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泽涛险象环生的里约之途

2016-10-27李甜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游泳队宁泽涛孙杨

李甜

7月18日下午4点,人民大会堂,国家为出征里约的中国军团举行动员大会。宁泽涛参加了。在集体照片的最后一排,眼尖的粉丝一眼认出了他。

这立刻解除了之前大家对他能否如期前往里约的担忧。

此前,原定在6月25日公布的中国游泳奥运大名单没有按时出来,随之传出宁泽涛因“私接广告,顶撞领导”并一度以退役为要挟,与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产生矛盾,有可能因此无缘里约奥运的消息。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组织管理办法》,其中一条规定,“自上一奥运周期起,凡因兴奋剂违规行为而受到六个月以上禁赛处罚的人员,不得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在2011年3月,宁泽涛曾经因误食含有瘦肉精的食物而被中国游泳协会禁赛一年,这条规定也被认为是阻挡宁泽涛前往里约的硬伤。加之“广告门”风波,这位正处在自己巅峰时刻的年轻偶像,还没有来得及进入人生的那场最大战役,已经遭遇了巨大的考验。

在过去的三年间,宁泽涛的成绩如火箭般速度上升,在男子50米、100米自由泳项目中一口气拿下全运会、亚运会冠军,尤其去年在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上的夺冠,使他成为此次奥运会男子游泳短距离项目中,中国队奖牌实现零的突破的希望所在。

突然成名,给23岁的宁泽涛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他受到粉丝各种疯狂追捧和众多商家的极大青睐,另一方面备战奥运在即,史上“零突破”寄望带来的压力前所未有。

一块最重的金牌

2014年亚运会之后,“宁泽涛”这三个字就不只是游泳圈知晓的名字了。这一年9月23日,他在50米自由泳项目收获首枚金牌,次日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助中国队夺冠并打破亚洲纪录;一天后,他在100米自由泳项目上以47秒70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游进48秒的亚洲人。三天内,他四次站上领奖台。

21岁,外形俊朗,评论员罗雪娟随口叫出“小鲜肉”一词,成了他此后的一枚标签。

2015年初,CCTV体坛风云人物把最佳男运动员奖颁给了他,他无疑是这一年里最火的男运动员。如果说这个“最佳”还有待实力验证,那么2015年8月的喀山一战,则为他平息了所有争议。

22岁的宁泽涛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他不但成为自1973年世锦赛举办以来首位进入该项目的亚洲选手,也是黄种人第一次夺得短距离自由泳的世界冠军。

短距离项目向来是大赛中最大的焦点,也是考核运动队实力的重点。2015年5月31日,田径运动员苏炳添跑出了9秒99的百米成绩,成为第一个突破10秒大关的中国人。不久后在一次发布会上,游泳中心党委书记尚修堂对宁泽涛的教练叶瑾表示,希望他们在喀山也能给外界一个大惊喜。当时叶瑾还向他“抱怨”,说给了他们太大压力。

在宁泽涛之前,男子游泳项目中,无论第一代出成绩的张琳,还是第二代孙杨,都是在中长距离上取得突破,而百米竞赛,则一直被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垄断。

在喀山,宁泽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同时国家和百姓的期待值也在上升。奥运在即,奥运会短距离游泳项目上,中国从未取得过奖牌。

包括宁泽涛在内,今年共5位选手进入“47秒俱乐部”,宁泽涛暂时排名世界第三,落后世界第一麦克沃伊0.92秒,相当于落后半个多身位。

魔鬼外教带出中国NING

针对性的训练,是从一年前开始的。

2015年4月,在宝鸡全国冠军赛夺冠的宁泽涛通过媒体表达了自己认为教练叶瑾的训练方法偏保守、希望能参加外训的想法。

5月底,这件事定了。他将跟随曾带出澳大利亚游泳名将、世锦赛冠军马格努森的名教布朗训练。宁泽涛的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派种子运动员前往澳大利亚特训,始于八年前。从张琳开始,中国男子自由泳走上了进化之路。

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中国游泳队派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队伍,却只拿到1银1铜,男队唯一奖牌来自吴鹏。坊间戏谑说“跳水梦之队,游泳梦游队”。

