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酵母源生物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016-10-27王鸿泽康坤聂琴胡骏鹏

中国饲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酵母菌犊牛

王鸿泽,康坤,聂琴,胡骏鹏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0)



福邦酵母技术专栏

酵母源生物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王鸿泽,康坤,聂琴,胡骏鹏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0)

本文主要综述了酵母源生物饲料在反刍动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区分和利用这些酵母源产品。

酵母源生物饲料;反刍动物;应用

酵母源生物饲料作为一种天然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早期主要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反刍动物上应用。目前已有多种酵母源产品应用在反刍动物领域,如活性酵母菌、酵母有机微量元素、酵母细胞壁、酵母培养物以及含酵母的复配微生态制剂等(聂琴等,2015;廖汉江等,2008)。本文主要综述了酵母源生物饲料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区分和利用这些酵母源产品。

1 维持反刍动物瘤胃健康,提高生产性能

瘤胃是一个复杂的厌氧发酵体系,稳定的pH和厌氧条件是其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酵母源生物饲料中的活性酵母菌、酵母细胞壁、酵母培养物均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方式参与瘤胃健康调节,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

活性酵母菌主要以活菌形式参加瘤胃健康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刍动物瘤胃中降解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大多为严格厌氧微生物,活性酵母菌则属于兼性厌氧菌,在进入瘤胃后通过消耗多余的氧气,为瘤胃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厌氧环境(Newbold等,1996)。二是,活性酵母菌通过竞争发酵底物,抑制乳酸产生菌如牛链球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促进乳酸利用菌如埃氏巨型球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生长,减少乳酸在瘤胃内的累积,提高瘤胃pH,从而预防含有大量易发酵淀粉及糖类日粮所引起的酸中毒发生(Chaucheyras等,1996)。三是,活性酵母菌可以促进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等纤维分解菌的生长,提高饲草料消化率,增加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的产量(Chaucheyras-Durand等,2010)。关于活性酵母菌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对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显著作用。戴晋军等(2009)研究了活性干酵母对奶牛抗热应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性酵母菌后,奶牛釆食量明显提高,产奶高峰期持续时间显著增加。Stella等(2007)研究结果表明,活性酵母菌提高了奶山羊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班志彬等(2013)研究结果表明,活性酵母菌能促进草原红牛瘤胃发酵,增加丙酸浓度,并降低甲烷排放,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生产性能。耿春银(2015)在肉牛上的研究报道,在高精料饲喂条件下,活性干酵母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产肉性能。另外,在幼龄反刍动物上的研究也表明活性酵母菌可以提高瘤胃壁乳头长度和宽度,加快瘤胃菌群建立,促进胃肠道生长发育,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余婷等,2011;Ding等,2008)。

酵母细胞壁属于酵母细胞的外层结构,由甘露寡糖和β-葡聚糖组成,主要是由酵母乳通过水解、分离、干燥而成。不同水解工艺、分离工艺、干燥工艺得到的有效成分不同,功效也有区别。Heinrichs(2003)报道,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够优化犊牛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增殖。周怿等(2011)研究发现,在代乳粉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能缓解由大肠杆菌攻毒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小肠组织形态损伤,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郑琛(2012)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显著降低绵羊瘤胃液氨氮、尿素氮和血清尿素氮浓度,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魏占虎等(2013)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75 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显著提高28日龄早期断奶羔羊反刍次数、反刍时间和日增重。

酵母培养物是一类市面上常见的酵母类产品,其与纯活酵母类产品完全不同,是让酵母细胞在某种特定发酵工艺程序控制下产生代谢产物后所形成的一种酵母发酵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所含的发酵代谢物,包括肽、有机酸、寡糖、氨基酸、核苷酸及“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Li和Hongbiao,2014)。就反刍动物而言,酵母培养物对瘤胃微生物施加的额外营养作用能够有效刺激其代谢活性,改善瘤胃功能,提高生产效率(Kiran和Kumar,2013)。因此,酵母培养物所含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的多少决定了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而关于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也各有差异,但多数研究认为,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Williams等(1991)统计了酵母培养物在奶牛上的应用效果,发现添加酵母培养物使3.5%产奶量变化为-7.3%~17.5%,平均为5.05%;8组产生负效应,平均为-2.7%,35组产生正效应,平均为+6.08%。向浩等(2013)研究报道,添加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平均日增重、体尺增长和饲养经济效益。耿春银(2015)研究发现,酵母培养物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参数无显著改善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莫能菌素的限制。

2 提高反刍动物免疫力,缓解应激

酵母源生物饲料中的酵母细胞壁、酵母硒、酵母铬均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或应激缓解剂,保障动物机体健康。

