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功利心的读书,会给你带来惊喜

2016-10-27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智勇临时工改变命运

@周看:文明的冲突是伪命题,文明的对话是真命题。在战争已经不大可能成为大国间解决分歧和冲突的选项的今天,不论是面对文化和社会背景迥异的亚欧之间的问题,还是面对亚洲范围内的南海、东海等争端,以对话促合作、在合作中寻求解决之道,都是成本更低、代价更小的路径。

@Susie:中国与蒙古相邻的地理优势能够有效推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互利共赢。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不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将变得渺茫。知识肯定是力量,但能否转化为价值,还需要能力和机遇。(阳阳当时明月在)

“一个保安,需要读那么多书吗?一个保安,读研究生是想跳槽吧?”

今年43岁的张永辉是电子科技大学一名普通的保安,已经做了17年保安的他对自己的工作看起来相当满意,他甚至从没想过不做保安。只是为了提升自己,他一路从专科读到了研究生毕业。

在这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硕士保安张永辉免不了被人们议论一番。然而在他看来,读书这件事很简单,是一件小事,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励志,也不太理解外界对他的质疑。

我去成都跟他见了一面,也见到了他的妻子、同事、领导和研究生导师。他已经毕业半个月了。他值班室的桌子上,还摆放着导师刘智勇的著作。前几天跟他通电话,他正在学开车,晚上回去还要写论文,他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写论文已经不再是他的学习任务了。或许,正如他的导师刘智勇所言,“喜欢学习,追求上进。”这个说法最能解释他学习的动力。

其实,张永辉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读书感兴趣,早在2002年,学校就曾动员保安学习深造,他当时只是一名临时工,随时可能走掉,在当时的他看来,读书没什么必要。2005年,他主动报名读专科,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被学校破例转为正式员工,成为了电子科大历史上第一位转正的临时工。或许,正是这份归属感让他内心得以踏实,读书这件事才被提上了日程。

他的研究生论文在开题环节就不幸被否定了。他也曾很恼火,不过最后还是交出了九万多字的论文初稿。英文和计算机曾是他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而现在他已经能娴熟地用电脑绘制论文中需要的各种柱状图和饼状图了。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周末休息时间。妻子难以理解他的选择,却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只能顺着他。

他的保安同事们,闲暇时会去健身和看电影,而张永辉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来读书和写文章了。偶尔去旅游,也会写篇游记,给校报投稿。几年前,他开始写一部反映保安群体生存状态和内心独白的小说。或许,未来的某个时间,他会以作家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

当我们对读书不再抱有过高期望值时,读书反倒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猜你喜欢

智勇临时工改变命运
回忆类文创设计系列
兔子哪里跑
名校阶级论
谁敢骂他
中考题中的整式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知识改变命运
临时工心态
读者发问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