同一年,张琳在中国泳协和北京队的共同努力下到澳洲训练,师从丹尼斯。三个月后,他在国内公开赛上将400米自由泳个人最好成绩提升了1秒多;一年后,又突破3分45秒大关;北京奥运会上,他一举摘得400米自由泳银牌,成为首位获得奥运奖牌的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

这一年,17岁的孙杨也在北京奥运会 上游进了1500米决赛,并刷新亚洲纪录。一年后,孙杨获得外训机会,同样师从丹尼斯。外训的效果显而易见,2011年上海世锦赛,孙杨夺得两枚金牌,并在伦敦奥运会上拿下400米、1500米自游泳金牌。

从此,外训被视为能出成绩的重要原因,无论运动员个人还是教练对此都有共识。

中国游泳短距离项目第一位外教布朗的训练方式与理念的确和叶瑾不同。叶瑾严格,注重时间强度;布朗虽然也有“魔鬼教练”之称,可他的训练量并不大,但单位时间内的训练强度非常大。他培养的就是“比赛型选手”。这和想寻求突破的宁泽涛,不谋而合。

2015年6月6日,宁泽涛第一次见到外教布朗,在自己第一次外训中找到了最好的状态。

6月的墨尔本还在冬季,气温低至零度,宁泽涛不到四点就起床,换好泳装,哆嗦着跳进泳池。

布朗为他制定了严格的、有针对性的计划。

宁泽涛身高1.91米,体型高大,接近欧美人身材,但脚部没有优势。据叶瑾说,宁泽涛脚略窄,面积不大,这影响了他打水的效果。“就像没戴脚蹼的人与戴脚蹼的人比赛,总会吃亏一些。”对此,布朗专门为宁泽涛安排了快速打腿的日常训练。

在100米中,宁泽涛的优势在后50米的冲刺。相较麦克沃伊、阿德里安等名将,他在前50米明显速度不足。在布朗看来,后发优势在真正比赛时没有用,因此他要求宁泽涛“前50米必须豁出去”。

布朗还意识到中国弟子需要点信心。布朗总是鼓励宁泽涛,他给弟子设预定值,在泳池边的一块白板上写下每日的计划和目标。最开始,宁泽涛觉得目标太高,做不到,但实际上他游到了。预定值不断变短,宁泽涛一一完成,这种看得见的进步,刺激着宁泽涛的竞争心。“自信就通过每天的积累,每一次的‘做到建立起来了。”布朗说。

初次外训成果在喀山世锦赛得到了检验。100米自由泳中,宁泽涛前50米全力猛冲,使得自己与加拿大人康多莱利并驾齐驱,后50米充分发挥冲刺优势,尤其最后5米,更加发力,最终凭借完美的到边领先对手0.11秒夺冠。

善于鼓励弟子的布朗一直关注着比赛,他通过电子邮件对每场比赛进行分析,制定战术。

100米自由泳半决赛结束后,他针对性地点评说,“前25米不错,后25米完美。”夺冠当晚,宁泽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他不时拿出金牌看看,好确认这真的是现实。

宁泽涛的成绩也让布朗得到了中国游泳队的信任。

2016年2月11日,宁泽涛第二次外训,为期50天左右。

这一次布朗的训练没有去年针对性强,而是根据现实,随时调整训练计划,保证让刚走到世界顶点、几个月未系统训练过的宁泽涛再次找回游泳的热情。

布朗也有严厉的时候。

刚来第一周,有一天宁泽涛睡过头了,迟到了40分钟左右。

“你生病了吗?”布朗问。

“没有。”

布朗面露愠色,“那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想训练的话,就回中国去。”

宁泽涛于是道了歉,从此再没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排除外界干扰,布朗还会拿走宁泽涛的手机。他透露,四年前,他的爱徒艾米丽本来很可能在伦敦奥运会上夺金,但因赛前一晚光顾着手机上网,看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而造成比赛日当天精神不佳,错失金牌。

