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海归人才招揽记
2016-10-26陈呈
陈呈
在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里,李志远博士的入驻故事有个浪漫的开端。
“在马来西亚时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不过她2010年先回国,说要我回国后,她才跟我结婚。”李志远笑着回忆。
于是,随后的几年里,在短暂的回国期间,李志远开始借助海归俱乐部的力量,悄悄打探起开公司的最佳区域和时机。
2015年4月,李志远毅然辞掉马来西亚的工作,回到重庆,开始守候重庆国际企业孵化园7月开园的那一刻。
李志远的爱情在重庆结果,他的事业也开始在重庆悄然萌芽。
定向猎才 项目为引
2014年8月,重庆城的空气有些燥热,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暨重庆创业汇的活动现场气氛同样热烈。
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端人才带着自己的项目在这里参加评选。
那天,还是创业者身份的刘李成(现任重庆安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心情格外高兴。
经过激烈角逐,这位加拿大博士的物联网项目在“海创汇”上大放异彩,闯进了前十之列。
这意味着,团队入驻心仪的科技产业园的筹码更大了。
很快,在“路演”展示后的第二天,刘李成就接到了重庆高新区抛出的“橄榄枝”。
此前,刘李成为了找办公场地,考察过不少地方。而这次,高新区留住了刘李成。
这里环境优雅,交通便捷,入园前三年免收房租,水电费减半。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定位很清楚。”刘李成说。
彼时,孵化园还在建设当中,但刘李成的心中已经萌生了在此扎根的想法。
“我们筛选人才时,基本都是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符合规划方向。”孵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划定大方向之后,还要缩小目标区域。像刘李成这样,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被重庆高新区“淘”来的人才不在少数。
“在各级大赛中找到相应高端人才的几率会更高。”该负责人表示。
在中医里,要使一味药发挥最大的功效,有时还需要一个药引子。
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在吸纳高端人才时,用到了产业项目的“药引子”。
“为什么必须结合产业上的项目来进行人才的引进?一是这样引人用人最容易见效,二是通过专家对项目人才的评审,最能保证人才筛选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人才引进是要有目的的,我们做的是高新区新兴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孵化。”高新区直属的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明说。
人才导向 抱团前行
2016年8月,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志远的办公桌上。
李志远抬起头看着办公桌旁的墙上,那上面贴着几张公司海归人才的照片。
“这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啊。”现在已经是重庆远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志远感叹。
墙上的照片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些照片没贴上去。
“他们有些不是常住重庆的,属于政府说的柔性引进。”李志远说。
无论是哪种引进方式,每个人才的实力都会影响到园区对整个团队的评估,也决定了团队最后能拿到什么等级的启动资金。
入园前,李志远在重庆高新区组织的项目评审会上讲述了自己和团队在国外所学的专业、做过的工作。最后,符合高新区的一系列硬性指标,申请通过,李志远拿到了100万元的启动资金。
在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人才以团队为单位留驻,团队价值通过人才水平来衡量。
而人才和团队之间的相互熟悉,使整个园区变成一个更大的团队。
“我们每个月有个‘烟灯会,其实也就是背靠烟灯山的企业交流会。每次由一个企业家主持,讲述自己的经验,或者提出自己的困难,让大家帮忙出谋划策。”孵化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头脑风暴之后,是更好地抱团发展。
除了“烟灯会”的精心策划,其实早在设计办公环境时,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就开始打起了行业集群的小算盘。
“企业入驻时,我们会考虑把相近的产业放在一起,进行无障碍式办公,这样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互通。”
而这种交流互通也不限于园区内的企业。李志远平时也会推荐一些自己所知的优秀团队给高新区。
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为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增添了无限活力。
本地支撑 双向促进
对于入驻孵化园的很多企业而言,总会碰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仅靠自身的人力和财力是无法解决的。
李志远在入园前,跟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企业发展部部长陈超坦白了自己的困难和需求:“能不能帮我们推荐一个做自动化的公司?”
陈超说:“不难,我们高新区正好就有一家和平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这使李志远最终下定决心入驻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2015年,重庆远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已经完成检测试验和数据分析,目前该技术已经进入福特生产线。
“没有本地自动化的支撑,我们的项目不可能完成得那么顺利。”李志远说。
“重庆高新区之所以能吸引人才,除了优惠政策和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产业基础。”陈艳明说。
“高新区这边如智能制造、石墨烯、生物医药等,都有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和专业化的产业园。等孵化园里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就移植到那些产业园里,让他们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来,从创业变成产业、从创客变成企业家的过程就可以实现了。”陈艳明介绍。
此外,除了产业基础,在这里同样能找到智力支持。
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和重庆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都有合作。
“园区会根据企业的需求去重庆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寻求智力支持,将合格的导师放到‘导师资源库里,然后开展合作。”孵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和导师的合作只需要双方自愿就行了,就跟结婚一样。”该负责人笑言。
而高校里的老师有合适的科研成果,孵化园也会通过帮忙建团队、找产业资源等方式,助其将成果变成一个产业项目。
在园区的高新区-Intel联合众创空间里,企业家会来给高校的学生做创业导师。
“我很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里的培训课程对我正在研发的手势感应操纵机械臂项目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林传春的感受,也是所有来此培训的下一代新兴产业人才的感受。
新企业和老基础的结合,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已经在这里形成了哺育与反哺的良好关系。
猜你喜欢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