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实践中对现实主义编剧的点滴思考
2016-10-27蒋雯成
蒋雯成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331)
在创作实践中对现实主义编剧的点滴思考
蒋雯成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1331)
我们周遭的现实生活对于当下的戏剧创作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带给我们很多灵感和启发,而且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体验到各种活灵活现的作者笔下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历经筛选、斟酌和构造,完成一部大戏的创作。论文先从主题出发,探讨了如何选择主题。一个戏的主题到底是从内容出发还是从人物关系出发,是否一定要确立了鲜明的主题才能继续进行剧本的创作。接着,在确立人物和人物关系方面,如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去剖析典型人物。最后,戏剧场面是戏剧结构的基本单位,对选择明暗场戏和重点场面显得尤为重要。
现实生活;主题;人物动作;危机;戏剧情境
一、绪论
我始终相信,一部剧作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在剧场获得片刻的欢愉或是悲伤,还应该是对当下生活和情感的一种思考。在每一部大戏的构思阶段,每个人应该或是都必须经历一场思想的拉锯战,每个人都应该去搜寻自己的“素材库”。也许最先蹦出的是一两个印象深刻的人物,也许是一个简单的事件,甚至也许只是一个环境背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写实”的艺术创作理念,对于每个创作者来说,是一条必经之路。现代主义戏剧的确可以反映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危机,而传统的剧作是很难满足现代精神生活的需要,于是很多戏剧人纷纷另辟蹊径,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本文将从自身的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并使之整合成一部现实主义大戏,对自身创作中的一些编剧手法进行讨论。首先,我从选取主题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观察并且总结从而确立戏剧主题、如何筛选和萃取典型人物和人物的性格进行描述和讨论。而后,我将谈谈剧本情感的一步步变化是如何推动的。当然,我也将结合一些现实主义作品进行探讨和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所吸取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以及这些经验对提炼当代现实生活创作的意义。
二、关于主题
“写作剧本的第一步,显然是选择一个主题”,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让很多剧本都经受着考验。古往今来很多的剧本,我们不难发现都可以用一个抽象的字眼来概括,比如《结婚》的主题是“结婚”,《伪君子》的主题是“虚伪”,《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命运”……其实给每一个剧本安上一个简单明了的主题是可以的,但是在很多剧本中,作者的头脑中是没有一个明确主题的,而这些剧本并不经常是低劣的剧本。比如我们只有通过一个多少有些勉强的抽象化的过程,才能为像《皆大欢喜》《世态》这样的剧本找出一个主题来。
大多数人们,一开始,为了寻求一个主题而浪费许多时间,后来有一天,当你正在书房里或在街道上行走时,你忽然停住了,因为你发觉了一点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在你眼前,最初只有一个印象,但脑子里的一个影子完全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可是如果你真要把当时的感觉写下来——假使这是可能的话——也很难把它的吸引力简单地叙述出来。那个情形,就好比你在梦中觉得发现了一个具有深奥意义的概念那样,醒来后你把它写下来。可是一谈,又发觉它平淡无奇。于是你又追寻那个概念,它躲躲闪闪,直到你抓住了它,它仍然抵抗,并且不断地改变形式。你打算写一本喜剧,可那概念喊道:把我编成一个悲剧或者故事剧吧。最后,经过一番挣扎,你才征服了那个概念。
然而,不管是从一个想法入手也好,一个人物或者是坚信的理念入手也好,其实都能推出一个完整的剧本。因此,在构思一部大戏的时候,首先可以去想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前,所有人的生活状态都是平静的,不痛不痒的,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大家带着假面具相安无事地坐在一起的场景。所以无论是爱情,还是友谊抑或是亲情,苦难无疑成为了它们的检验标准。威廉·阿契尔在他的剧作法中断言“危机是戏剧的中心”,他又说,所谓“戏剧性的,是通过想象的人物的表演才能使集合在剧场里的一般观众发生兴趣。”
“主题先行”的方法在很多实践中已然不奏效,在没有太多感性认识的支撑下,说什么思想、表达什么内容都是干巴巴的,连自己都会半信半疑。劳逊说过:“在实践中,真正的统一性必须来自主题和动作的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更愿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物上,还有细腻的情感上。
三、人物的确立
