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构筑深度发现之旅
2016-10-29蒯威
蒯威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跟其他科目相比,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那就是一堂数学课或英语课上完了,学到了什么清清楚楚;一堂语文课上完了,学到了什么却很难说得明白。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学语文讲究的就是日积月累,内化感悟,螺旋上升。然而,语文课堂上普遍缺少纵深的发现、顿悟的喜悦,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看不到方向,感受不到进步,久而久之,学习的热情也在慢慢消逝。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越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不高。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作,家喻户晓,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小学生必背的古诗之一。学生对这样的古诗词早就非常熟悉,不仅早就会读会背,大概的意思也能理解得差不多了,教学这样的古诗如果课堂上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下课后对这首词的认识、理解跟自己上课前没有明显的突破,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如何突破呢?我的理解和做法是——少教多学。
少教,就是说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用薛法根老师的话说就是“学生已经会的不教,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比如这首词的初读指导、初步理解我基本没有安排时间,而是把对于词作意思的深度理解、高度整合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少教一点,口子开小一点,才能有深度发现的可能。“少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应该教师教的地方要教得准、教得巧,真正解决学生读不懂、学不会的地方,让学生容易明白,否则“少教”就是不作为。对于古诗词来说,打通古代与现代隔阂,建立诗人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理解的重要方法与原则,这样的教学也更能带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多学,我觉得包括三个方面,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真实的学习收获。学习时间好理解,也好办,教师少讲了自然学生的时间就多了。但一不留神就会沦为“少教多练”“少教多做”,时间长了牺牲的也是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丰富的学习活动作保证。语文课上学习活动主要就是“听说读写”,其实深入思考一下,二级学习活动就丰富得多了,比如“说”之下就有演讲、辩论、汇报、评价、表演等等。当然一堂课的学习活动不一定要特别多,放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来说,“少教多学”的语文学习活动必然是要丰富的、多样的。真实的学习收获,是根本,是最终的目标。有了充分的时间保证,有了适合的学习活动,有了必要的学习指导,真实的学习收获才有保证,也才是学生每天愿意上语文课、想学习语文的动力所在。
讲起来有点复杂,到底怎么操作呢?其实关键之处就是要找到一个好的抓手,即设计一项能统领全课教学、整合主要学习活动的大问题,也就是最后真正的学习收获。对于《渔歌子》这首词来说,“不须归”就是整合的契合点。一方面这首词作一字一句都在讲“不须归”的理由,抓住“不须归”就能深度理解这首词;另一方面“不须归”也是词人表达立场、明确人生志向的所在,一语双关,极为巧妙。抓住“为什么‘不须归”这个核心问题,就能整合理解、感悟、诵读等多种学习活动,更是学生一步步深度读懂词作、走近词人的最佳路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画面。
2.联系生活深度读懂词句意思,联系词人生活经历,体会词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3.结合有关“钓鱼”的诗歌、故事,体会“钓鱼”所表达的不同内涵。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初读,学习字词
1.揭题课题,指名朗读。
2.学习重点字词。
(1)鳜鱼(出示鳜鱼图片,认识鳜鱼。)
(2)箬笠、蓑衣
师:这两个字很容易写错,你们看这就是“箬笠”和“蓑衣”(出示相应图片),都是植物做的,为什么一个竹字头,一个是草字头?(引导学生联系图片、结合意思记忆字形。)
【这首词学生并不陌生,初读环节重点聚焦“箬笠”“蓑衣”两个容易写错的词,两件物品离儿童生活都比较遥远,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记忆字形,更符合学习汉字的规律。】
