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钢琴伴奏特点之解析

2016-10-27万芊芊

艺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和声调性情绪

万芊芊

摘 要:艺术歌曲最初是在欧洲开始流行,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断发展的一种能够表达人们情感的单独进行歌唱的模式,它的歌词来源基本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诗歌,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展示主人公的心理想法;它具备了非常强的旋律展示能力,所使用的体现方式和创作歌曲的方式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能够让它的器乐伴奏环节占据非常高的地位①。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的歌词体让人们感受到了非常强的文学素养与极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调性 悲伤 情绪 和声

19世纪德奥浪漫乐派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一生虽为短暂,但却为世人留下了1200多首珍贵的音乐作品,而这其中就是约650首是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构思独特而缜密,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艺术歌曲无论是从音乐的优美还是内容的深度都被推向了另一个巅峰,所以,之后的人们将其称作为“艺术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最初是在欧洲开始流行,在18世纪的末期与19世纪的初期不断发展的一种能够表达人们情感的单独进行歌唱的模式,它的歌词来源基本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诗歌,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展示主人公的心里想法;它具备了非常强的旋律展示能力,所使用的体现方式和创作歌曲的方式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能够让它的器乐伴奏环节占据非常高的地位②。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艺术歌曲的特点是:它的歌词体让人们感受到了非常强的文学素养与极强的艺术魅力;其伴奏部分多为钢琴,钢琴伴奏部分不仅仅只是伴奏—单纯的用以辅助演唱部分,而是与演唱部分拥有同等的地位与分量,甚至需要更高的演奏水平来演绎。

《冬之旅》(Winterreise)是其按照德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缪勒③在文学期刊里面所发表的诗集有感而发而编写出的,时期晚期作品里面最成熟的一个作品,是在舒伯特病情逐渐恶化下,加之被告知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以后,非常悲痛而寂寞的心情下所完成的。《冬之旅》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描述了主人公青年磨坊工人因为被自己所暗恋的女子所回绝,在漫天大雪里孤独的背井离乡踏上旅途,在这一路他有回忆自己美好的过去,也睹物生情,他看见了风信旗,寂静的村子,送邮件的小车,种在路边的菩提树,溪水不断流淌的小溪,同样还有在白色的冰天雪地的里面所假想出的充满了温馨、五颜六色的美好环境。此部声乐的套曲一共分为13首,大都是被分成了一前一后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前者基本就是主人公因为自身感情的问题感到非常的困惑,郁郁寡欢,然而在有的时候却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后者就是主人公不再抱有任何期望,对自身的生命毫无眷恋,觉得只有死去才能摆脱自己烦恼。舒伯特竭尽所能的挖掘了缪勒这部诗集中绝大部分的优美诗句中的韵律与音调,使得这部声乐套曲不仅仅蕴含了优美而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与此同时,在此部作品里面,创作的人员突破了之前所具有的比较严格的准则,使用按照诗的具体内容尽最大努力在旋律,韵律,曲式,和声以及调性等方面统一起来作曲手法,以达到与诗歌更加完美的结合目的。因此,这部声乐套曲的钢琴伴奏部分也是将那些美丽的音乐词汇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最能将那些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说明,最足以丰富诗歌场景与氛围的有力语言。

一、变化多样的调式与调性

1.以小调作为主调式的作品居多。

这部声乐套曲的调式与调性的分布基本是以小调作为作品的主调式的作品为多数,这其中共有十六首之多,而以大调作为作品的主调式的作品只有八首。这么多的小调运用,呈现给世人种种阴暗而忧郁的色彩,比如作品《晚安》的前奏部分;人物的形象十分颓萎且内心绝望作品《孤独》;已经描绘出十分寒冷而外部天气,比如作品《凝结》。尤其是作品《泪洪》描绘出主人公流浪的路上看到了菩提树之后,引发了他十分强烈的悲伤情绪,作品中通篇都为单一的e小调,篇幅精悍,然而却节奏缓慢,每一句的旋律起伏剧烈,描绘出主人公悲伤而哭泣的情景来,把主人公心里面的苦楚与困惑完全表达出来,就如同是“地上的薄冰破碎成片④”一样。详见下表1。

