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西垂陵区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文物鉴赏

2016-10-27张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堡子公墓青铜

张伟

一、秦西垂陵的发现及考古发掘概况

1992—1993年间,位于甘肃省礼县永兴川最西端、西汉水北岸的大堡子山古墓葬群遭严重盗掘,诸多带“秦公”铭文的青铜器流散到世界多地。199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礼县博物馆对被盗掘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清理出分别长88米和115米的中字形巨型墓和一座埋有48匹马、12辆车的瓦刀形车马坑(另一座同型制车马坑因盗扰严重未清理),基本探明了大堡子山中心区域的墓葬分布情况。

200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五家单位联合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和较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一座面积达50万平方米、年代属于春秋早期的城址,钻探发现20多处夯土建筑基址、400余座中小型墓葬以及较丰富的文化层堆积。其中,发掘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处、中小型墓葬7座、“乐器坑”1座,坑中出土了具有秦子铭文的成套大型青铜钟镈及石磬。

通过几次大型的考古发掘及近些年的研究,大堡子山发掘的两座大墓埋葬的是秦国建国前后的某两位君主,大堡子山和周边一些区域就是学术界苦苦寻求多年的秦第一陵区——西垂陵区。

西垂陵区的发现对研究秦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冶金、铸造、礼制、陵寝制度等方面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填补了秦早期文化研究的空缺,使秦人由西垂到雍城再而咸阳的发祥、发展壮大直至统一全国的历史渊源流得到了系统可靠的解释,在一个重要领域内充实了华夏文明史。

二、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器物鉴赏

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器物因特殊原因,分散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有81件大堡子山文物流失境外,部分藏于日本、美国、法国、比利时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其中有一些仍在私人博物馆或个人的手中。这些年国家文物局和有关文博单位积极努力,在相关国家政府和友好人士的支持下,已陆续促成一些流失海外的大堡子山文物回归祖国。

现精选部分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器物与读者共赏。

1.秦公鼎

春秋早期器物,高30.5厘米,口径31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范季融先生捐赠回国的六件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的器物中,有三件秦公鼎,这是其中之一。此器口沿外折,平唇,双立耳宽厚;腹部平浅下垂,蹄足粗壮,足上部有三齿扉棱。器身饰两层含目窃曲纹,一宽一窄,一繁一简。足上部以扉棱为鼻脊饰兽面纹。器腹内壁有“秦公作宝用鼎”两行六字铭文(见图1、图2)。器物整体肃穆高古,庄重大气。

2.秦公簋

春秋早期器物,高23.5厘米,口径18.8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1993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于香港文物市场发现而购藏。此簋盖捉手高大,耳为龙首形并有珥,圈足下附3卷角兽支足,虎爪状趾。盖顶捉手饰变形凤纹,盖坡沿与器口沿饰窃曲纹,目作乳钉状凸起,各组窃曲纹间饰浮雕牺首,盖沿8牺首向下,器沿6牺首向上,合盖后上下牺首两两相对。盖面与器腹饰瓦楞纹,圈足饰垂式重鳞纹一周。器盖与器内对铭“秦公作宝簋”(见图3、图4)。

3.鸷鸟形金饰片

春秋早期器物,高48厘米,宽25厘米,全国政协委员郭炎征集自境外,2011年捐赠给国家。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的金饰片形式多样,大的有鸷鸟形,小的有口唇纹羽形、云纹圭形、兽面纹盾形、目云纹窃曲形等。此对鸷鸟形金饰片勾喙,环目,突胸,屈爪,饰不规则凹凸勾云纹,生动再现了鸷枭的威猛形态(见图5、图6)。金饰片边缘分布有成对的钉孔,据此学者推测此类金饰片应为秦公大墓棺椁上的装饰物。

4.金虎

春秋早期器物,通长41厘米,高16厘米,现为比利时收藏家收藏。此对金虎以木为胎,外为金箔分段包镶铆接而成,虎身与虎尾连成一线,颈部弯曲,虎头后顾,足前屈。除头外,其余部分皆朱绘虎斑纹(见图7~图9)。经研究,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的金器均为金银二元合金,不含其他杂质元素,皆为热锻成形,可能采用的是捶揲工艺。

5.秦子镈钟

春秋早期器物,通高66cm,2006年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出土,现藏于礼县博物馆。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共出土了3件青铜镈钟、8件青铜甬钟、3件回头虎和10件石磬,此镈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镈体饰有4条透雕扁蟠龙纹扉棱,舞面与镈身均饰曲体龙纹;镈身上下一周各有一条袢带,上缀八棱等距的菱形枚,并间以变形三角蝉纹。钟钮为镂空龙纹桥形钮,与器身的两条扉棱相接(见图10)。鼓部铸有28字铭文,“秦子作宝龢(hé)钟,以其三镈,厥音鉠(yāng)鉠雍(yōng)雍,秦子畯(jùn)命在位,眉寿万年无疆。” (见图11)大意为:秦子铸造了一套宝贵的龢钟和三件镈,其音优美动听,秦子受命在位,长寿万年无疆。

6.青铜甬钟

春秋早期器物,2006年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出土。共8件,每件上面均附有挂钩。8件甬钟形制相似,大小有别,最大件通高54厘米。舞部纹饰分为4个单元,皆饰阴线卷云纹。钲部左右的篆部各分5区,1,3,5区各有3枚,2,4区饰阳线三角夔纹。正鼓部为左右对称的阴线顾首夔龙纹,部分甬钟鼓部右侧饰鸟纹(见图12、图13)。编钟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声乐器,尤其适合于伴奏,富有中国古乐的独特风貌。大堡子山乐器祭祀坑出土的这套乐器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最完整的一套秦国乐器,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组乐器的出土,不仅昭示了大堡子山墓葬的性质和级别,加深了我们对秦国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技术的认识,也为我国古代音乐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7.回首虎

春秋早期器物,长22厘米,大堡子山祭祀乐器坑出土,共3只,造型相同,大小相似。为全国虎伴乐器出土的首例。其形象回首卷尾,耸耳屈爪,憨态可掬(见图14、图15),极具观赏性,是春秋时期虎造型的杰作,体现了秦国早期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铸造技术。虎的形象在春秋秦人的器物中多见,不但有自成个体的金虎、青铜回首虎,同时虎作为附饰也出现在一些大的青铜器上,如秦西垂陵区圆顶山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方壶、青铜盉及青铜盨等器物上都附饰有大量不同形态的小虎。

猜你喜欢

堡子公墓青铜
我是那个从堡子里歌颂时光的人
生僻字里识青铜
神秘的恐龙公墓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禹王殿堡
沉默的河流
美国公墓像历史博物馆
神秘的恐龙公墓
青铜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