每两周,布朗对宁泽涛进行一次测试。3月24日是第二次外训以来最后一次百米测试。布朗安排早上短池(25米)测试,下午长池(50米)测试。布朗告诫宁泽涛前50米一定要尽力。

站在一旁的叶瑾心里没底。此时距离里约奥运选拔赛只有一周多,一直以来她都是减量调整,但布朗却以赛代练。宁泽涛此前从未尝试过这种方式。

“我游到75米的时候就僵硬了。”短池测试时,宁泽涛身体出现不适,通过翻译,他表达了下午想休息的想法。

布朗没有同意。“这不是他游得快不快的问题,这关系到他面对挑战时,意志够不够强大。”“我希望他全力去找比赛的感觉。”

和叶瑾商量后,布朗把下午的长池测试改为计时竞赛。他安排宁泽涛与一名中国蛙泳运动员比赛,对方先于宁游出七秒,而宁要追上他。

“(布朗)希望在训练中挖掘他的才能,挖到瘫为止。”叶瑾在事后评价说,“他(宁泽涛)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是不容易的。”

显然,布朗的方式刺激了宁泽涛的胜负心,他游出了48秒4的成绩。这在任何训练中都是不错的成绩。

第二次外训的成果在佛山举行的里约奥运选拔赛上得到检验。47秒96,宁泽涛游出了当时世界第二好成绩。

5月7日零点,宁泽涛第三次登上前往澳洲的航班,这也是奥运前最关键的冲刺阶段。布朗为此做了更多的测试,“最新测试成绩,大概比之前快3%到4%,他表现也越来越好。”布朗流露出对弟子的期待。

但竞争压力还是巨大。麦克沃伊也在澳大利亚训练,他在奥运选拔赛上甚至游出了47秒04的成绩,为今年世界之最。

除了对手带来的压力,在外训后出现的身体反应也是宁泽涛要提防的问题。

从第一次外训开始,宁泽涛就出现了身体反应。据央视记者刘京京在宁泽涛初次外训结束后透露,每次高强度训练后,宁泽涛都会感到身体乏力,共呕吐过三次,有一天甚至小腿、肩部先后抽筋。

奥运选拔赛上,宁泽涛同样因为发烧未能参加100米决赛,观众席上一片失望。教练叶瑾替他解释并道歉。

也拧也听劝

叶瑾将宁泽涛收入麾下,并非偶然。

2008年奥运会前夕,叶瑾回海军队取东西。她关上房门,却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他轻轻叫了声“叶教练”。

“你是?”

“我是宁泽涛。”

那天,15岁的宁泽涛陪叶瑾从3楼下来,一直到叶瑾上了车才离开。“他想引起我的重视。这孩子脑子活络,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叶瑾说。

当时,宁泽涛进入海军队已经两年。他出身于军人家庭,儿时因为怕水,被父母送去学习游泳。2004年,11岁的他成为河南省体工二大队运动员。两年后,母亲托熟人把他送到海军队总教练叶瑾门下,那时叶瑾已带出了世界冠军齐晖。

宁泽涛去了海军队之后,并未引起重视。他资质不算太好,“个子不高,体格瘦弱,脚腕很硬。”当时,他被安排跟着年轻教练胡毛毛练习蛙泳,“我发现他的领悟能力非常好,提醒改技术的时候只要说一次就能改好。”胡毛毛说。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叶瑾决定亲自带这个“会来事儿”的孩子。叶瑾很快发现,宁泽涛的自由泳很有特点。安排25米冲刺,他的动作节奏和爆发力都非常好。叶瑾当机立断,让宁泽涛改练自由泳。

如今来看,这个决定无疑有先见之明。

宁泽涛成名后,叶瑾经常被媒体采访。她多次谈到这位弟子和其他人不同,他对于生活、训练都有很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且总是能够自己去推动这一切。“他很有个性,很有想法。”

2011年,宁泽涛被检测出体内含有瘦肉精,被禁赛一年。

根据宁泽涛的表述,那时他正长身体,吃不饱,又缺乏食品安全防范知识,就会买方便面、火腿肠、咸蛋来“加餐”,没想到里面有瘦肉精。

禁赛通知下来了,“当时的念头就是‘我完了,”宁泽涛特别沮丧,“觉得特委屈,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甚至想过放弃游泳。当时他还没出成绩,没有人在乎他练还是不练。

