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再传播那些似是而非的抑郁症知识了

2016-10-27李松蔚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正常人动机关心

李松蔚

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是不完全准确的,无益的,如果再加上对一些自媒体分享动机的凭空揣测,甚至是让人有点不舒服的。如果一定要传播抑郁症的知识,不如传播一点有用的

在涉及抑郁症和自杀问题时,人们有一个常犯的逻辑错误:一个人自杀了,这个人生前有过抑郁症的诊断——或者仅仅有过抑郁的表现,这两桩事实很容易被建构出一个因果联系:他是因为抑郁症才自杀的。然而,这只是一个猜测,并不一定是事实。

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旦一个人被认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其他人(通常是自认为“不抑郁”的那些人)就以一种沉痛而热切的口吻,开始传播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种病治疗难度大,好医生又很少;这种疾病让人处在极度的身心痛苦中,作为“正常人”我们无法理解;不要跟病人讲道理,他们很难被说服;有时候病人看上去很开心,不要相信,这只是他们的伪装;这种病有可能导致自杀,我们要多关心病人。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上述说法,我认为有很多是不准确的,似是而非的。但它们最让我介意的还不只是准确性,更在于背后暗含的某种视角和姿态,带着热切的拍案惊奇感:你知道吗?那些人是这样的!他们那么异常,那么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自认为或被别人当做是“抑郁症”的一部分人,就这样被从正常人的范畴中划分出去,成为了特殊人群。

我不否认这些分享有一些价值,它让大众熟悉“抑郁症”这个概念,一部分骄傲的人因此找到了一个台阶,愿意体谅他们眼中的弱者——以“病人”的名义。然而,被当作病人的人,会从这些态度里得到温暖和理解吗?而自认为正常的人,又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更容易与前者相处吗?假定上述观念深入人心,人人听到抑郁症首先联想到脆弱、敏感、无助,以及自杀,世界上的每个人,尤其是被当作患者的人与他们身边的人,会生活得更好一些吗?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谨慎地表示悲观。我有一个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来访者,每当她不高兴的时候,她的朋友们就关切地打来电话,问她:“吃过药没有?”然后含沙射影地讲一些生命宝贵的主题。这让她更加难过。

综上所述,上面关于抑郁症的知识是不完全准确的,无益的,如果再加上对一些自媒体分享动机的凭空揣测,甚至是让人有点不舒服的。

我很少强调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特殊性,我认为,它首先是一种病,然后才是一种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病。我总觉得,如果我们过度地把“抑郁症”作为一个棘手的,难以理解的,危险的概念来渲染,会让大家更多地警觉“抑郁症”这三个字,而不是关心一个活生生的人。

但如果我们一定要传播一些关于抑郁症的信息,我建议可以传播这些:

首先,“抑郁症”是一个诊断标签,除此之外,它什么都不是。人类并不会因为发明了“抑郁症”这个名词,就等于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

其次,这种诊断远远不是绝症。我们对它的认识和医学手段很有限,但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一些治疗方案成功地帮助了很多人,并且它们安全有效,副作用在可控的范围内。不会形成药物依赖,也不会让人失忆或者变成白痴。所以,一旦你怀疑或确信自己得了抑郁症,首先应该试一试医学的帮助。

无论有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人和人都可以交流,沟通相互的情感和思想,就像无论有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人和人都可以交流一样。

在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中,“自杀倾向”只是症状之一。不意味着被诊断的人一定会有自杀倾向,更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自杀。另外,我们关心一个人,原因不应该只是他/她有自杀倾向。

最后,即使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也有开心的时候(即使他们心里仍有悲伤),而不一定是强颜欢笑。在任何情况下,把别人的开心看成“伪装”,认定是一种(诊断标准里并没有的)症状,我认为都是一件过于武断和不尊重的事。

猜你喜欢

正常人动机关心
Nü Perspectives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做人要做“正常人”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关心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