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

2016-10-27赵长和钟钰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积压库存粮食

赵长和,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当前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

赵长和,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库存普遍呈现出高位积压的态势,而在三大主粮中以玉米的库存积压问题最为严重。本文首先结合玉米库存消费比指标分析阐述了近年来玉米库存水平的变化走势,指出玉米库存积压不仅增加了政府储粮负担,还会加重农民卖粮难困境。然后探讨了玉米库存积压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玉米稳产增产、玉米进口量增加,以及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而抑制了玉米消费增长。为此,针对目前化解玉米库存的对策和提议,即新建仓库、减少补贴从而调减生产、发展生物燃料等,指出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上存在一定不足,并且可能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提出了化解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案,从短期看主要是增加玉米的市场需求、减少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从长期看,则主要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对耕地进行休耕改造,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潜在产能,实行“藏粮于地”的库存战略;打造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商和在自贸区尝试建设全球玉米贸易流通及库存中心,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玉米流通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达到保障国内玉米供需平衡的目的。

玉米库存;库存积压;玉米替代品;过度进口;玉米产能

赵长和, 钟钰. 当前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5): 824-830.

Zhao C H. Zhong Y.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corn overstocking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37(5): 824-830.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verstocking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corn. Based on the stock to consumption ratio of cor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corn stock in the past fourteen yea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rn overstocking has created a financial burden for the Government and made it difficult for farmers to sell their corn. The main reasons of corn overstocking include increased yield per acre, increased corn imports, and increased imported corn substitutes. To reduce corn stock and increase corn consumption in China,this paper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increasing corn demand and reducing the imports of corn and its substitutes in the short run; 2) In the long run, adjusting the planting structure in China and increasing ecological fallow operation, improving the corn productivity, and encourag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grain dealers to build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stock centers for corn.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2年其产量超过稻谷产量后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15年国内玉米总产量已经达到2.2亿t,位列三大主粮之首,玉米种植收益状况直接关乎着主产区粮农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消费环节,玉米不仅是养殖畜牧业的主要饲料,还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玉米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农业系统和国民经济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鉴于玉米的主粮属性,因此一直以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粮食稳定供给上,特别是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战略,更是强调了玉米在我国粮食供给体系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2004-2015年间),以及近年来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粮食和主要大宗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国内增产—国家增储—进口增加—国家再增储”的反常现象,从而使当前粮食库存规模普遍处于高位水平,一些农产品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库存积压问题,在主要粮食作物中,以玉米的库存积压问题最为严重,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国内玉米库存量便开始激增,2011年至2015年间,玉米库存总量每年都以1 000万t以上的规模递增,有些年份甚至是成倍增长,到2015年玉米库存规模猛增到16 984万t,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而多大的玉米库存规模是合理的,当前的这种玉米库存积压会带来哪些问题,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玉米库存的积压,以及采取何种对策化解玉米库存积压更加可行和有效,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1 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的现状以及负面影响

1.1当前我国玉米库存问题的现状

1.1.1整个农产品系统的库存规模现状 玉米作为农产品整体供给中重要的一环,因此玉米的库存问题必然跟整个农产品系统的供给和库存态势密切相关,而整体上说,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库存都呈现出大规模增加,甚至积压的态势。尤其是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的低迷,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走低形成的内外农产品价差,导致国外农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更是造成了我国成为世界农产品的库存高地。其中谷物的年末库存规模从2010年的11 587万t增长到2015年末的27 225万t,食糖的年末库存规模在2014年甚至达到了1 000万t以上的水平,而大豆菜籽油等农产品的库存规模也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表1)。另一方面,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谷物的库存规模翻一番,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玉米库存总量的攀升(图1),尤其是其库存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是加剧了粮食库存的积压。

1.1.2库存消费比概念介绍 整体上说,国内玉米库存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另一方面,较高的库存总量规模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在玉米库存总量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库存量属于消费后备库存,这部分的库存总量流动性较大,直接与消费环节相挂钩。所以库存消费比就成为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标,库存消费比是本期期末库存与本期消费量的比值,即库存消费比=本期期末库存/本期消费量。库存消费比衡量了库存相对消费的同步变化情况,能够很好的表征当前玉米的供需平衡状况,所以是衡量玉米库存规模是否适度的有效指标之一。

表1 谷物和主要油料产品当年期末库存规模(万t)Table 1 Year-end stocks of main grains and oil commodities (104t)