父亲愁得头发全白了。室友刁基功为了舒缓他的心情,陪他唱歌、散心、在KTV里大哭。

所幸,这个19岁男孩还是把难过转化成动力。他悄悄在宿舍床头,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位置贴了张小纸条——“我一定要破亚洲纪录!”那时他还处在禁赛期。后来,这张纸条被其他小队员看到,并告诉了叶瑾。叶瑾知道后“吃了一惊”。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打破全国纪录。当时想的就是直接打破亚洲纪录,我要做,就做亚洲第一。”年轻人的狂傲给了宁泽涛动力。挫折也帮助他成熟,禁赛推迟了他出成绩的时间——有潜力的运动员一般十几岁出成绩,他却是20岁。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他以48秒27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吕志武创造的48秒33的亚洲纪录。

在海军队,宁泽涛成了继齐晖之后最有希望出成绩的人。在这个全国排名靠后、条件较差的游泳队里,宁泽涛无论技术训练还是日常饮食,受到的关注都比他人多。

叶瑾几乎为他付出了全部的心力,如师如母。为了提高成绩,她让宁泽涛反复练习25米憋气,这样能减少阻力,加快速度。一个到边,就让宁泽涛练习无数次:手必须伸直,或许一个手指尖的距离就能迎来0.01秒。宁泽涛容易生病,她寻求专家、饮食调理。叶瑾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了布朗的认可。“已经把他练得很好了,我再给他点信心。”

懂得“推就”自己的宁泽涛不像其他运动员对教练习惯言听计从,他重视自我,并有让教练改变主意的能力。

仁川亚运会之后,他终于有了使用电脑的指标。一开始他怕影响训练,一直不用,后来还是添置了一台。他觉得,“自己也不小了,进入运动员生涯的后半区,总该学习一些东西,为未来的人生补补课。”

队里总要求宁泽涛上缴手机、电脑,他就主动和教练沟通,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我现在还是个大学生,有些东西包括补课都得在网上进行,我会把生活和训练处理得很好,不会影响训练。”宝鸡全国冠军赛夺冠后,他极力促成自己的外训,这也是他明确目标后自主推动的成果。

2015年9月国际泳联世界杯系列赛结束后,很多粉丝在场馆外专门等候宁泽涛。当晚宁泽涛和叶瑾还要赶去参加一档电视访谈。出于安全考虑,叶瑾劝说弟子从侧门离开。宁泽涛没有同意,“教练,这样不好吧,那么多人等着,我跟他们打个招呼。”

尽管弟子有时候“比较拧”,但叶瑾表示宁泽涛不会一意孤行,“他听劝,有些小孩不听劝。他有自己的想法,出现问题跟我交锋,如果我是对的,他还是会听的。”

宁泽涛很在乎形象。仁川亚运会后,宁泽涛赶时髦,换了发型,还染了黄颜色。这违反了军人形象管理标准。叶瑾没有当面责备宁泽涛,而是通过助教传了话,“别忘了军人该有的样子。”

再见到叶瑾时,宁泽涛已经变回了黑短发。看到叶瑾时,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然而弟子的爆红还是吓坏了叶瑾。此前她从不知“小鲜肉”这仨字。问朋友,知道意思后,她表示“我接受不了”。她担心弟子会飘起来,还给宁泽涛找了个学习榜样——叶诗文。“人家是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性格也好,你还差得远呢。”

“不做(思想)工作不行,孩子们肯定是会飘起来的。”叶瑾不无焦虑地说道。

“宁泽涛们”之问

尽管叶瑾战战兢兢,宁泽涛还是捅了大娄子。

6月30日,一个仅开通一天的微博爆料宁泽涛所代言的伊利牛奶与国家游泳队代言的蒙牛旗下冠益乳互为竞品,宁泽涛与游泳中心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并称,此事可能影响其里约之行。

此爆料一出,如同晴日惊雷。一些人才意识到,这个可爱的大男孩,尽管表现不似孙杨般“任性”,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动作。