二、发现“不须归”
1.关注“不须归”。
师:刚才读词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就在这首词里,有几个字表明了词人的某种态度、观点?(引导学生关注“不须归”,明白词人借此表明自己不要回去、不想回去的态度。指导朗读最后一句,用朗读表明词人的这种态度。)
2.质疑“不须归”。
师:看来张志和是一个敢于说“不”的人,说“不”,需要勇气,更需要理由!再去细细品味词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用“因为‘_____,所以‘不须归”说一说,看你能发现多少“不须归”的理由。
学生品读、理解,教师巡视、指导:(1)找到的理由越多越好,给自己的发现标上序号;(2)在自己找到的理由边上做好简单的批注。
【语文课堂上特别需要有一段能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感悟、发现的时间。这里抓住“不须归”,设计一个能整合词作意思、词人情感的核心问题,接下来的任务不是教师的分析、解读,而应该是留下整块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潜心会文,写写批注。多学,首先就是多给学生时间学。】
3.探究“不须归”。
师:我看到不少同学找到了四五条理由,看来词人“不须归”的理由很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发现特别有价值,别人可能发现不了,最好什么时候讲?(教师指导交流策略,引导学生认识把自己觉得最宝贵的发现、别人可能读不到的发现放到最后,再组织集体交流。)
第一层次:结合词句意思,读懂“不须归”
美景留人——
(1)因为“西塞山”,所以“不须归”
师:为什么“西塞山”能让作者留下来呢?(引导学生想象西塞山的壮美雄伟,应该是一个远离喧嚣生活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2)因为“白鹭飞”,所以“不须归”
师:“白鹭飞”有什么好看的呢?(引导学生描述白鹭展翅高飞的样子,体会白鹭自由自在的形象。)
师: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诗句?(联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进一步丰富白鹭高飞的样子,感受其中的自由之美。)
【古诗词的学习,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一方面也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理解的、已经有所感悟的诗句促进理解,这是因为在古诗中很多的意象是相通的。“白鹭飞”可以结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深化理解,而“斜风细雨”也可以结合“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加强感悟。】
(3)因为“桃花流水”,所以“不须归”
师:这四个字里藏着丰富的内涵,来,闭上眼睛,自己轻声地念一念这个词语,看看你眼前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桃花盛开、万紫千红、花与水相互映衬的迷人景色,启发想象从远到近、从山上到水边说说看到的景象。)
师:你还听到什么?(联系词语意思,感受河水叮咚作响的生机。)
(4)因为“斜风细雨”,所以“不须归”
师:斜风细雨——不是夏天的狂风暴雨,也不是秋天、冬天的凄风冷雨,是春天的斜风细雨、和风细雨。你又想到了什么诗句?(补充“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感受春雨的舒适宜人。读“斜风细雨不须归”,体会词人的淡定。)
师:斜风细雨——仅仅是雨小吗?闭上眼睛,再读读这个词,看看西塞山上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细雨之中,山间烟雾迷蒙,给人飘飘欲仙的感觉。再读“斜风细雨不须归”,感受其中的美景。)
美食留人——
(5)因为“鳜鱼肥”,所以“不须归”
师:看来这就是“美食留人”呀!你有没有因为想吃一样东西,花了很长时间、很大代价的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与“吃”之间的小事例。)
有备而来——
(6)因为“青箬笠,绿蓑衣”,所以“不须归”
引导理解雨不大(斜风细雨),而且还有雨具(箬笠、蓑衣),自然不用回去。
【少教多学离不开一个好的抓手。这里用“因为‘____,所以‘不须归”整合全词的内容,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逐字逐句的讲解,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起点,把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更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变为发现的过程,平常艰涩的诗词理解变为轻松的聊天,学习成为一种发现的过程,格外有新鲜感。】
第二层次:整合词句,深化“不须归”
师:不简单,一口气发现了这么多“不须归”的理由。那你们想想如果只有一个值得留下的理由,比如,只有“白鹭飞”值不值得留下?