2.在以小调为主的作品中,向大调转换后仍转调回小调。

在转变成大调的环境里面,大致有三种情况:回忆,冰冷的现实,和幻象。例如:歌曲《路标》最初是从g小调进行,描述了主人公客服重重困难成功翻越那被需覆盖的荒山,同时回想起了自己以前所做过的比较愚蠢的事情,作品突然调性变化成了G大调,而在他筋疲力尽之时又重回绝望而寂寥的g小调。再例如:歌曲《邮车》,当其中的主人公意识到送邮件小车的到达并未带给他自身所期望的身在远处自己心爱之人任何消息的时候,调性在这个时刻就从g小调改编成了降G 大调,如此残酷的现实让主人公感到非常的痛心。作品《虚幻的太阳》中,在这寒冷的流浪中,疲惫沮丧至极的主人公出现幻想,仿佛能够使得自己得到温暖的是那第三个太阳,作品中a小调的片段不断出现,用于体现出主人公自身的绝望,并且希望以死去回避所有的问题。

3.使用和声大调。

由于整部声乐套曲的主要氛围为阴郁而绝望,因此,舒伯特在采用大调调性时,会使用和声大调借以削弱大调的明朗感以及光明的音乐色彩。例如:歌曲《最后的希望》(谱例一),正是以降E和声大调为基础,细小起伏变化的小节就是从降Ⅵ级音实施的,持续不断的离调与钢琴伴奏环节的断音音型代表着流浪人员的命运多舛,最后只好将所有的期望都依靠在一片树叶上面,“微弱,舛驳,终将幻灭了一切的希望”⑤。

谱例(一)

4.精湛短小的曲式

在曲式结构方面是舒伯特打破古典主义传统作曲方式一个重要突破,由那种篇幅长而规整的古典时期特点改变为短小而精悍,更贴近诗歌的特点。在这二十四首作品中,有十八首作品是通谱歌,有六首为分节歌。详见下表2:

5.通谱歌就是跟随诗歌大意的不断改变做出相应的改变,针对诗歌每个不一样的时期搭配上完全不一样的旋律,让音乐和诗歌能够保持一致。比如作品《鬼火》,作品基调在b小调上,分为ABC三个段落,而每一段的内容素材均尽不相同,钢琴伴奏部分在前奏中采用的事四度向下模进旋律,由此勾画出一幅神秘而令人窒息图画,画里面所表现出的氛围是非常紧张的,色彩也是偏灰暗的,三连音的断音持续地效仿着有着少许变化的火光就好像是鬼火一样,忽闪在浓浓的黑夜之中。在前奏中,这样的画面与气氛一直沿用到了A段,在第五小节到第八小节中,对钢琴进行伴奏的声音环节和所做的前奏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之后所呈现出的音乐动机依然是用四度下行的旋律表现出来的,再加上附点式的柱式和弦,描绘出主人公十分痛苦的心情和不好的命运。链接这两个环节的是A段句末尾的弥补与突破,钢琴伴奏声部依然运用和A段完全一致的音乐材料,让歌曲在段落较多的音乐材料里面创建一种相关统一、平稳的模式。在C段刚进行的时候就转变成了e小调,钢琴版声部不断保留的分解和弦也转变成了柱式和弦,让旋律能够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在e小调和b小调间发生改变,最后终止在b小调上的主音上面,最终三个小节末尾伴奏就采取了和前奏完全相同的音乐材料,使得它们能够前后对应,让整个作品看上去完美无瑕。

谱例(二)

二、分节歌就是运用完全不一样的歌词搭配完全一样的旋律

运用曲调长时间连续出现的特征让作品自身旋律不能被人忘怀,便于听者理解与记忆⑥。比如作品《菩提树》,调性是以E大调为主,曲式结构为A+A1+A2的三段体形式。歌曲运用了充满变换色彩的分节歌的框架来进行演奏,音乐动机a不断的出现,在以后动机a1存在相同主音的e小调里面,和它的旋律非常相像;而音乐动机b1由同时动机的b演变而来,在钢琴伴奏声部中十分激烈的以三连音出现用以配合坚定的旋律,之后不断渐强推动音乐走向高潮。音乐动机b2基于b持续延伸了两个小节,不但增强了调性,还让前奏和尾奏能够互相对应,全曲统一而完整,情感真挚,看成这部声乐套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备受赞誉。