图1 玉米当年期末库存数量Fig. 1 Year-end stock of corn

1.1.3近十多年来玉米库存消费比的变化情况 整体上说,玉米库存消费比呈现出与玉米库存总量相同的变化趋势,库存消费比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整体波动回落的一个过程,从2001年的50%左右降到了2010年的14%(图2)。通过比较可知,玉米库存消费比降幅大于玉米库存总规模降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受国家去库存化政策的影响之外,还主要由于这十年间我国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对玉米等饲料需求不断扩张;另一方面还受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影响,导致玉米工业消费量有了大幅增长,如在2002年末时,国内玉米工业的消费量为1 400万t,而到2008年末时,玉米工业消费量已经达到了3 850万t的规模水平,增长了两倍多。所以各方面因素整体上拉动了国内玉米消费总量增长,在减少玉米库存量同时,也降低了玉米库存消费比。而到2011年时,玉米库存消费比便开始大幅回升,而且在大米和小麦的库存消费比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玉米的库存消费比则上涨速度最快,其从2010年低位的14%猛涨到2015年90%以上的高位水平。

图2 三大主粮的库存消费比情况Fig. 2 Stock to consumption ratios of three main grains

1.1.4合理的玉米库存水平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世界谷物当年需求量的17%-18%视为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库存量。因此,国际上按照此惯例,将玉米库存量的最低界限设定为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一些学者指出我国玉米等主粮的库存消费比水平应该适当高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警戒线标准[1],目前大多数学者形成的共识和我国在粮食库存管理方面的实践,一般认为玉米库存储备规模应维持在当年全国消费量20%-30%的范围,才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降低库存费用和粮食管理成本[2]。因此综合当前学者的观点,纵观玉米的库存总量和玉米库存消费比水平,都可以认为玉米整体库存规模过高,积压问题严重。

1.2当前玉米库存积压的负面影响

玉米库存大规模积压、居高不下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高库存规模冲击了国家宏观粮食调控政策,造成大量粮食损耗,而且会因较大的储粮费用成本带来政府较重的财政负担。以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粮油储备财政资金支出为例,2011年其支出额为316.45亿元,而2014年时激增到671.16亿元,增长了一倍多;2)当前玉米库存连年的积压还会加剧玉米市场供求矛盾,会使玉米的价格步入下行趋势(图3),形成较大的卖方市场压力,导致国内市场上玉米的拍卖成交量和成交率大幅度低于历史同期(表2),玉米收购率不断走低,从而加剧农民卖粮难问题,而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和卖粮难“双碰头”对农民收入水平会造成很大冲击。

图3 2014年1月—2015年10月玉米的市场成交月均价Fig. 3 Market clearing prices of corn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表2 2010年与2015年玉米收购季节的拍卖交易情况Table 2 Market clearing volume and trade ratios of purchasing season from 2010 to 2015

2 当前玉米库存积压的原因分析

2.1玉米库存积压的原因分析

从市场供需平衡角度来看,2000-2014年间,玉米总消费量增长了38.59%,这期间玉米产量增长幅度达到了103.00%,而玉米总供给量则增长了62.41%(表3),玉米总供给规模增长速度大幅度高于总消费增长幅度,是造成当前玉米出现大规模库存积压问题的直接原因,而玉米总供给和总消费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下文对此进行具体讨论。

2.1.1玉米连年增产稳产 我国玉米产量从2000年的1.06亿t增长至2015年的2.25亿t,增长幅度达112.26%,而这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约1 506.05万hm2,增长幅度为65.32%,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玉米每公顷单产水平提高了1 221.36 kg,增长幅度达到了26.57%以上(表3)。总体上来说,一是得益于单产水平提高,二是得益于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主要受益于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以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各种有利因素的合力作用,缓解了诸如劳动力流失和土地资源减少等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趋紧和不利气候条件的负面影响[3]。而扩大种植面积则很大程度上是替代大豆、薯类杂粮和其他相对低产作物而换来的[4],尤其是国家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和其他农产品的比较收益,使得玉米的生产成本收益比逐渐高于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从而形成近些年来玉米连年丰产丰收的局面。

2.1.2内外价差导致玉米进口量激增和出口量萎缩

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国内玉米高价位运行[5],同时国际玉米价格则呈现出下行趋势,比如2015年6月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比2011年5月份下跌了49.0%。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玉米收储价格比2011年提高了13.0%,加之受人民币贬值影响,以及全球能源价格暴跌导致的进口运输费用大幅度下降等多因素叠加冲击,从而在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之后(国内高于国外),直接导致玉米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其进口量由2008年的4.7万t激增到2011年的523.0万t,2014年仍然高达453.5万t(表3)。同时由于内外价差,我国玉米出口在国际玉米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玉米出口量呈现出不断萎缩局面,到2015年时玉米出口量下降到1.1万t。

