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探析

2016-10-27李建美

中国经贸 2016年16期
关键词:组织模式运作模式内部审计

李建美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化进度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也已和民营企业一样,更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就显得更加突出。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运作模式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并没有中断,而国有企业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在这种大背景下,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也日益广泛,应该受到国有企业的足够的重视。由于国有企业的公有性质,不仅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同时还要受到上级主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运作,在内部审计方面也和普通企业有所不同。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和运作现状分析

1.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区别

国有企业在本质上属于公有资产,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也属于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同时作为一种经济主体,带有政府性质的审计模式显然并不能真的完全审查国企的经营状态。比如,国家审计更倾向于事后监督,而现代企业审计主要以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为目的,这种审计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同时,审计的委托人也有所不同,国家审计的对象是政府机构,针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的执行人也是国家审计机关,而内部审计则主要由企业内部人员执行。所以,在80年代,我国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出台了130号文件,真正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法律地位。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和运作模式分析

目前大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多由内部常设机构执行,该机构直接向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执行的任务也是由最高管理层指派的,这种模式在制度层面保证内审机构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因为,执行的审计工作由最高层直接授权,在管理层级上受到的限制较少。这种组织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内审机构受到的外来掣肘,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而另一种审计模式则成为“双层制”。即在股东大会之下设立监事会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内审机构在行政隶属上,同时归属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这种审计模式能够保证审计机构获得更高的权威和独立性,更有利于保护国家资产。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

1.审计领域由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审计已经不单单是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审查,还要在保证企业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进行审核、并控制经营风险,保证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所有的资源。对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建议采用“内部审计委派制”。即在集团设立审计总部,并委派专门审计人员到不同分公司,委派的审计人员和委派地管理机构没有隶属关系。各级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公司经营情况,对集团和分公司进行监控并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及时将结果向审计总部汇报,然后统一向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直接汇报。在审计领域方面,内部审计要将其主要职能由差错纠错向内部综合管理方面转变。比如,对于某项销售业务,传统上只是检查合同金额和付款金额是否相符以及票据是否完整。而对于合同价格是如何确定,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在价格确定的过程中有无违规操作,是否遵循了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原则等,一般很少涉及或者即使涉及到,也不是工作的重点。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日渐完善,信息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越来广泛,账面上舞弊现在也在减少。所以,内审的职能也应该向内部管理转变,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内部检查和监督,并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情况,将审计领域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2.内审机构由单一职能部门向综合性机构转变

目前的国有企业设置的审计部门,在行政关系上直接直接归属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大都和其他部门处于一种平行地位。这种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但是很难对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机构进行审查。正文前文所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日益完善,内审的工作重点应由查错防错向内部服务转变,传统的组织设置势必无法满足这一职能上的转变。所以,在机构设置上,审计机构应该高于公司业务结构和其他职能部门,在业务上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接受董事会监督。当然这种机构和职能的转变,也对内审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格的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和各种法规,还需要对公司的各项业务都比较了解,如此才能保证内审机构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3.审计方式和管理方式向集中化转变

传统的审计方式属于事后监督,更大的作用就是在会计期末的时候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监督。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业务日渐复杂、多元化,事后监督由于其时滞性,无法及时反应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有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需要内审机构将更多地资源投入到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这种全程式的审计模式不仅适用于财务领域,还需要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以及预算等环节都纳入到审计范围,全程进行监督,尽早的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尽量降低企业风险。而在管理方面,内部审计也要实行集中化管理,各部门或各分公司都要实行统一的审计标准。在整个国有企业系统中,设立全方位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对系统内审计人员进行自律性管理和培训,统一管理模式和审计标准,提高国有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相信随着国企的不断发展,其审计模式也会日趋成熟,在企业发展中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赵增艳. 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改革与成效的思考[J]. 财会研究. 2013(08).

猜你喜欢

组织模式运作模式内部审计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的比较与借鉴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工业企业合同能源项目运作模式及效益评估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民用飞机项目强矩阵组织模式初步分析与探讨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