肉得到放松,进而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说,此时第二、第三机能系统暂时中断工作得到放松,即暂时不接收加工外界信息及暂时不调控行为,暂时的放松有利于两个机能系统迅速恢复维持正常工作所需的神经能量,从而消除因为学习疲劳带来的情绪失调与认知障碍。最后,自适应放松训练再结合第三步的音乐冥想训练给第一机能系统以新的刺激,重新激活与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使大脑处于兴奋水平,从而缓解学习疲劳的躯体症状并为第二、第三机能系统重新开始工作准备生理条件①张志园:《中学生学习疲劳的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心理辅导与自适应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起到缓解学习疲劳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学生过度学习导致学习疲劳,这种疲劳状态容易被无关信息或者自动连串的无关信息的干扰,这与感觉运动门控功能下降时的现象类似。感觉运动门控是指去除无关感觉信息的干扰以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对有意义的感觉信息进行深度编码的神经控制机制②李量,邵枫:《精神分裂症的听感觉运动门控障碍的动物模型》,《科学通报》2003年第15期,第1603-1611页。,它具有阻止新异信息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干扰的作用,在认知控制和注意中起重要的作用③Bitsios P,Giakoumaki S G,Frangou S,"The effects of dopamine agonists on prepulse inhibition in healthy men depend on baseline PPI values",Psychopharmacology,Vol.182,No.1,2005,pp.144-152.。疲劳扰乱了感觉运动门控,学习疲劳因素中包括认知障碍这一因子,即学习疲劳与认知控制的损害有一定关系,而感觉运动门控影响认知加工。心理辅导与自适应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感觉运动门控,接受缓解疲劳训练的被试身体达到放松,大脑此时是一种放空状态,排除一切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以保证大脑对后续有意义的感觉信息进行深度编码,从而消除因为学习疲劳带来的认知障碍。第二,学习疲劳的产生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Tanaka等的研究发现,心理疲劳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而迷走神经活性降低①Tanaka M,Mizuno K,Tajima S,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Fatigue Alters Autonomic Nerve Activity",Life Sciences,No.84,2009,pp.235-239.,Newton等人(2007)的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症患者中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失调的②Newton J L,Okonkwo O,Sutcliffe K,et al,"Symptoms of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Qj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Vol.100,No.8,2007,pp.519-526.,学习疲劳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而引起相应的躯体症状、认知障碍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的现象。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会出现像瞳孔散大,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恶心、腰痛、肩周炎等一系列躯体症状;处于学习疲劳时血氧含量和血糖值的下降,能量代谢系统无法为大脑提供原有活动水平所需的能量,从而使学生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思维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与此同时,自主神经系统也对人的情绪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持续兴奋,学生会出现烦躁、易激怒、心神不宁等反应。心理辅导与自适应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系统加快排除乳酸等代谢废物消除学习疲劳的躯体症状;促进能量代谢系统为中枢提供维持大脑进行高级认知活动所需的能量,从而消除认知障碍;并恢复自主神经系统原有的平衡,从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虽然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但还存在在着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学习疲劳的测量上,虽然所用量表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但是否真正测到了学习疲劳程度还缺乏有效证据。下一步研究可以将问卷调查法和生物反馈法相结合,进一步验证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法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缓解的适用性。

Accumulation on learning tiredness relieving dur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mbining with adaptation training

ZHANG Aiqun,LI Yanling,LI Zhiyong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learning tiredness relieving dur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mbining with adaptation training.Methods:This study adopted experimental group-control group front and back measurement design.First,we screened out 80 learning tiredness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learning tirednes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Then 80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40),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experiment.In the experiment,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learning tiredness relieving training for two weeks amount to 10 times,but control group didn't accept any training.Results:All of the factor scores on the students who accept learning tiredness relieving training were outstanding less than before measurement scores;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for front and back measurement score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learning tiredness total points and each factor scores all reached to significant level.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mbining with adaptation training had certain relieving effect on learning tiredness.

adaptation training;psychological guidance;learning tiredness

B84

A

1009-9530(2016)03-0115-04

2016-04-22

[收稿日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认知疲劳的系列化缓解模式研究”(13YJA190018);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大学生认知疲劳曲线研究”(SK2014AB384);安徽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建设成果之一

张爱群(1965-),男,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辅导中学生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