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在上一届奥运会就出现了。

伦敦奥运会后,作为双金王,孙杨身价暴涨,曾有人评估其市场价值为两亿元人民币一年。在一次发布会上,孙杨借机重提希望拥有一个像“姚之队”那样的团队,帮助分担泳池外的事宜。

关于孙杨与游泳中心的代言矛盾,在此前一年就已经不是秘密。

2011年上海世游赛,孙杨因为身穿361°服装出席发布会,跟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发生冲突,后者怀疑孙杨私下签约,孙杨则称运动服是“别人递上来的”。

8月底,孙杨因为“被代言”一事被激怒。他在微博上炮轰游泳中心,曝光自己在不知情下出席了游泳队与某饮料的签约仪式。当时他也已有相关饮料代言,而直到被队里通知参加发布会,才知另一款饮料上已印上了自己的照片。

在2011年5月,《国家游泳队在役运动员从事广告经营、社会活动的管理办法》公布,其中规定,在役运动员参与商业广告活动及社会活动,必须征得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同意,并由中心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办理。在役运动员从事商业广告的收益,由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接受并进行分配。

在“被代言”一事曝光后,国家体育总局游管中心副主任尚修堂解释了分配方法,他表示,中心特别考虑了重点运动员的利益,“一般来说是中心分1/3,参加广告和活动的运动员分1/3,剩下的1/3作为大赛运动员奖励。而且如果成绩好,我们还会跟赞助商申请,给一些教练员、工作人员再分一些,要照顾到整体的利益。”但孙杨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满,说孙杨帮国家游泳队拍摄广告,没有获得一分钱。

孙杨与教练朱志根也因赞助商问题矛盾激化,并最终演化成肢体冲突。国家游泳队见两人矛盾难以调和,2014年正式为孙杨更换教练,由前国家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负责。

事实上,体育总局大部分的项目管理中心都成立了市场开发部门或是经济开发公司,负责接洽运动员的商业谈判,不过这样的开发限制性的规矩多,开发人员的水平和积极性也有限,再加上中心的工作重心依旧放在夺取金牌上,不可能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精力去研究市场。

当宁泽涛一炮而红,很快,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再次重演,甚至更为激化。

亚运会夺冠后,拥有偶像颜值、又有着偶像所不具备的荣誉的宁泽涛商业价值飙升,他成了众多品牌的宠儿,并拥有了自己的经纪团队,专门负责打理自身商业开发。

纠纷曝光后,宁泽涛本人在7月2日晚通过自己的微博发表文字“包子有话说”,提到自己将踏上里约征程。但7月3日游泳队公布的第一批赴美运动员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按计划,奥运会入选队员将从7月3日起陆续前往美国,以适应时差、气候等,提前进入奥运备战状态,半月后直接赶往巴西。但游泳中心内部人员甚至从未为宁泽涛办理签证,“而原来是有他的。”新浪体育专项记者何霞说。

《第五频道》杂志主编、资深体育记者杨旺在7月2日发表博文《宁泽涛:向左走,向右走》,披露了这个争议的原委。

去年11月,蒙牛旗下冠益乳已签下游泳队的集体广告和宁泽涛个人广告,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该消息。然而去年稍晚时分,宁泽涛的微博里出现了他与伊利牛奶的合影,随后他在澳洲拍摄的广告也在浙江卫视播出。

蒙牛签约国家队在先,运动员却明知故犯签约其对头,这惹怒了游泳中心。很快宁泽涛收到了警告——要求他撤下所签订合同的微博内容,并公开致歉。宁泽涛拒绝了。至此双方对立的局面在游泳队内部公开化。

据何霞透露,2016年6月19日,宁泽涛外训归来时,国家队甚至明确通知海军队,让他直接返沪,无须回京训练。游泳中心两度强硬的表现,让宁泽涛的里约之行打上问号。

更多的负面消息也相继传出。

7月1日,何霞最先披露了宁泽涛申请“退役”的经过。

2015年11月23日,海军队和国家游泳队先后收到一份白色A4纸,标题写着“退役报告”,文末是用黑色签字笔写下的“宁泽涛”。

何霞看过这份报告。大意是:“喀山世锦赛后,各种人为事件不胜其扰,本人已经没有办法保持愉悦的心情去训练,也没有了继续为游泳事业奋斗的动力。从小离家,更体会过至亲离世而自己不在身边的遗憾。加上父亲家人年岁已大,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想要有更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因此提出退役申请。”