(1)有声有色
师:白鹭,有了什么格外动人?(引导发现:白鹭之“白”与山之“青”、花之“红”,以及箬笠、蓑衣的“青”与“绿”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春色图。再加上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淅淅沥沥的雨声,让这春景格外迷人。)
(2)有动有静
再度发现:白鹭之“动”与山之“静”也构成了一幅动静搭配、和谐自然的图画。
【对词句意思的理解,从一个个简单的元素,到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组合,正好构成了这样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春钓图。】
第三层次:知人论词,认同“不须归”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发现原来这首词里每一个字都在讲“不须归”。(出示词作)再读读,看看你能不能还用“因为‘____,所以‘不须归”说说。(引导学生关注词牌名“渔歌子”作者张志和,比如“因为‘渔歌子,所以‘不须归”;“因为‘志和,所以‘不须归”。教师进一步补充作者资料。)
师:其实,“渔歌子”这个词牌就是张志和在隐居垂钓的生活中创作的,他已经用这个词牌填写了不少词。你觉得张志和通过“渔歌子”这样的词作表达自己怎样的生活志向呢?(引导理解张志和远离官场,追求悠闲自在、宁静淡泊的生活志向。)
师:因为弟弟张志和长年在外,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浪迹不归,于是作《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劝他回家。读一读,你觉得张志和会回“家”吗?
引导学生对比体会哥哥的心意与张志和的志向,言之有理即可。再互动朗读两首词句。
【课堂学习真实的收获感,是学生学习热情真正的动力。围绕为什么“不须归”,三个层面的纵深发现,从词句字意思,到全词的整合理解,最后到词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每个层面都有新的发现,这样的学习收获实实在在,是真正在原有模糊认识基础上质的飞跃。这也是“少教多学”的落脚点。】
三、想象画面,感受语境
1.激发想象。
师:正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词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就是一幅优美的中国画。这样的画,老师也特别喜欢!所以,前几天老师一直在练习把这幅画画出来,现在你们想不想看看?(播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把画面展现在学生脑海中。)
2.描绘画面。
师:我是把这幅画“画”在大家心里。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把你们看到的画面讲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练习后,教师指名说。
预设1: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不时偷偷钻出水面,露出半个脑袋。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师:把自己当作词人,说出来的画面会格外动人。
预设2:我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坐在小船上垂钓,悠闲自在。眼前西塞山烟雾迷蒙,几只白鹭正伸展着洁白的翅膀自由飞翔。娇艳的桃花伴随着微风,慢慢飘落下来。活蹦乱跳的鳜鱼顽皮地跃上跃下,似有无穷的活力。绵绵春雨之中,这一切显得格外迷人。
3.练习朗读。
师:最美的画永远是心里的画,是文字描绘的画。谁也来像老师这样“画一画”?(配乐朗读。)
【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入情入境的朗读。然而,不少朗读的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一遍一遍单调的重复中丧失了读的兴趣。这里巧妙地运用“画图”,引导学生用朗读画出词中画面,用语言再现词中画面,形式变了,朗读指导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感受“钓鱼”的不同内涵
师:读了这首词,你想到哪些与钓鱼有关的故事或诗歌?
1.补充柳宗元的《江雪》。
对比相同与不同之处,理解都是讲“钓鱼”,但环境不同,心境不同。
师:“钓鱼”里面有悠闲自在,“钓鱼”里面也有万千孤独。
2.补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指名简要讲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姜太公钓鱼的目的。
师:你们看,钓鱼里面也有智谋。
3.关注各地的“钓鱼台”。
出示各地著名钓鱼台景点的照片。
师:正因为古人很喜欢“钓鱼”,也赋予了“钓鱼”各种不同的意思,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叫“钓鱼台”的景观,以后同学们外出旅游时也可以留心一下,找找这些“钓鱼”背后的秘密。
【“钓鱼”显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里独特的符号,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蕴。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引领学生慢慢触摸这些独特的、有深刻意蕴的中华文化符号。教学中,教师把各种“钓鱼”进行对比联系,潜藏在“钓鱼”中的多层表达也就渐渐清晰起来,本来难以捉摸的“文化”也变得好理解、有意思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