谱例(三)

1. 形式多样的伴奏旋律

《冬之旅》这部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的旋律十分多样而且丰富,本文通过对钢琴伴奏本身的演奏,以及钢琴伴奏对整首作品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和论述。通过钢琴伴奏中的旋律刻画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对自然里面的景象进行模仿;描绘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绘。对自然中景象的模仿;

例如:在歌曲《邮车》里面,它的钢琴伴奏里面的前奏环节是凭借6/8拍为最基础的节奏,再加上附点的八分音符断奏方式,能够很好的效仿出邮递马车所发出脚步的声音,配以渐强的表情符号提示,立刻就将邮递马车由远及近的场景通过钢琴的演奏勾勒出来,在这里也充分显示出舒伯特极富想象力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谱例(四)

2.描绘人物形象的塑造;《老艺人》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最生动的歌曲。在这首作品,钢琴伴奏部分的左手一直保持的事纯五度的音程配以右手稳定的节奏型,简明的音乐语言就刻画出老艺人手摇着八音琴,孤独的徘徊在雪地之中。详见谱例(六)

3.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绘。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中,作曲家根据诗中主人公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感创作出十分丰富的音乐语言。例如,在歌曲《春梦》里面,钢琴的伴奏在最初就是以八分音符为主的分解和弦再加上表达感情的旋律,加上轻盈的节奏,再以E大调为明朗的主调式,音符一起便是鸟语花香美好梦境。然而在作品《在河面上》中,以左右手交错的八分音符,配以右手的柱式和弦,并以另人抑郁e小调为基调,仿佛是主人公内心告别的沉重的脚步,并勾勒出主人公的内心不愿离开过去美好的生活,原来那活泼的溪水如今也已经冰冻坚固,主人公不得不折下那个刻有自己心爱女孩名字的指环,与美好告别,与过去告别,与爱人告别,悲痛至极。

4.通过钢琴伴奏旋律的变化对演唱部分的支持作用,大致可分为四个类 型,即帮助并支持演唱的旋律;将事物进行对比产生反差;通过前奏与间奏引导并转折演唱旋律,尾奏令人回味。

5.支持旋律:

如作品《风信旗》钢琴伴奏中的左右相隔八度但与演唱者的旋律完全一 致,旋律再清晰不过,音乐被毫无争议的强调出来。

谱例(五)

6.渲染气氛:

在作品《老艺人》中,舒伯特运用了一种非常简单而又朴素的伴奏形式,即为用一个柱式和弦或和声音程作为伴奏形式,无转调,左手就是纯五度音程不停的模仿那可怜老人手中的八音琴摇晃的声音,音符不多,却烘托出冬日里那无限悲凉的气氛,之后,演唱者则在如此简介的伴奏下开始演唱主人公悲情。在演唱者演唱完一个完整的乐句之后,钢琴伴奏部分又模仿出老乐人手里八音琴所发出的旋律,与演唱者一唱一和,仿佛是主人公与老艺人的因为孤独而产生的一番话谱例(六)

7.剧烈的反差对比:

比如作品《最后的希望》中,十分醒目的断奏提示,使得钢琴伴奏的音乐变得锐利而不犹豫,好似那树叶从树上落下;演唱者的旋律纵然明朗,而钢琴伴奏部分不断出现的降c变化音,使得音乐中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与预示着主人公的希望也如那落下的树叶,最终还是要的离开大树,孤独的飘落地上。

谱例(七)

8.引导转折:引导基本上出现在歌曲的前奏、尾奏以及间奏里面。

在正常情况下,前奏和间奏基本上都是为演唱人员的旋律奠定基础。前奏中出现模仿演唱旋律中的第一句,比如作品《春梦》,作品《白发》,作品《路标》,作品《虚幻的太阳》。也有一种的引导是前奏的独立成立一个音乐乐句,只为营造出音乐的背景,比如作品《风信旗》,作品《幻景》,作品《最后的希望》中的前奏部分。