表3 2000-2014年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Table 3 Cor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rade from 2000 to 2014

2.1.3大幅度增长的玉米替代品进口量抑制了国内玉米的消费 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带动了玉米替代品消费规模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消耗量。由于价格收益比原因,以前高粱、大麦等替代品主要用来作为工业酒精、工业淀粉行业的原料[6],而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大麦、高粱作为养殖畜牧业饲料更具价格优势。在国内市场上,2015年11月初高粱的市场价格为2.5元/kg,大麦的市场价格由原来的4.0元/kg以上的价格水平下跌到同期的2.9元/kg,而同期玉米的价格则为2.9元/kg。一些畜牧业企业为了降低畜牧业的养殖成本,高粱、大麦取代玉米作为饲料的数量有较大规模的上升(表4),据测算,大麦对玉米的替代规模在2014/2015年度比上年度增加了17.6%[7]。

表4 玉米替代品的国内消费情况(万t)Table 4 Consumption volumes of major domestic corn substitutes (104t)

我国大麦、高粱的产量规模毕竟有限,作为玉米替代品的大麦和高粱没有进口关税配额限制。因此在其国际价格下行之时,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替代品便成了国内市场供应的主要渠道。美国2015年9月份高粱的装船价为2 064元/t,美国到中国的平均运费228元/t(以美国东海岸到中国沿海港口计,当前海运费用的平均水平为35美元/t,汇率以6.5计算),同期南方玉米的价格都在2 600元/t左右,相比之下,玉米替代品的国际价格优势明显,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甚至是激增(表5)。进口的这些玉米替代品,无论是在饲料工业,还是在淀粉、酒精等工业领域,很大程度上挤占了玉米的消费市场份额,进一步加重玉米消费乏力,使玉米消费很难有较大的需求突破(表3)。

表5 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情况(万t)Table 5 Imports of corn substitutes (104t)

3 已有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当前面对玉米库存积压过多问题,政府和学界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新建仓库、减少补贴从而调减生产、发展生物燃料等,然而这些对策是否有效可行,值得深入思考。

3.1新建仓库,扩大库存容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库存建设

在国家最新的粮食收储文件中[8],针对当前粮食仓储仓容存在着巨大缺口这一现状,提出要大规模扩建新仓库,国家发改委在2014年更是提出了建设能够容纳500亿kg粮食仓库的总体方案,同时提出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建粮食仓储设施。从前文论述中可知,玉米库存过度积压与国内外特殊的粮食形势、粮食整体库存周期、玉米流通购销体制和粮食进出口管理政策都有很大的关系,可能玉米库存积压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以2001年建仓库解决当时粮食库存问题的经验为例,在随后几年里新建的粮食仓库就出现了大量闲置。所以只考虑眼前的库存积压问题,超过正常库存水平需求建设仓库,后期会导致人力、财力和土地资源浪费。而另一方面,在当前整个粮食库存规模高企,玉米远期市场利润看跌的情况下,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并不大,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玉米仓库扩容建设的可能效果有限。

3.2减少玉米价格补贴,发挥市场定价机制

玉米市场价格偏高,与政府临时收购政策有很大关系,因此部分学者指出当前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调整玉米托市价格,甚至变为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其市场价格和供需平衡,通过市场调整减少下一年产量和进口量,减轻库存压力。而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玉米等粮食市场的敏感性,国家微小的粮价调控都会对粮食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会使农民卖粮难问题更加严重。而且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由于其本身的战略意义,很难真正成为完全由市场配置决定其供需的自由贸易商品,因此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公共性决定了必须保证我国玉米基本自给[9]。尽管库存积压问题与临时收储和补贴等政策有很大关系,但在短期内,不能为了解决玉米库存而大幅度调整,更不能完全取消国家的玉米扶持和支持政策,尤其是在当前美国对玉米产业实行高水平补贴与支持背景下,若排斥政府的干预与扶持,对玉米市场放任自流,将会导致我国粮食市场动荡。

3.3发展生物乙醇燃料,扩大玉米消费量

另一种思路就是针对国内生物燃料发展不足,通过粮食打折销售,补贴生物能源公司,把库存积压玉米用来发展生物乙醇燃料产业,这种方案从实践操作的角度上看并不可行。首先,根据上文中已有讨论可知,玉米过度库存积压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现象,所以一旦国内库存恢复正常,那么新建的乙醇生产产能又会遭到闲置,会遇到和扩建仓库同样的问题。其次,抛开存在争议的环保和能源安全两方面考虑,囿于技术原因,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的产出效率非常低,而且在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低迷以及我国采用的燃料乙醇和油品单向挂钩定价情况下,会造成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严重倒挂,所以在使用层面,乙醇燃料与普通化石能源相比,没有性价比优势(当前每吨普通汽油税后出厂价比93号乙醇汽油批发价低1 000元,比97号乙醇汽油批发价要低1 500元)[10]。