三个理由都很“正当”:外界压力、伤病、尽孝。

作出决定前,宁泽涛经历过纠结。他中断了在国家队的训练,长达三周。“这在国家队是公开的秘密。”在央视最近播放的宁泽涛外训纪录片中,宁泽涛隐晦地承认了这件事,“暴瘦了十几斤,就一直在进行调整修养,自己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去训练了。”

“他从夺冠的狂喜,陷入了情绪的低潮,喀山之后一下子松懈了。”第二次外训时,布朗也发现了这个变化。也因此,布朗将第二次外训的目标调成了“要先确保他对游泳重燃热情”。

收到退役报告后,国家游泳队回复宁泽涛,会在12月9日给出答复。话虽如此,但对处于个人状态巅峰、且是奥运最重要奖牌点之一的宁泽涛,国家游泳队自是不会同意。11月至12月上旬,海军队领导特地从上海前往北京做他的思想工作,宁父也与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进行过沟通。

“其实,国家队在签约代言方面对明星运动员有特殊政策,并保证其待遇。但也强调,个人合同不能与国家队集体合同互为竞品——这是游泳队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杨旺看来,罢练、退役、几次在领导面前一言不合就公然离席等一系列做法,都是宁泽涛在世锦赛夺冠,成为“大牌”后,试图试探红线的独特方式。

对于宁泽涛,国家游泳队不可能真的放弃,但确实让他们伤透脑筋,“如果宁泽涛还能去里约,那么以后游泳队这个风气——运动员可以私自参与商业活动,这类的事情就刹不住了。但是如果不让他去,对运动员来说,对真正关心他、所有帮助过他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和遗憾。”爆出退役事件经过前,何霞曾采访一位体制内人士,对方坦承了游泳队彼时的纠结。

尽管游泳队保持缄默,但根据上海一家媒体的报道,一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曾向游泳中心了解内情,希望事件中各方尽可能协调解决。而与此同时,宁泽涛也不再在个人社交网络上发布任何有关乳品代言的事情,全力投入训练中。

悬念一直持续到7月8日这一天。当天,叶瑾从上海乘高铁赶往北京,开始指导宁泽涛开展最后的封闭训练。

最终,退役一事不了了之。

7月18日,里约奥运代表团大名单出炉,宁泽涛的奥运之行板上钉钉。

有媒体评论,如今的结局避免了宁泽涛、游泳队、赞助商“三输”局面,但结局也并非多赢。对于宁泽涛,“长时间与游泳中心的矛盾,从某种程度而言,多少影响了其自身的备战训练,同时也影响其自身形象。如今,事件暂告段落,各方达成和解,但依然无法回避里约奥运会随之而来的巨大影响。一旦宁泽涛成绩大幅滑落,赞助商难辞其咎,他本人的商业价值也难保不缩水。游泳中心向来以奥运成绩为重要考量,若过度商业开发影响运动队成绩,也难逃责任。相反,如果宁泽涛在里约游出不逊于世锦赛的成绩,那么他的商业价值将进一步扩大。”

所有的疑问,都将在8月10日100米自由泳决赛时给出答案。

无论战果如何,在明星运动员个人商业价值的实现和运动队的商业开发之间,仍无明确的、能兼顾双方利益的规则出现。奥运会之后,恐怕有更多羽翼渐丰、个人意愿强烈的90后“宁泽涛们”向他们的运动队提出难题。

猜你喜欢

游泳队宁泽涛孙杨
这两题很难吗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去旅行
孙杨夺冠
普通高校游泳队管理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游泳队管理模式研究
孙杨的“反击”
宁泽涛不做“鲜肉”,做“飞鱼”
宁泽涛 百米夺金创历史
不靠颜值靠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