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对海兰褐雏鸡免疫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6-10-27吉昱斌刘海艳王玉璘杨继武吴旻黄羽盛崔焕忠张晓音郑鑫

中国饲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转氨酶胡萝卜素雏鸡

吉昱斌,刘海艳,王玉璘,杨继武,吴旻,黄羽盛,崔焕忠,张晓音,郑鑫*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4)



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对海兰褐雏鸡免疫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吉昱斌1,刘海艳1,王玉璘2,杨继武2,吴旻1,黄羽盛1,崔焕忠1,张晓音1,郑鑫1*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4)

本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鸡729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定3个重复,每个重复81只雏鸡。对照组饲喂雏鸡基础日粮,其余两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60 mg/kg β-胡萝卜素和2%胡萝卜渣,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饲喂21 d,β-胡萝卜素组和胡萝卜渣组血清中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0.02%和13.13%(P<0.05)。饲喂42 d,β-胡萝卜素组的血清IgA的含量较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分别提高了22.94%和24.71%(P<0.05)。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对雏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这两种物质对鸡的免疫和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作用,β-胡萝卜素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也为胡萝卜渣作为功能性饲料研发提供了辅助证明。

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免疫指标;血液生化指标

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各类果蔬中,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能起到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实际生产实践中,雏鸡存在代谢生长迅速,消化吸收能力差以及自身免疫力差等诸多问题,其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存在于黏膜上皮及黏膜下或由淋巴滤泡构成滤泡结节,同时具有特异的免疫分子介导免疫反应,最主要的免疫因子有IgA(沙永刚等,2003)。通过增强黏膜免疫的办法来提升雏鸡免疫能力,提高雏鸡的成活率,结合雏鸡免疫特点来避免这些不利的生理特点。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对雏鸡免疫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1日龄的海兰褐蛋用雏鸡,由扶余禾丰禽业提供。雏鸡用基础日粮配方见表1,由扶余禾丰饲料公司提供。胡萝卜渣,购于山东省某公司。β-胡萝卜素,购于武汉星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LISA试剂盒,购于上海朗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分组试验设计三个组,空白对照组饲喂雏鸡基础日粮;其余两组为β-胡萝卜素组和胡萝卜渣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mg/kg β-胡萝卜素和2%胡萝卜渣。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1只雏鸡,共计729只。

1.2.2血液中IgA含量测定分别采集21日龄和42日龄雏鸡血液,3000 r/min离心后取血清,用于测定血清IgA含量。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血清IgA的浓度。

1.2.3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别采集21日龄和42日龄的雏鸡血液,3000 r/min离心后取血清,使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21日龄和42日龄雏鸡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

1.3饲养管理试验用雏鸡于育雏舍内饲养,采用3层式笼养,自由饮水、采食。日常鸡舍管理方案完全依照扶余禾丰公司育雏鸡场的养殖管理规范实行。相关免疫程序按照扶余禾丰公司的育雏鸡免疫规范实行。

1.4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血清中IgA含量由图1可知,第21日龄时,添加β-胡萝卜素组和胡萝卜渣组血清中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0.02%和13.13%(P<0.05),饲喂β-胡萝卜素组和饲喂胡萝卜渣组差异不显著(P>0.05)。前期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能显著提升血清IgA含量。早期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效果基本一致。42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血清IgA含量较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分别提高22.94%和24.71%(P<0.05),胡萝卜渣组的血清IgA含量与对照组基本持平。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其能对雏鸡形成持久的免疫保护作用。

图1 血清中IgA含量

2.2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2.2.1白蛋白含量由图2可知,21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的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但效果不显著(P>0.05),对照组白蛋白含量略高于胡萝卜渣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前期饲喂添加了β-胡萝卜素的日粮效果较好。42日龄时,胡萝卜渣组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组(P>0.05)。这说明后期饲喂添加胡萝卜渣的日粮效果较好。

图2 白蛋白含量

2.2.2总蛋白含量由图3可知,21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中的总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高于胡萝卜渣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前期饲喂含有β-胡萝卜素的日粮有一定的作用效果。42日龄时,胡萝卜渣组的白蛋白含量最高,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组含量基本持平,这表明添加胡萝卜渣组的日粮在饲喂后期效果较好。

图3 总蛋白含量

2.2.3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由图4可知,第21日龄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对照组与β-胡萝卜素组基本持平,胡萝卜渣组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42日龄时,三组含量基本持平(P>0.05)。由图5可知,第21日龄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含量,β-胡萝卜素组略高于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42日龄时对照组含量略高于β-胡萝卜素组和胡萝卜渣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衡量代谢水平的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这两种物质不会影响到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图4 谷丙转氨酶含量

