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忧伤
2016-10-27温天一
温天一
一些年前,我听过一个段子,用预测的方式调侃中国当下几位大导演的创作命运。说到冯小刚,段子里一本正经地说,很多年过去,冯小刚已经拍出了《非诚勿扰2030》,但那部《1942》却始终遥遥无期。
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历经波折之后,冯小刚终究还是拍出了他心心念念的那段历史记忆,但最终收获的反响与评论却与之前他自己理想中的差距不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很困惑,也不免有点失望。而除去关于影片本身艺术性的探讨,冯小刚近年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总是集中在观众期待中的他与他理想中的自己,有着永远不能重合的命运。
在《我不是潘金莲》面对媒体的活动中,冯小刚看起来有点严肃,即便是貌似随意地开着玩笑,也带着一点指点江山的气息。
不管是咖位还是性格使然,采访中的冯小刚始终挺酷的,点评世事起来一针见血得毫不含糊。但对于他自己,他承认自己始终保留着一点少年心,不妥协,还有点拧巴,时不时地要叛逆一把,好像一个循规蹈矩了太久,始终让别人舒服的孩子,突然要为自己活一把。
在近二三十年,冯小刚几乎可以说是为中国人贡献了最多笑声的电影导演。但在那些喜剧电影背后,却好像还有一个影影绰绰的冯小刚存在着,聪明、狡黠,深深体味过人情冷暖,所以有着洞察世事的玻璃心肠。他以自己并没有太预料到的方式取得了成功,而那些笑声,似乎更像是一种自嘲式的抚慰。
曾有一部风靡大江南北的明星话剧,改编自日本三谷幸喜的作品《笑的大学》,在中国被叫做“喜剧的忧伤”,用这个题目概括冯小刚的喜剧,似乎也挺贴切。冯小刚看过这部话剧,并且看完之后,发了微博说,“全场观众爆笑不止,笑声多次淹没台词,坐在台下,我的内心翻江倒海、五味杂陈,散了场约朋友聊戏,情绪失控,手举杯落,玻璃台面砸了个粉碎,妻子动容掩面而泣,夫妻俩扫了一桌人的兴,喜剧变悲剧。”
其实喜剧和悲剧也许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那个真正的冯小刚,与大众期待中的他,和自我认知中理想的他,到底有着多少的重合与难弥的差异,也许也像是那些啼笑与悲喜一样,永远难以分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