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挠到学生思维的“最痒处”
2016-10-29李劲松
李劲松
适切的追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挠在学生思维的“最痒处”,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深度开发的状态,乃至顿悟。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思考问题不对点子,就像挠痒没有挠到最痒的地方。这时,教师是接过话题,对答案进行补充和延伸,还是继续追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更深刻的道理,把最痒的地方给挠到?
显然,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改理念。在众多经典教学案例中,处处可见追问的影子。每每在学生心痒难耐之际,教师适时地追问,搭设思维跳板,促进学生、文本、教师之间深入对话,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追问为什么能掀起教学的高潮?因为适切的追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挠在学生思维的“最痒处”,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高度亢奋、深度开发的状态,乃至顿悟。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最痒处”在哪儿?怎样追问才能挠到学生思维的“最痒处”呢?
在学生理解肤浅或偏差处追问。学生解读文本重难点的肤浅或偏差之处便是其思维的“最痒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联系旧知、调动体验、提供材料等方法追问,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挖掘他们思维的深度。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对“人们总爱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的理解仅限于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的经久不灭。此时,教师可以出示宋庆龄的简介让学生阅读,然后追问:你们觉得宋庆龄与樟树有相同的地方吗?假如你在樟树前留影会说些什么呢?提供材料、调动体验的追问有效开掘了学生的思维,突破了课文重难点。
在语言的精妙处追问。关注文本表达,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这往往是学生思维的“最痒处”。教师要抓住词语精妙、语句精当、语段精美、结构精巧之处追问,通过类比、对比、替换、想象等引领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方式,揣摩文本表达的顺序。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船长》,学生对主问题“你认为雨果对船长的描写成功在哪里?”品悟不够。此时,可用“写人们的慌乱对表现船长有何作用?”“第一条命令语言顺序能颠倒吗?”“把船长的对话改成这样(拖沓的)行吗?”等追问,指引学生领悟语言形式对铺叙场面和刻画人物的独特作用。
挠到学生思维的“最痒处”,需要教师深入地研读、解读文本,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挠到学生思维的“最痒处”,需要教师深入地研究学生,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做好预设,追问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挠到学生思维的“最痒处”,还需要教师用心倾听,抓住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倾向与不足,机智应对。如此,追问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架起桥梁,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