图5 谷草转氨酶含量

3 讨论

3.1免疫方面的影响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预防病原体的主要屏障,一旦黏膜出现病理变化就会使得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产生有害影响。研究证实,机体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机体(高英杰,2000)。在黏膜免疫中IgA是主要的效应因子。出壳4日龄时,十二指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低,而到21日龄时分别增加了100倍、50倍和20倍;在第42日龄时雏鸡体重增长达到峰值(辜新贵和王启军,2010)。综合雏鸡生理特性本试验选取在21日龄和42日龄这两个时间节点取样。

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在肝脏中蓄积,相关转化酶能在体内维生素A缺乏时将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以补充维生素A不足(吴翠栓等,2008)。同时,β-胡萝卜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生物体中存在大量的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反应,可导致细胞功能下降,机体的衰老以及疾病的发生,β-胡萝卜素的存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朱秀灵等,2006)。相关研究还表明,免疫抑制下的小鼠体内β-胡萝卜素可以提高体内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从而增强小鼠免疫功能(马思慧等,2014)。本试验将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这两种物质添加于雏鸡饲料中,通过日粮摄取起到在育雏初期就增加雏鸡免疫功效的作用。同时可以观测其作用效果,也为胡萝卜渣作为功能性饲料研发提供了辅助证明。通过采集21、42日龄雏鸡血清,进行ELISA试验,测定21、42日龄雏鸡血清中IgA浓度。21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和胡萝卜渣组血清中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0.02%和13.13%(P<0.05)。42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的血清Ig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提高22.94%和24.71%(P<0.05)。前期通过添加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来提升雏鸡免疫力的效果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添加β-胡萝卜素的效果优于胡萝卜渣,能持续对雏鸡提供免疫保护,增强雏鸡免疫能力,降低雏鸡在育雏阶段的死亡率。

3.2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血清中白蛋白和总蛋白两项指标均可反映机体合成蛋白的能力。采集21、42日龄雏鸡血液,3000 r/min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蛋白、白蛋白含量。21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的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胡萝卜渣组,但效果不明显(P>0.05)。同样,21日龄时,β-胡萝卜素组中的总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高于胡萝卜渣组,效果也不显著(P>0.05)。42日龄时,胡萝卜渣组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均高与对照组和β-胡萝卜素组,表明持续饲喂胡萝卜渣效果较好。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活性大,在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沈国春等,2005)。21、42日龄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饲喂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日粮均不会引起代谢功能的异常。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添加了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渣的日粮饲喂雏鸡,雏鸡血清中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表明β-胡萝卜素在育雏前期能够起到提高雏鸡免疫力的作用。同时,白蛋白、总蛋白含量也均有提升的趋势。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均未受显著影响,因此不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综上所述,在育雏前期添加含有β-胡萝卜素的物质确实能够提高雏鸡的身体机能。同时表明,通过日粮中添加胡萝卜渣也能起到直接添加β-胡萝卜素的效果,为胡萝卜渣作为功能性饲料研发提供了辅助证明。

[1]陈晓熠.胡萝卜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1):94~96.

[2]沙永刚,程国富,邵华斌.家禽黏膜免疫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3,3:87~89.

[3]高英杰.黏膜免疫向免疫学提出了新问题[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0,20(5):257~259.

[4]辜新贵,王启军.雏鸡消化道发育与营养消化吸收特征[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0,35:11~15.

[5]吴翠栓,黄晶晶,艾秀丽.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381~1383.

[6]朱秀灵,车振明,徐伟.β-胡萝卜素生理功能及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J].华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71~75.

[7]马思慧,杨欢,吴天成,等.β-胡萝卜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药杂志,2014,48:10~14.

[8]沈国春,史延平,罗永成,等.论血液生化指标作为家禽育种参数的作用[J].辽东学院学报,2005,2:9~12.

A total of 729 one-day-old female chick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three replicates of 81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basal diet,the other two groups were fed with the basal diets added with 60 mg/kg β-carotene and 2%carrot pomace,respectively.After 56 days of feeding,the immune indexes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determined.The content of IgA in the serum of the β-carotene group and carrot poma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20.02%and 13.13%at the 21 days of feeding.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carrot pomace group,the content of IgA in serum of β-carotene group was increased by 22.94%and 24.71%at the 42 days of feeding,respectively.Adding β-carotene and carrot pomace could improve part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d,but the difference wasn’t significant(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these two substances had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chicken immun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It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that β-carotene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cks.Carrot pomace was also provided to be used as a new sources of functional feed additive.

carotenoids;β-carotene;immune indexes;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S816.7

A

1004-3314(2016)06-0014-04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0604

吉林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11022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413037GH)

猜你喜欢

转氨酶胡萝卜素雏鸡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好食脉孢霉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鉴定、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转氨酶高与肝炎
雏鸡喂醋成活率高
天天吃南瓜粥的宝宝变“黄”了?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