另一方面,北方作为我国玉米的主产区,水资源紧缺,而玉米生产种植和乙醇生产加工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水、电、油等资源[11]。通过较高的财政补贴,鼓励农民依靠大量农药、化肥和资源过度开发,生产出比较大的财政负担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剩粮食,再依靠国家高补贴变成乙醇燃料烧掉。期间耗费资源与成本,可以说得不偿失。从这个角度上说无论是发展乙醇产业,还是当前通过200元/t的补贴来提振玉米消费,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不理性行为,而且补贴消费负面影响也很大,不仅会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还有可能会加重当前玉米相关连的淀粉、酒精工业的产能过剩局面,同时还会对相关替代产品如蔗糖和杂粮生产加工造成打压排挤[12],对整个行业稳定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4 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案探索

根据对目前解决方案的讨论和分析,在综合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本文从长期和短期提出化解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案,从短期看主要是增加玉米市场需求、减少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从长期看,则主要是要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对耕地进行休耕改造,以及尝试在上海自贸区建设全球玉米贸易流通中心。

4.1短期解决方案,防止玉米替代品过度进口,加强对外援助中玉米对外援助的比例。

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提振玉米消费,缓解当前玉米仓库仓容较大压力。而玉米替代品的大量进口和消费是导致玉米消费不振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大麦、高粱等玉米替代品的进口管理显得十分必要,通过一定的贸易手段和机制,防止其过度进口,减小对玉米消费替代压力。尤其是当高粱、大麦等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和潜在产业威胁时。应该积极采取WTO中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法定”手段,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减少进口[13],维持国内玉米产销和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在对外援助中,改变以往的货币资金发放形式,针对一些缺少粮食国家,在帮助解决贫穷饥饿问题的对外援助中,直接提高供给玉米比例,也可以通过粮食易货贸易,换回一些资源产品,不仅有利于化解玉米库存积压的问题,也有助于使我国的对外援助逐渐走上互惠互利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4.2长期解决方案,实行“藏粮于地”的库存战略,同时增强我国在国际玉米供给、流通、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4.2.1对耕地进行休耕改造,实行“藏粮于地”的库存战略 我国玉米增产很大程度上是以化肥、农药等投入增加,以及农业资源濒临极限的开发强度、生态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从长期来看,要保持玉米可持续性的生产种植,就必须引导当下发展模式的转变。而在当下玉米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对部分地区的玉米耕地进行适度改造提供了非常好的时机[14],从长远角度来提高玉米产能。因为玉米产能的内涵不仅涵盖玉米生产者、生产资料等这样生产力层面的具体概念,还涉及生产组织、政策配套等相应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所以“确保产能”强调的是社会调动资源进行生产的能力[15]。其统筹方向不在于短期内获得规模和总量上的优势,而是力图使玉米生产力在长期内能够获得超越。因此,在保证一定玉米产量基础上,对之前过度开发、土壤地力严重下降和退化的耕地进行改造调整,继续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推进土地流转、推动机械化专业化生产等,推动建设高产稳产的优质玉米地带的建设,将财政资金投放在提高未来玉米产能、生产效率上,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库存战略[16]。

4.2.2增强我国在国际玉米供给、流通、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要增强我国在国际玉米流通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达到保障国内玉米供需平衡的目的。可通过两方面的具体措施:1)培育中国的国际大粮商。欧美等国的国际大粮商主导着全球的粮食贸易和流通,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粮商对于保障其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仿照欧美经验,从生产、贸易、消费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着手,培育我国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粮商,参与国际玉米等粮食贸易主导权与定价权的博弈,掌握玉米价格主动权。2)尝试和探索在自贸区建立玉米流通贸易中心。当前我国作为世界上玉米的产销大国,但是全球的玉米储运贸易流通中心却不在我国,也导致了我国在国际玉米市场的贸易博弈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可充分利用上海、天津、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改革试点,尝试探索将国内超量的玉米库存引入自贸区内进行储存和加工,在目前的自贸区试点中打造中国全球玉米储存和流通贸易中心。充分利用自贸区的这种国境关外的特色功能,在这种条件下,自贸区的玉米流通贸易与国内市场不会相互干扰,但是在国内发生供求短缺时又能很快将自贸区内的玉米投放到国内市场,既避免了自贸区玉米流通贸易、储运加工对国内玉米生产贸易造成冲击和损害,也达到了平衡国内玉米供需平衡的目的,从而化解了玉米库存积压难题。

[1] 程亨华, 肖春阳. 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J]. 财贸经济, 2002(12): 70-73.

