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科技人才的问题
2016-10-29陈立星
陈立星
摘 要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好坏与国家未来的发展质量息息相关。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相关问题。本文从我国科技人才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科技人才的问题
1.1我国科技人才存在的问题
1.1.1科技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缺乏高精尖人才
相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对总量而言,我国科技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是明显不足的。我国虽然拥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却无法完全转化成人才资源优势。这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来说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源损失。现在我国经济步入转型阶段,国家也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这需要我们迅速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进而推进我国经济的顺利转型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缺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例如,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真正中国国籍的获奖者仅有莫言和屠呦呦两人。而在日本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有二十几位。这无疑是对我国科技人才培养的一个打击。高精尖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科技的创新能力。此外,我国注重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投入相对较少,致使我国技术应用性人才较多,基础研究人才较少,导致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后劲不足。
1.1.2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科研成果质量不高
我国科技人才的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条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导致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外流现象十分严重。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十余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到114.1万人,而回国人员只有30.3万人,累计回归率只有15%。其中我国重点大学一些在该学科内最优秀的学生中有近70%的学生留在国外,而学成回国的人数很少。这种科技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了我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而且这些掌握关键技术,能在科研领域创造出巨大贡献的科技人才流失到国外,对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另外,我国本土吸引外来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相对薄弱,无法很好利用国际优势的人才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现阶段,虽然我国科技人才的数量及其研究成果很多,专利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较低的,其具体表现在:(1)我国国际论文的数量虽多但整体质量不高;(2)我国国际专利产出极少,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的弱势;(3)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明显少于学术型人才。从科技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这对我国科技发展是极其有害的。过于注重数量而不顾质量,会造成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差距加大,并形成不好的科研风气,对科研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解决我国科技人才问题的建议
2.1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精尖人才队伍
针对国家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科技人才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管理机制,包括科技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等。
我们还要注重高精尖人才队伍的建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高精尖人才:
(1)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2)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发挥市场培养科技人才的作用;
(3)打造高科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资源引进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四、重视基础研究型人才培养,加大对基础研究科研领域的投入力度,培养该领域优秀的人才队伍,增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后劲。
2.2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成果质量
我们面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外流,应该优化我国的科研环境。这不仅包括科研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科研的管理制度等内容,还包括对科研工作人员的地位的推崇与尊重、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与科研相关的优惠政策等内容。我们要以此来留住国内优秀的科技人才,让他们感到在家乡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我们要树立追求科研成果质量的观念,严化科研成果的考核机制和专利审批制度,积极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提高我国科研的整体水平,推进我国科研实力在世界排名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龙应贵.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状及中国对策[R].当代世界,2010.
[2] 赵恒平,谢玉成,雷卫平.关于人才环境的逆向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3] 宋彩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4] 孔月婷.新时期我国人才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