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心态
2015-01-19
当代工人 2014年21期
记得2013年10月15日,在亚预赛小组赛客场比赛中,中国1比1踢平印尼队。对这一糟糕战绩,第二天,有记者向中国主教练傅博发出质问。傅博答:“我只是代理主教练。”话是实话,却引来更大一轮抨击。时任央视主持人刘建宏一语中的,“临时工心态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
临时工给人的印象,多是小心翼翼,任劳任怨。但某天,领导把临时工叫去,告诉他,你被裁了。他明白,只因自己是临时工。假设他在临时并工作的漫长日子里,3次被裁、5次被裁、10次被裁,那他还会像第一次做临时工那样,对工作任劳任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临时工从开始到后来心态、认知、思维和行为的改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路径?
“临时工”在近年成为社会热词,它纠合了罪孽、愚昧、颟顸,模糊了体制、身份、面容,像中山狼,又像替罪羊,它成为与体制、团体顺利切割的一个所谓正当性理由。除此,临时工另一个普遍情状是:在没有安全感、没有预期、没有未来的日子里,能捞就捞,别的不管。
但这能全怨他们吗?是体制塑造了他们的临时工心态。
很多意义上的临时工,我们都报道和分析了不少。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社会意义的临时工: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的临时工心态、他们存在的逻辑和普遍形态、对个人、他人、团体、社会和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