间奏起到了非常好的转折性作用,如果歌曲里面的音乐情绪出现了变化又或者是在下一个环境出现以前,基本上都会运用间奏来完成转变,间奏起到了连接歌曲每个环节的作用,在其中大都是凭借离调或者是转调方式来体现出歌曲所发生的改变。例如:在歌曲《邮车》里面,当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并未接到相爱之人寄来信件的时候,钢琴的伴奏环节就从非常明亮的降E大调转变成了极其暗淡的降g小调,之后力度也有一定的减小,情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又如作品《在村庄里》,中间的间奏中的不断重复的断奏音d,在由弱到强再变弱,之后,演唱旋律由后一拍进入,描绘出夜晚由狂犬的吵闹又变为宁静而甜美的梦想,旋律简朴而清晰。

尾奏是作品中最有余韵的地方,精彩的演唱已经结束,而美丽的音乐语言依然娓娓道来,渐渐地消失在耳边,令人意犹未尽。例如,在歌曲《老艺人》里面,尾奏处的旋律好像在描绘着主人公那没有尽头的流浪和漂泊。

三、多样化的和声

在这个声乐套曲作品里面,相当丰富的和声方式体现出了创作人员所具有的才华,由于在钢琴伴奏环节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伴奏”作用,和演唱人员的旋律产生了“重奏”的联系,这是以舒伯特那特有的音乐思想为基础,在十分简短的艺术作品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喜剧特色。在歌曲《冬之旅》里面,延续了古典主义所具有的大小调和声的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之上,研究出全新的和声方式,例如:增五六和弦、减七和弦、那波里六和弦以及增三四和弦等,这些荷香的应用加强了声部,且在半音下运行,使得作品更富有张力。纵向的框架是更加繁琐的,和声的改变也是多种多样的,使得歌曲能够取得很多人们所想不到的效果。

1.导七和弦的运用:导七和弦的音响效果是最尖锐与紧张的,不具备好的稳定与协调的性能,在歌曲《冬之旅》中里面,创作人员使用了非常多的导七和弦,用来展示主人公心里的那份着急与悲伤的情感。比如作品《晚安》,舒伯特桥面的将导七和弦运用与重音记号相结合,在弱拍弱位之处却重音处理,之后即弱“fp”,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和声的进行富于张力和动力,也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效果。谱例(八)

2.变和弦与半音化使用的效果:舒伯特喜欢使用变和弦和半音化的方法来对和声进行处理。例如,在歌曲《春梦》里面,“惊醒”的环节是第二个音乐最为重要的内容,速度从最初的稍快变成了之后的急速,以宣叙的方式来进行演唱体现出了主人公在被惊醒的那一刻心里的恐惧,调性由A大调通过e-d-g小调的离调,根据这个,段落在a小调中终止,所有的离调都用增三四和弦或降低五音的重属其和弦向主和弦的半音来完成,来弥补相应的不足;从第四句开始进入a小调,旋律的线条逐渐变宽,在钢琴伴奏环节的左手主音八度震音持续地表演之下,右手经过那波里六和弦到主和弦的半音完成让音乐变得非常的轻柔,与此同时,和之后的如强音能够进行比较,完美的展示出了和声静与动。详见谱例(九)。 (第16,18,20,23,24小节):

舒伯特的老师霍尔策在这前如此赞扬过他自己的学生:“他的指尖好像具备了和声的功能,凭借自己的本能非常容易的创作歌曲”⑦。能够得知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里面所具有的和声为其增添了非常多的光芒。

美国非常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与音乐史学家保罗亨利朗格(Paul Henry Lang,1901-1991)曾经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的钢琴伴奏环节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这部取材于浪漫主义诗歌的声乐套曲通过作曲家对钢琴伴奏中多变的音乐语言,丰富的和声内容,给予诗歌人物,场景,内心,情感的充分的展现,不仅仅表达了诗人在诗歌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而且通过钢琴伴奏中细腻的音符烘托意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在舒伯特的具有极全国的抒情性又和拍和韵的影响下使得《冬之旅》成为了歌唱家与钢琴演奏家的挚爱舞台佳作。

注释:

①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P692

②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P692

③威廉·缪勒(Wilhelm Muller,1794-1827)德国著名诗人,其作品多为以“希腊人民为自由而战”为创作题材的诗集。

④伍德福特《舒伯特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15.

⑤许忠荣主编《浪漫派音乐先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P72

⑥邓映易译配,《舒伯特——冬之旅》(声乐套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P24

⑦杨燕迪译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和声调性情绪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