酵母细胞壁作为一种高效免疫增强剂,在多种动物上均有研究证实,是许多动保产品的核心成分。酵母细胞壁含有的β-葡聚糖能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抗病力。酵母细胞壁含有的甘露寡糖可以吸附病原微生物和部分霉菌毒素,保障机体健康。周怿(2010)研究发现,在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显著提高血清中的IgG和IgM含量,减少犊牛腹泻。进一步研究发现能缓解由大肠杆菌K99攻毒所导致的生长性能下降、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小肠组织形态损伤等问题,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分布。肖宇等(2012)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以及钙、磷的吸收。Sanchez等(2012)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减少育成牛对内毒素的抵抗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酵母硒属于酵母富集微量元素的一种,与亚硒酸钠相比,酵母硒毒性更低、利用率更高,功效更明显。毛胜勇(2000)研究发现,不同硒源在反刍动物上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以亚硒酸钠为标准100):硒酸钴105、硒蛋氨酸245、酵母硒290。有关酵母硒增强反刍动物机体免疫力的研究报道较多。黄志坚等(2004)在研究富硒酵母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时发现,随着补硒天数的增加,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多。吕战伟(2011)在围产期奶牛上研究发现,不同添加量的酵母硒在不同时间点对IgM、IgG和IgA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同,在产后第7天和第21天,随着添加量提高,IgM、IgG和IgA的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此外,酵母硒还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缓解热应激。张弩(2009)研究发现,在热应激情况下,添加酵母硒可使奶牛体温上升0.33℃,血浆中内毒素显著减少。石磊等(2013)研究报道,妊娠母羊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以提高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酵母铬也属于酵母富集微量元素中的一种,具体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能力,缓解热应激的作用。范春玲等(2013)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酵母铬可以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提高血清中IgM、IgG和IgA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另有研究表明,补酵母铬能够降低断奶犊牛血清皮质醇及急性期蛋白质水平,缓解犊牛断奶应激(赵会利,2013)。

3 改善反刍动物繁殖性能

酵母源生物饲料中的酵母硒、酵母铬能够改善反刍动物的繁殖性能。对于公畜而言,硒作为GSH-Px的组成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精子细胞膜免遭损害,增强精子活力,提高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能力;对于母畜而言,补硒可以防止流产、降低胚胎死亡、减少胎衣不下等症状。刘强等(2007)研究报道,酵母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奶牛发情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显著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缩短了胎衣排出周期,促进母牛正常发情。任有蛇(2013)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可显著提高种公羊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和母羊受胎率,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并且酵母硒的效果优于亚硒酸钠。添加酵母硒可促进母羊妊娠前期雌二醇的分泌和妊娠后期促卵泡素、孕酮(P)的分泌;提高母羊妊娘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浓度,降低母羊妊娠后期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改善母羊生殖机能和代谢状况。Aragon等(2001)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酵母铬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率和妊娠率,且后代犊牛初情期提前。

4 提升反刍动物肉、奶品质

酵母源生物饲料中的酵母硒、酵母细胞壁、活性酵母菌、酵母培养物均可用于改善肉、奶品质。

酵母硒具有抗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可以改善肉品质和牛奶品质。李凯年(2011)报道,酵母硒可以改善牛肉的视觉品质和嫩度,降低滴水损失。另外,由于酵母硒吸收利用率高,在乳中沉积增加,可用于开发富硒奶。卓春艳(2010)研究报道,在含葵花籽油的日粮中添加酵母硒提高了泌乳奶牛血硒和乳硒的含量,以及牛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吕战伟(2011)研究发现,日粮中补充酵母硒后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乳硒水平,乳硒含量随着酵母硒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15 mg/d和20 mg/d两个酵母硒处理组在试验第40天分别比试验前提高了2.77倍和3.4倍。

酵母细胞壁可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吸附病原菌,改善乳品质。鲍延安等(2008)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提高乳脂率,降低体细胞数。李江林等(2012)研究发现,酵母葡聚糖在低脂牛奶中应用可以增加持水力和稳定性,降低黏度,从而改善口感,使其细腻、风味饱满,品质稳定。

有研究报道,活性酵母菌在改善反刍动物产品品质方面也有一定效果。蒋小艺等(2007)研究报道,活性酵母菌可以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乳脂、乳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体细胞数。Bayat等(2015)研究表明活性酵母菌增加了牛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耿春银(2015)在育肥肉牛上的研究则发现活性酵母菌有提高牛肉肌内脂肪含量的趋势,显著改善了牛肉的嫩度,增加了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关于酵母培养物改善肉、奶品质的研究也有相关报道。张连忠(2011)研究发现,在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密度。王玲等(2015)研究报道,精料中添加1%复合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率,显著降低牛奶体细胞数。Swyers等(2014)研究报道,酵母培养物促进了肉牛肌内脂肪沉积,提高了牛肉大理石纹评分等级,改善了牛肉品质。

5 小结

在当前追求无抗、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注重效益的养殖环境下,酵母源生物饲料可在维持瘤胃健康,增强免疫力,缓解应激,改善繁殖性能,提升肉、奶品质,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班志彬,张国梁,杨华明,等.活性干酵母和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甲烷排放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2):57~61.

[2]鲍延安,邢淑芳,徐庆龙.甘露寡糖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常规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9,2:57~60.

[3]戴晋军,韩薇,蔡学敏,等.活性干酵母对奶牛抗热应激效果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9,12:30~31.

[4]范春玲,兰明慧,周玉龙,等.酵母铬对围产后期奶牛免疫功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23):36~40.

