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

2016-10-27卢彰威孙宁梅郭胜左博文

戏剧之家 2016年1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卢彰威+孙宁梅+郭胜+左博文

【摘 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受到猛烈冲击,少数弱势文化濒临消亡,保护、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潮流。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45-02

一、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嫩江流域“非遗”传承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嫩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有着达斡尔族舞蹈、满绣,剪纸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已经开始保护,但是嫩江流域“非遗”传承和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源流失现象严重、人们对“非遗”的认识不够、缺少相应的保护和发展机制、数字化传承与记录较少、大多为传统工艺人口口相传,效率低下,时间长,影响了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等。嫩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保留的较完整的蒙古语,仅限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及肇源县、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依安县等地区。随着与汉民族的接触导致了汉语的普及,曾经的满语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二)传播途径与传播形式单一

目前,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面对面的动态传播和静态展示两种。大多是通过工艺品制作展览、节日舞蹈等,吸引的人数有限。传播通过口头传播和肢体动作的传播受时空限制,只能在传播范围近。不稳定性高,一旦传承人流失,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受到严重影响。现今,对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正在进行中,数据库还在建立。

(三)资金与法律支持不足,政府重视不够

通过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调查不难发现,当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保护,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很少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不高,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不足。

二、新媒体对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发生了变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的同时,进行了多种方式传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及民俗生活方式等各种文化艺术生成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存储,构建网络数字博物馆,用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传统工艺的制作内容和精髓。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还可以主动地传播给他人。在这种新媒体传播平台上,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性自主性,从而有效而地建立起全面的信息传播环境。这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语境夏新源45(|新向&所愿)缺失之后,为“非遗”提供的一个更好的环境。

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手段有着受众广泛,传播便捷,发展迅速,影响力大等优点,而这些优势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做到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大众传播。微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广,也通过朋友圈随手转发,从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微博定期发有关保护嫩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微视频可以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访谈节目引起受众的共鸣。

三、新媒体环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策略

(一)增加“非遗”专项资金投入,建设“非遗”传播基地

1.充分发挥政府资源管理的优势

借助当地政府资源管理的优势,加大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政策制定,人员分配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非遗”传播基地,将有关“非遗”的资料,视频,等集中化保存和管理,在广大社会中形成弘扬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氛围。

2.推广“文化礼堂+书院”模式

围绕“非遗”传统文化,大力推广“文化礼堂+书院”模式,实施乡村、社区传统文化推进计划,注重教育教化功能,着力把“文化礼堂+书院”建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围绕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坚持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传播“非遗”文化重要阵地,以嫩江流域“非遗”文化为基础,各个文化礼堂为终端平台,以专业人员进礼堂为抓手,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设立相应的基金,组建“非遗”传承联盟,集聚各种资源,广泛开展“非遗”文化的宣传活动,让人们时刻感觉到身边处处有“非遗”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礼堂主阵地作用,开展“非遗”微宣讲进文化礼堂,重点建设相关的书院,记忆馆等,每一种“非遗”文化都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馆。例如,达斡尔族的舞蹈展览馆等,将“文化礼堂+书院”模式好好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

(二)建立“非遗”专业数据库,聚合“非遗”信息资源

集中优势资源建立“非遗”网络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全方位呈现在大众面前,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一对一、点对点“抓取”受众,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不再碎片化、表面化,受众得到“一站式”了解、查询服务,深化和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涵,同时还能以国际化的方式,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专业的数据库,将零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的材料进行数据化的整合,方便大众获取资源,大众通过上网浏览,阅读,下载,分享有关的资料。既减少了建立专门博物馆需要的资金,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构建立体化“非遗”传播渠道,培养“非遗”文化自觉意识

1.借助新媒体优势助力“非遗”传播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制作优秀影视作品、公益广告等,呼吁人们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嫩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服饰、舞蹈、民俗等通过室内或户外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增加大众对嫩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2.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非遗”文化产品

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到实地去参观学习,联系“非遗”传承人、相关文化部门工作者到校园给学生进行宣讲。

3.使用微博发布“非遗”文化信息

建立并使用微博,定期发布一些关于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提高嫩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以及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利用新媒体全方位渗透,培养公众文化自觉意识

借助新媒体形态不断的、多次的向广大受众传播嫩江流域“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培养广大受众积极主动地去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大众可以转发朋友圈的小视频、微博图片,从而达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培养公众保护“非遗”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非遗”传播社会环境。

(四)发展“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完善“非遗”文化产业体系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定文化元素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超时空还原,由此打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风格的游戏产品或影视动漫作品,利用电影、电视、手机、网络等播放平台还原其创造和传播过程,提升用户体验,与用户产生互动。建立相关的网站,和网络课堂。

1.提升“非遗”传承商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理念,其中蕴含着很多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可以将嫩江流域的特色的“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商业价值,通过新媒体对于特色的整合宣传,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创立融旅游,文化,贸易于一体的节日活动,通过定期的举办来吸引游客,宣传当地的“非遗”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形势。

2.创新“非遗”传承形式

利用传统保护“非遗”的方法上结合新媒体,尝试建立相关网站这样将改变传播点对点,小范围,效率低的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视频图片,将现实传播和网络传播相结合,给受众以新的体验。

3.建立“非遗”传承网络课堂

使“非遗”的传承有了新的途径,不再是面对面的传授,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非遗”文化,不用再去当地,也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定期请专家远程授课,举办一些活动,扩大影响力。

(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非遗”传播水平

1.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个人素养。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专门的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广阔的知识视野,才能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政府鼓励相关的科研,有计划的对于正在致力于“非遗”保护的人进行专门的培训。

2.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设置。积极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在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或开设相关的课程,定期组织到实地进行考察研究。

3.培养稳定的专业性特色学术梯队,既要有经验丰富专家的介入和帮忙,又要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要打通学科壁垒,加强人才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资源互补。

4.获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切实可行的长效措施。只有资金上得到保证,在研究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对于“非遗”有足够的重视。

(六)采用多种传播形式,拓宽“非遗”文化展示途径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全面提升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和传播水平。大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

1.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

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文化遗产我知道”等相关的活动,来增加学生对于“非遗”的认识,有其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增加其对于保护“非遗”的认识,达到宣传和保护“非遗”的效果,社会上定期组织一些比赛,可以去当地,也可以利用网络等增加“非遗”的影响力。

2.将优秀的“非遗”文化排成舞蹈,写到歌词里,融入戏剧中

多方面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以庆典节日来吸引大量的受众,在同时宣传有关“非遗”的文化,进行文化熏陶,让人们自觉地保护与发展“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孟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选择[J].兰台世界,2016(07).

[2]王婷婷.“互联网+”时代促进微电影传播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6(02).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