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
2016-10-28杨军民
杨军民
[摘 要] 在简单阐述“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两个方面分析“生活经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并提出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场景,思考数学原理以及设计生活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 “生活经验”;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抽象性特点,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及数学原理较多,学习压力较大.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增加学生的熟悉感觉,也能够有效调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文章将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生活经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生活经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遵循着主体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真正发挥“生活经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主体性原则
“生活经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累积的个人体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活动相结合,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将学生视为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课本中的生活.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指导,将更多实用性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趣味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经验”的有效导入,需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将更多富含趣味性特点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更加认真地观察生活,认真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推动力量,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则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积极探索、主动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曲线与圆的方程”这一内容中,借助多媒体模拟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的视频,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好地生活. 把学生的“数学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数学知识大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借助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好地解答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抛物线》相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回忆在投掷铅球的时候,铅球的运动轨迹;或者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后排球的运动轨迹等等.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场景,思考数学原理以及设计生活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
(一)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积极借助“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通过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在指导学生学习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棋盘麦粒”的故事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述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的故事,提问学生“国王最后能够满足象棋发明者的要求吗”等问题.故事引入的方式能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使学生积极进行问题思考. 其后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数列》知识之后,为学生出示一些习题,比如“等差数列7,11,15, …,195,共有_____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检验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引入生活场景,思考数学原理
数学知识是通过人们长时间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积累而得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场景中的数学原理.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函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课堂相关的内容,比如:
图1为东营市2016年春节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 观察这张气温变化图:
图1
问题1:在区间[4,14]上,气温随时间的推移怎样变化?
问题2:如何采用变量数学语言来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这个特点?
气温变化图是高中学生日常中时常会接触到的事物,通过气温变化图导入数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三)设计生活习题,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更为注重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重知识传授”的模式改为“重能力培养”的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时常存在的问题,比如“你想邀请朋友到某饭店吃饭,餐厅位置在齐贤街十马路右侧30米,你该怎样告诉朋友这个位置呢”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进行解答,用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来研究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使数学回归于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借助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结束语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更为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为注重数学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生活经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场景,思考数学原理以及设计生活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融合,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