Cheng H H, Xiao C Y.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food security and its main index[J].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2002(12): 70-73.

[2] 刘笑然. 去除粮食高库存是当务之急[J].中国粮食经济,2015(9): 24-28.

Liu X R. Removal of high grain inventory is an urgent task[J]. China Grain Economy, 2015(9): 24-28.

[3] 王茵, 何秀荣. 中国粮食产量“十连增”背景下谷物进口增加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 28(6): 61-69.

Wang Y, He X R. Cause analysis of grain import increase under“ten-year consecutive growth”: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MS model[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4,28(6): 61-69.

[4]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 开放视角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定位及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8): 40-48.

Agricultural Trade Promo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Ministry.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China soybean indust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from the opening-up perspectiv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3(8): 40-48.

[5] 樊琦, 祁华清. 国内外粮价倒挂下粮食价格调控方式转型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5(9): 23-31.

Fan Q, Qi H Q.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ain price regulation und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ices upside down[J]. Macroeconomics, 2015(9): 23-31.

[6] 王洋, 余志刚. 中国粮食市场的供需结构、趋势及政策需求分析—基于ARIMA-GRNN模型的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2015, 31(4): 280-285.

Wang Y, Yu Z G. Structure, trends and policy needs analysis of grain’s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A forecast based on ARIMAGRN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5, 31(4): 280-285.

[7] 亢霞, 钟昱, 张庆. 我国粮食仓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5): 721-726.

Kang X, Zhong Y, Zhang Q.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in storage capacity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5, 36(5): 721-726.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EB]. 2015年3月. http://www.gov. cn/zcfb/zcfbqt/201506/t20150616_696232.html.

The State Grain Bureau,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grain suppl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2015-2020 years)[EB]. 2015, 3.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qt/201506/ t20150616_696232.html.

[9] 胡鞍钢, 地力夏提·吾布力, 鄢一龙. 粮食安全“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0(5): 158-165.

Hu A G, Dilixiati·Wubuli, Yan Y L. The basic idea of thirteen five planning on China food security[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5, 30(5): 158-165.

[10] 袁平. 国际粮食市场演变趋势及其对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选择的启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1): 46-55.

Yuan P. The evolutionary trend of world grain market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gra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13(1): 46-55.

[11] 杨树果.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Yang S G. Economics of soybean industry in China from industry chain perspective[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4.

[12] 倪洪兴. 我国重要农产品产需与进口战略平衡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12): 18-24.

Ni H X. The research of strategic balance between China’s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import[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 35(12): 18-24.

[13] 王宾容, 于一. 浅析产业损害与倾销、反倾销的关系[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2): 107-110.

Wang B R, Yu Y.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industrial damage, dumping and anti -dumping[J]. Techno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2008(2): 107-110.

[14] 顾国达, 尹靖华.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35-49.

Gu G D, Yin J H. Measurement of Chinese food trade safety from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11): 35-49.

[15] 胡冰川. 中国农产品市场分析与政策评价[J]. 中国农村经济,2015(4): 4-13.

Hu B C. Market analysis and policy eval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5(4): 4-13.

[16] 高颖, 田维明, 张宁宁. 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9): 4-17.

Gao Y, Tian W M, Zhang N N. The influence of expan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3(9): 4-17.

(责任编辑:王育花)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corn overstocking in China

ZHAO Chang-he, ZHONG Yu

corn stock; overstocking; corn substitutes; over importatio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corn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TIPIAED-2015-06); Agricultural and Rural Resources Monitoring Project of Chinese Agriculture Ministry in 2016.

ZHONG Yu, E-mail: zhongyu@caas.cn.

8 January, 2016;Accepted 17 May, 2016

F326

A

1000-0275(2016)05-0824-07

10.13872/j.1000-0275.2016.0088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ED-2015-06);农业部2016年农业农村资源监测项目。

赵长和(1991-),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市场与流通,E-mail:1343743914@qq.com;通讯作者:钟钰(1979-),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农业政策、农产品贸易、粮食安全等,Email: zhongyu@caas.cn。

2016-01-08,接受日期:2016-05-17

猜你喜欢

积压库存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珠三角水产品存塘积压真的大得惊人吗?千万别好心帮倒忙
波音的烦恼
我的粮食梦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