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2016-10-27雷盛鑫
雷盛鑫
(黔南州交通设计院,贵州都匀 558000)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雷盛鑫
(黔南州交通设计院,贵州都匀 558000)
针对公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的主要环节,为相关人士参考。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关键问题
1 工程概况
省道S101长田至惠水县城段依地形而布设,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0 m,长约18 km,因近几年来惠水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速度大幅提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省道S101该路段大部分路段现已街道化,道路狭窄,过境交通车辆较多,造成县城的烟尘污染,人车混行,安全隐患较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已严重影响惠水县城沿高镇、长田轴线北移连接贵阳市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急需对省道S101长田至惠水县城段进行改扩建,以满足惠水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2 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预测
采用项目沿线交通运输量与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相关分析,并辅以弹性系数法进行修正,预测未来特征年趋势交通量。
(1)交通运输量与社会经济指标回归
本项目采用影响区相关公路交通量与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考虑四种比选模型。
式中:Qti为i种车型t年份的交通量;Et为t年份的社会经济指标;ai,bi,ci为i种车型的回归参数。
(2)趋势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趋势交通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分析法。弹性系数的公式如下:
根据有关指标的分析,一般选用主要道路断面交通量、汽车保有量、客货运输量与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推算其弹性系数,参照这些系数可以确定未来汽车出行量的弹性系数。结合基年交通量和根据弹性系数计算的交通量增长速度,计算出未来各特征年S101惠水长田至濛江桥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趋势交通量。
(3)诱增交通量预测
由于本项目的建成,必将明显改善道路的交通现状,提高服务水平,大大缩短区间运行时间,从而刺激新的出行,促进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惠水东面高速公路产业带经济开发区建设及北部城镇群的逐步建成,将吸引更多的交通需求。因此,在进行交通量预测时,要进行诱增交通量预测。其方法为:将区域间的运行时间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采用重力模型的思想,以趋势交通量为基数进行诱增交通量预测。
进行诱增交通量预测时,考虑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且是惠水县“一园四区”的工业大道及北部城镇群的发展轴线。据此确定各特征年S101惠水长田至濛江桥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诱增交通量见表1。
表1 拟建项目诱增交通量单位:小客车/日
3 公路建设方案的选择
3.1路线主要控制点
路线起点QDK0+000位于长田水淹塘附近,起点接已建成的上坝至龙海大道,并与其平面交叉。上坝至龙海大道路幅组成为2×3.0 m(人行道)+15 m车行道,向西1.2公里与S101省道K27 +340处平面相交。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大马鞍山、惠水县水泥厂、六寸山,贵惠高速匝道口、高洞坡、营盘山、水围、高镇、长新路口、终点濛江桥头省道S101K44+460,终点桩号ZDK16+649.106。路线全长16.649 106 km。
3.2路线基本走向
根据前述的路线走向和主要布线原则,结合沿线自然特征和本项目的特点,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路线走向方案如下:
本项目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起点QDK0+ 000位于S101东水淹塘,通过已建成的上坝至龙海大道向西1.2 km与S101省道K27+340处平面相交,与S101平行布线,并与长田工业园区、明田工业园区规划道路相符,于K1+200过栗秧,K2+200翻大马鞍山,于K4+000经毛栗冲至涟江河西岸,顺涟江河西岸由北向南在K4+540设4~30 m预应力T梁桥跨沟,K5+100过惠水县水泥厂,至K5 +800处接贵惠高速匝道口,于K7+500过高洞坡,K8+800过营盘,K9+800过水围,在K10+300处设2~20 mT梁桥跨越小河,于K11+000~K12+ 500穿过高镇东侧,K14+800处与环北路(长新路)平交,到达本项目终点濛江桥头K16+649.106=省道S101K44+460,路线全长16.649106公里,较S101短0.471 km。
[1] 林凤梅.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的经济评价[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104.
[2] 刘艳茹,赵启龙,张明东.浅谈通行能力分析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5):306.
[3] 张正亚,肖志国.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财务方案的分析[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34(1):98-101.
在上述关系式中,C代表设备的使用费用;A代表设备的购置费用;t代表设备的使用年限;i代表资金年利息率;lt代表第t年年末的资金利息率;B代表设备1年的运行费用。
3 模型分析
3.1模型基本结构
在公路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种类较多,并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再加之不同机电设备之间所表面的故障率存在差异,导致不能单纯的对其使用寿命机理进行阐述,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解释这一问题。
本文结合集合额DM预测方法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基于设备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
3.2实例研究
某设备的购置价格为4 500元,制造商给出的物理寿命为10年,获取该设备的相关资料,获取低劣化值为150元。分别统计该设备的年运行费用、年末残值等资料后,将上述资料代入公式(1)、(2)中,研究结果显示:当设备使用到第7年时,设备的年均费用最小,机电设备的使用经济寿命约为7.8年。而在实际上,该单位在采购这款设备后,实际使用了8年,与研究结果相一致。
4 结束语
主要研究了公路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从多个角度,对公路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的相关要素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公路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运营单位在开展机电设备管理时,需要通过完善运行系统、重视人员培训等多种措施不断的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同时,建立基于设备使用年限的寿命预测模型也是分析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从实例研究结果来看,该模型能有效的预测设备最佳使用寿命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饶永波.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的管理机制和实施方法[D].河南科技大学,2011.
[2] 刘杨,刘畅.浅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部分收费车道设施寿命[J].湖南交通科技,2012,(2):140-142.
[3] 田旭旺.安徽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4,(12):28-30.
[4] 晋保国.数据挖掘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8):84-85.
U415.1
C
1008-3383(2016)09-0179-02
2015-12-26
雷盛鑫(1967-),贵州都匀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