[5]耿春银.活性酵母与酵母培养物饲喂育肥牛生长性能,胴体指标和牛肉品质的比较:[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6]黄志坚,林藩平,邱承亮,等.富硒酵母对奶牛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4,26(1):27~30.

[7]蒋小艺,杨得坡,朱龙平,等.几种酵母菌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J].中国乳品工业,2007,35(10):30~33.

[8]李江林,谢爱英,刘劲文.酵母葡聚糖在低脂牛奶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7):7~8.

[9]李凯年.有机硒可以提高牛肉的品质[J].中国动物保健,2011,3:66.

[10]廖汉江,姚娟,谭斌,等.酵母源生物饲料的应用[J].北方牧业,2008,5:28~28.

[11]刘强,黄应祥,苗朝华,等.赛乐硒对发情奶牛外周血生殖激素含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5):52~56.

[12]吕战伟.奶牛日粮中硒源与硒添加水平对乳成分和乳硒沉积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13]毛胜勇.有机硒营养的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0,20(3):20~22.

[14]聂琴,杨凡,易建华,等.酵母源生物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5,15:35~40.

[15]任有蛇.硒源和硒水平对山羊繁殖性能和GPxs基因在睾丸中表达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3.

[16]石磊,赵辉,姚晓磊,等.不同水平酵母硒对黎城大青羊妊娠母羊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4:18~21.

[17]王玲,吕永艳,程志伟,等.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24(12):121~130.

[18]魏占虎,李冲,李发弟,等.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3,22(4):212~219.

[19]向浩,凌英会,张晓东,等.酵母培养物对安徽白山羊和波尔山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2:33~36.

[20]肖宇,王利华,孙国强,等.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2):342~348.

[21]余婷,张巧娥,田焕章,等.益生酵母对乳用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1,4:63~64.

[22]张连忠.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1132~1135.

[23]张弩.干酵母与酵母硒及其联合运用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24]赵会利.缓解犊牛断奶应激的营养调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25]郑琛.外源添加甘露寡糖对绵羊养分消化代谢,瘤胃发酵,消化道食糜流通量及免疫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

[26]周怿.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7]周怿,刁其玉,屠焰,等.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5):813~820.

[28]卓春艳.葵花籽油的日粮中添加VE和酵母硒对奶牛抗氧化性能及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29]Aragon V E F,Graca D S,Norte A L,et al.Supplemental high chromium yeast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grazing primiparous zebu cows[J].Arquivo Brasileiro de Medicina Veterinária e Zootecnia,2001,53(5):624~628.

[30]Bayat A R,Kairenius P,Stefański T,et al.Effect of camelina oil or live yeast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on ruminal methane production,rumen fermentation,and milk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lactating cows fed grass silage diet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5,98(5):3166~3181.

[31]Chaucheyras-Durand F,Ameilbonne A,Walker N D,et al.Effect of a live yeast,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1077 on in situ ruminal degrada-tion of alfalfa hay and fibre-associated microorganism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0,88:145.

[32]Chaucheyras F,Fonty G,Gouet P,et al.Effects of a strai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evucell®SC),a microbial additive for ruminants,on lactate metabolism in vitro[J].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1996,42(9):927~933.

[33]Ding J,Zhou Z M,Ren L P,et al.Effect of monensin and live yeast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nutrient digestibility,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ruminal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in lambs fed steam-flaked cornbased diets[J].Asi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8,21(4):547.

[34]Heinrichs A J,Jones C M,Heinrichs B S.Effects of mannan oligosaccharide or antibiotics in neonatal diets on health and growth of dairy calve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3,86(12):4064~4069.

[35]Kiran R R,Kumar D S.Influence of yeast culture supplementation on rumen fermentation of bulls fed complete rations[J].2013.

[36]Li Z,Hongbiao D.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yeast culture's probiotic effect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J].Feed Industry,2014,22:002.

[37]Newbold C J,Wallace R J,McIntosh F M.Mode of action of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a feed additive for ruminant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96,76(2):249~261.

[38]Sanchez N,Young T,Carroll J,et al.The effect of yeast cell wall supplementation on the metabolic responses of crossbred heifers to endotoxin challenge[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2,90:704.

[39]Stella A V,Paratte R,Valnegri L,et al.Effect of administration of live Saccharomycescerevisiaeonmilkproduction,milkcomposition,blood metabolites,and faecal flora in early lactating dairy goats[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7,67(1):7~13.

[40]Swyers K L,Wagner J J,Dorton K L,et al.Evaluation of fermentation product as an alternative to monensin on growth performance,cost of gain,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weight yearling beef steer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4,92(6):2538~2545.

[41]Williams P E V,Tait C A,Innes G M,et al.Effects of the inclusion of yeast culture(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lus growth medium)in the diet of dairy cows on milk yield and forage degradation and fermentation patterns in the rumen of steer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1,69(7):3016~3026.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yeast source bio-feed in ruminants,in order to understand,distinguish and use these yeast source products.

yeast source bio-feed;ruminants;application

S816.7

A

1004-3314(2016)06-0041-04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0611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酵母菌犊牛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