戏剧情境的构成要素有三:具体的环境,诸如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特定的情况——时间;特定的人物关系。这三点,又数人物关系占据核心位置。情境的运动,一般在于人物关系的运动。“人物之间相互影响,人物的内在生命活动凝结成动机并促成行动,由于人物的行动相互影响对方,或者由于新的事件的作用,人物关系发展变化,又会形成新的情境。”所以,总的来说,人物关系的变化导致情境的运动。
这一点上,现代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最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戏剧《玩偶之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是一部三幕剧,整部剧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揭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上。通过这一对夫妇八年后的一段生活经历,向读者与观众展示了男权社会的一个侧面。娜拉的出走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挑战和同时代的挑战。
那么契诃夫的《樱桃园》就更能反映戏剧的生活化了,这恰好也是契诃夫一直以来对于戏剧的追求。整部剧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贵族世家注定走向衰落的过程,剧中并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截然相对的人物,而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契诃夫曾经谈到,“人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谈情说爱、悬梁自尽,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说聪明话,他们做得更多的倒是吃、喝、勾引女人、说蠢话,必须把这些表现在舞台上才对,必须写出这样的剧本来!”
曹禺先生在看完契诃夫的《樱桃园》后,也对自己的作品《雷雨》提出了反思,认为自己的戏太像“戏”了,于是构思了另一部经典之作《日出》。我们可以从《日出》中看到些许变化,《日出》中的人物更加活灵活现,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像是跳入脑海中一样。
四、关于营造戏剧性场面
戏剧场面是“戏剧结构的基本单位,指的是一幕戏或一场戏内由人物的一定行为构成的各个生活画面。一个戏剧场面,一般只表现一个局部的事件或动作。”可是,“戏剧性”到底是什么?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才是“戏剧性”的根基,但动作并非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唯一手段。例如《茶馆》中人物的动作并非那么强有力,但是人物的生存状态是鲜活的,是真实的。更有甚者,例如契诃夫,已经将人物的生活状态贯穿于戏剧始终。很多人认为契诃夫的剧本中“戏剧性”不强,这恰恰是现实主义发展到此的另一种风格样式。“戏剧性”的中心问题还在于“戏剧情境以及包含着的悬念”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人物能不能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性格,能不能产生对观众有吸引力和诱导力的悬念,才是这个情境是否具有“戏剧性”的衡量标准。
然而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提到了“必需场面”这个概念。“必需场面是观众(多少清楚的和有意识的)预见和要求的一个场面,设若没有这个场面,就会引起观众完全合理的不快,……可以发现有五种方式可以使一个场面变成具有这种涵义的必需场面:逻辑性的、戏剧性的、结构性的、心理性的、历史性的……”如果说,阿契尔的观点过于理论化的话,谭霈生先生在《戏剧鉴赏》中花费了大量笔墨,专门有“戏剧场面的选择”章节,提出了在场面选择上应该关注的几个要点。首先,以展示独特的人物关系和表现丰富的个体内心世界为目的;其次,要注意明确明场和暗场的选择;最后,是交待性场面和重点场面的选择。谭霈生先生从目的、手段方面对场面的选择提出了很多意见,对创作中场面的选择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五、结语
实际上,除了上述所讨论的主题选择、人物选择以及营造戏剧性场面三部分主要内容,在创作现实主义戏剧中,还有其他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例如语言。在现实主义戏剧中,散文化的语言甚至方言已经取代了诗体语言。因此,在创作台词的时候,应该深入写作的地区和人物,去挖掘他们真正的说话方式。另外,前文我们已经探讨了“戏剧性”,但现在很多剧本走向了刻意制造“戏剧性”的一个误区,除了制造情境危机、外部冲突以外,我们还应去关注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本质都是隐藏于表象之下的,要掌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根本,还需要我们创作者在生活中发现“戏”。
[1]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2]乔治·贝克.戏剧技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3]威廉·阿契尔.剧作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
[4]王忠祥.易卜生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5]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J90
A
1007-0125(2016)09-0014-02
蒋雯成(1989-),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